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779)
2022(1593)
2021(1620)
2020(1360)
2019(3301)
2018(3243)
2017(7109)
2016(3991)
2015(4626)
2014(4760)
2013(4991)
2012(4800)
2011(4301)
2010(4376)
2009(4192)
2008(4517)
2007(4054)
2006(3829)
2005(3818)
2004(3464)
作者
(11166)
(9146)
(9070)
(9033)
(5967)
(4341)
(4246)
(3425)
(3382)
(3380)
(3156)
(3104)
(3024)
(3012)
(2908)
(2799)
(2759)
(2737)
(2698)
(2521)
(2439)
(2313)
(2192)
(2148)
(2092)
(2091)
(2076)
(1979)
(1853)
(1825)
学科
(18001)
经济(17978)
(12648)
管理(12423)
(10720)
企业(10720)
方法(8578)
数学(7760)
数学方法(7642)
(6866)
中国(5210)
(5073)
(4949)
财务(4936)
(4931)
财务管理(4926)
企业财务(4707)
(4589)
银行(4589)
(4437)
金融(4437)
(4330)
(4235)
贸易(4231)
(4160)
业经(3499)
理论(3445)
农业(3217)
(2857)
(2720)
机构
大学(59733)
学院(58973)
(28328)
经济(27690)
管理(21378)
中国(20009)
研究(19785)
理学(17035)
理学院(16899)
管理学(16635)
管理学院(16547)
(16342)
(12376)
财经(12299)
(11082)
(10457)
中心(9945)
经济学(9641)
(9480)
科学(9380)
(9332)
(9283)
财经大学(9197)
金融(9153)
银行(9147)
人民(8988)
研究所(8737)
经济学院(8678)
北京(8659)
(8492)
基金
项目(29644)
科学(23270)
研究(23141)
基金(21938)
(17889)
国家(17750)
社会(15301)
科学基金(15269)
社会科(14472)
社会科学(14469)
教育(10975)
基金项目(10955)
资助(10765)
(10540)
编号(9360)
成果(9051)
(8973)
自然(8914)
自然科(8691)
自然科学(8691)
自然科学基金(8552)
(7252)
(6954)
课题(6747)
教育部(6682)
重点(6548)
人文(6469)
社科(6448)
大学(6250)
国家社会(6163)
期刊
(34364)
经济(34364)
研究(23378)
(15463)
金融(15463)
(13601)
中国(11486)
管理(8527)
财经(7127)
(6817)
学报(6173)
(6095)
科学(5893)
经济研究(5570)
教育(5421)
大学(5131)
问题(4939)
学学(4735)
业经(4698)
(4662)
国际(4574)
技术(4543)
农业(4040)
理论(4035)
实践(3443)
(3443)
世界(3239)
(3170)
会计(3142)
统计(3116)
共检索到103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加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将企业中的货币资本运动过程概括为一个公式: G—W……P……W’—G’ 这一公式概括了下列内容:(1)货币是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用货币(G)买进设备、原材料、劳动力等商品(W);(2)货币是生产经营的终点。企业买商品,经过生产加工(P),产出有增值的商品(W’),经过市场,实现价值,变为货币(G’);(3)货币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值,增值表现为终点的货币(G’)大于起点的货币(G),如此周而复始,带动货币资本不断增值;(4)在规定的时间内,终点的货币如果小于起点的货币,企业生产经营将陷入困境,如不扭转,迟早破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蔡万焕  
本讲要讲的是《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内容。在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即剩余价值是如何被生产出来及如何实现,以及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并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的过程中,我们假设产业资本独立完成资本循环的所有阶段,资本家阶级是作为产业资本家的面貌出现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全部由产业资本家占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小芳  
货币究竟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还是增殖价值的资本呢?因为利率是货币资本的使用价格,所以理解利率是理解货币资本的契机。马克思和凯恩斯都认为利率是由借贷货币资本而非货币供求决定的。两人对货币利率的态度源于他们的价值观,即认为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而价值的表现——价格是由货币衡量的。也正因如此,他们都指出了利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也都认为虚拟资本的资本化会影响再生产。但是凯恩斯并未认识到人的阶级性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的异化劳动,而马克思却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了货币作为异化的物对人的全面控制。最后,在马克思和凯恩斯货币资本论的指导下,为防范金融风险,笔者提出了诸如控制信贷规模和权衡不同地域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春华  龚维进  
本文通过整理1991-2017年世界4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并构造相应指标,采用PVAR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财富创造能力、货币资本流通以及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较之于非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群体有更强烈的通过提升财富创造能力来攫取非发达国家产品中较高价值量的动机。发达国家借助其通过强大的财富创造能力而生产出来的单位价值量低的产品,在国际商品交换过程中攫取非发达国家因财富创造能力普遍较低而生产出来的单位价值量较高的产品中的价值量,加剧了发达国家与非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不平等,而缓和了发达国家内部的不平等程度。更高的财富创造能力还是促使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的显著原因。此外,财富创造能力和货币资本流通之间具有内在的循环互动机制,发达国家高收入群体能够更为有效地通过盘活这一循环互动机制来显著提升其收入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少华,杜文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isparity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has kept on enlarging. The reason for this situation is multip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ssue from two aspects:the insufficiency of capital and the imbalance of money distribution, and provides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in carrying out the strategic financial adjustment to develop the western regions.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毓雄   汤跃跃  
以货币资本为基础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症结,剖析其缺陷,追寻其变革的轨迹,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和设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可斌  黄冬娜  
现代公司金融理论指出,在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人力资本应当与货币资本共同拥有剩余索取权(Myers,2001)。为检验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存在人力资本替代货币资本的趋势,文章利用中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资本结构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不存在人力资本部分替代货币资本的趋势;在我国,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仍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31和32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问题,其理论包括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商业信用的积累,生息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借贷货币资本形式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资本、货币、借贷资本之间的转化等。本文着力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为当下研究资金是否进入实体经济及为何未进入等现实问题提供较可靠的研究起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31和32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问题,其理论包括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商业信用的积累,生息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借贷货币资本形式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资本、货币、借贷资本之间的转化等。本文着力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为当下研究资金是否进入实体经济及为何未进入等现实问题提供较可靠的研究起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31和32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问题,其理论包括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商业信用的积累,生息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借贷货币资本形式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资本、货币、借贷资本之间的转化等。本文着力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为当下研究资金是否进入实体经济及为何未进入等现实问题提供较可靠的研究起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克安  陈春锋  
通过研究外资流动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外资依赖”的概念模型,并从货币资本的角度剖析了其生成的内在机理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与必然,进而以泰国、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亚洲五国为样本对此加以实证检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亮华  
投资银行业务是金融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是源发性、引领式金融创新的市场主力。在国际上,商业银行逐步拓展到证券基金、信托投资、资产管理等资本市场领域,成为全球投行业务的重要力量。而在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是金融系统的功能短板,也是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业务短板。补齐投资银行功能短板应契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社会投融资结构的客观要求,在大型商业银行中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实业投行具有战略上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大型商业银行应跳出同质化的发展路径,注重专业能力建设,致力于从经营金融资本转向同时经营金融和知识资本,不断延伸金融产业链,构建契合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规律的治理框架、经营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特色化展业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亮华  
投资银行业务是金融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是源发性、引领式金融创新的市场主力。在国际上,商业银行逐步拓展到证券基金、信托投资、资产管理等资本市场领域,成为全球投行业务的重要力量。而在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是金融系统的功能短板,也是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业务短板。补齐投资银行功能短板应契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社会投融资结构的客观要求,在大型商业银行中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实业投行具有战略上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大型商业银行应跳出同质化的发展路径,注重专业能力建设,致力于从经营金融资本转向同时经营金融和知识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欧鑫  
货币是人类社会长期分工交换合作的产物,其本身是商品,基本功能是交换媒介。当今的纸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而只是一种"命令货币"。货币的本质为交换媒介,超越其本质不当运用货币,试图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其副作用会很大。不兑换纸币的体系较金本位体系易于受政府操控,倾向超发导致信用扩张。就现实而言,继续采用目前不兑换纸币制度使之运行平稳,需严格控制货币数量的供给,降低对实体经济的扭曲。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角度看是不存在问题的,而采用何种货币及如何运用此种货币才是问题的实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彦平  田光  
人力资本创造收益,在其收益的分配过程中,各种主体经常产生矛盾,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本的物质投资者的货币信息弱势地位,即对人力资本的收益状况所知和所得往往较少,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中的货币信息弱势,会导致外在于人力资本自然人承担者的物质投资者产生人才培养的困惑,他得不到适当的投资回报,往往就放弃投资,从而使人力资本自然人承担者难以获得物质资本投资者的支持,这是一种多输的格局,要破解它需要人才培养者、被培养者和社会共同努力来理顺其中的分配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