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9)
2023(8269)
2022(7004)
2021(6163)
2020(5006)
2019(11392)
2018(11080)
2017(22362)
2016(11671)
2015(13286)
2014(13326)
2013(13754)
2012(13414)
2011(12565)
2010(12586)
2009(11411)
2008(11164)
2007(9928)
2006(8864)
2005(8352)
作者
(34033)
(28330)
(28312)
(26815)
(18361)
(13529)
(12927)
(10964)
(10896)
(10137)
(9806)
(9614)
(9142)
(9068)
(9002)
(8798)
(8376)
(8365)
(8309)
(8070)
(7362)
(6943)
(6918)
(6551)
(6527)
(6467)
(6374)
(6241)
(5675)
(5530)
学科
(67053)
经济(66991)
(32901)
管理(31596)
方法(28882)
数学(26646)
数学方法(26559)
(23489)
企业(23489)
中国(19225)
地方(19114)
(17551)
业经(13403)
(13230)
(12578)
贸易(12566)
农业(12377)
(12054)
(11718)
金融(11718)
地方经济(11016)
(11016)
银行(11007)
(10740)
(9962)
(9872)
环境(8949)
技术(8179)
(7991)
产业(7732)
机构
学院(176411)
大学(174594)
(83998)
经济(82564)
管理(67246)
研究(61875)
理学(57182)
理学院(56588)
管理学(55969)
管理学院(55643)
中国(50360)
(39016)
(36435)
科学(33103)
财经(30845)
(30595)
中心(28578)
(28107)
经济学(27441)
研究所(27139)
(26542)
(26399)
经济学院(24924)
北京(23636)
(23009)
财经大学(22990)
师范(22799)
(22000)
业大(21893)
(21749)
基金
项目(110761)
科学(88839)
研究(83128)
基金(81699)
(69059)
国家(68424)
科学基金(59884)
社会(56310)
社会科(53725)
社会科学(53718)
(42899)
基金项目(42505)
教育(38282)
自然(35971)
(35414)
自然科(35173)
自然科学(35170)
资助(34858)
自然科学基金(34562)
编号(32732)
(29327)
成果(26313)
(25727)
重点(24598)
发展(24516)
(24089)
国家社会(23729)
课题(23361)
教育部(22903)
(22898)
期刊
(97690)
经济(97690)
研究(59013)
中国(36297)
(27381)
(26696)
金融(26696)
管理(25749)
(24633)
学报(21985)
科学(21802)
大学(17732)
经济研究(17406)
教育(17192)
业经(16972)
农业(16796)
学学(16735)
财经(16115)
技术(14922)
(13832)
问题(12665)
商业(11119)
(10718)
国际(9408)
技术经济(9297)
世界(9271)
统计(9225)
理论(9009)
(8589)
(8212)
共检索到279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玲  周陈曦  
众所周知,"政府印钞"是缓解危机时期国民经济持续下行的有效手段,它对于创造有效需求,提振本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货币超发与泡沫激增、通货膨胀时常如影随形,"政府印钞"的后果究竟是良药苦口还是抱薪救火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值得商榷的问题。针对现实中"货币超发导致居民消费物价上涨"的论断,通过考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受货币发行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居民消费物价与货币发行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系;分析结果并不能反映出货币发行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笔者认为央行的货币发行是顺应物价波动的调控行为,不会对物价产生影响;居民的现金交易行为对物价的影响总体有限。从现金投放与消费物价指标的继起关系看,货币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家智  张明  
货币与物价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货币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扩展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处理方法,基于2000Q1~2010Q4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的物价上涨是否由货币超发引发,以及货币流动速度、虚拟经济和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如何影响这一作用的发挥。结果发现,中国的物价上涨并不是货币超发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引发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以及虚拟经济发展等因素,使得货币超发导向物价上涨的传递管道受到钳制。但通过预期的自我实现机制,流动性过剩可能助推通货膨胀预期拉动价格上涨,在长期决定价格水平的仍会是货币供给。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要充分发挥货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然  孙婧  苏志伟  
本文旨在探析金砖国家货币超发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首先比较2001-2012年金砖国家CPI与M2/GDP变动情况,初步发现两者并不完全存在共生性;进而采用Bootstrap模型对金砖国家M2/GDP与CPI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发现,除印度之外,其他国家M2/GDP并不是CPI较高的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讨论了该结果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春树  聂建平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关系的实证分析方春树,聂建平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三大经济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这三大指标存在何种依存关系,更明确他说,作为外生变量一货币供给,对内生变量一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有何影响,本文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李瑞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物价(CPI)上涨。第一次发生在1988年,当年的物价上涨率为18.8%;第二次发生在1993-1994年,1994年的物价上涨率高达24.1%。这两次物价上涨的特点相同,均表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这两次物价上涨的性质有所不同:1988年的物价上涨是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是经济运行规律路建祥物价上涨与货币贬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是分别从物价管理与货币调控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述同一个质。由于角度不同,论述的内容不同,但其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稳定物价,取得了物价的相对稳定,市值自然也就相对稳定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强  陈拥军  
在西方经济理论和我国近些年的通货膨胀理论中,对于通货膨膨成因机理产生了多种解释。其中,最典型的是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两种。其实,这是在一种虚伪的假设: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条件下导出的反现实理论。我们认为,需求拉上导致物价上涨确是一种通货膨胀,但这个结论并非因为需求拉上会使物价上涨,而只是需求拉上本身意味着流通中货币超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书华  孔祥毅  
近段时期以来,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开始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焦点所在。宏观领域流动性过剩的现实实际上是我国货币供求非均衡现象的反映,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角度,通过对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货币供给与物价和产出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和检验,指出了目前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就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郑汉栋  
经验观察表明,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一般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物价上涨。本文试图对这种现象给予理论说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萍  
2003年9月以来,国内各地食用油、面粉和大米以及肉禽蛋奶等日用消费品的价格不约而同地上涨,涨幅高达10%~20%;重要生产资料如钢材、电力等产品价格也上涨明显。那么,导致这一波物价上涨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林茂  
物价上涨的原因与对策李林茂近几年来,人们议论最多的恐怕首数物价上涨问题。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报告1994年我国各方面工作新进展的同时,也指出前进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幅度过高。尽管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比1988年大大增强,但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管涛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一度持续下跌。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货币超发"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货币创造过程指出,中国较高的M2绝对值和与GDP的相对值是由经济快速增长引致的货币需求以及较低的货币使用效率造成的,不能简单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人民币并不存在因"货币超发"而必然贬值的逻辑。保持汇率稳定、实现汇率制度成功转型的最大挑战是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非货币数量。因此,本文提出了发展是关键、预期很重要、金融要稳健、开放宜审慎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杰平  刘晓光  
近十几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与之对应的是以温和的CPI通胀和显著上涨的房价为特征的"价格结构性上涨"。本文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践,通过一个修正的DSGE模型模拟分析货币供应量增长对价格结构性上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货币供给量增长率提高0.5%,将促使实际租房价格增加约0.23%,实际房价上涨约0.40%,而消费品实际价格则下降约0.15%,这表明我国增加货币的冲击确实将产生价格结构性上涨现象。因此,央行继续单纯把CPI作为货币政策调整的"锚"已经不再合适,有必要考虑重新选择一个包含资产价格的更广泛的"政策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祖劲  刘纪显  
文章从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经济现象出发,采用2005年汇改以来的月度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实证建模计量分析,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物价上涨与人民币升值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由于我国的外汇机制和汇率的预期等原因而导致了我国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并存的结论,并提出了改善该现状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