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2)
2023(5746)
2022(4830)
2021(4447)
2020(3735)
2019(8400)
2018(8292)
2017(16231)
2016(8977)
2015(10209)
2014(10478)
2013(10131)
2012(9393)
2011(8614)
2010(8421)
2009(7868)
2008(7807)
2007(7097)
2006(6241)
2005(5857)
作者
(26198)
(21653)
(21540)
(20659)
(13800)
(10206)
(10038)
(8373)
(8318)
(7689)
(7436)
(7407)
(7001)
(6977)
(6873)
(6789)
(6600)
(6366)
(6257)
(5928)
(5569)
(5344)
(5199)
(5048)
(4938)
(4820)
(4767)
(4552)
(4414)
(4297)
学科
(39608)
经济(39567)
管理(26414)
(23454)
(19726)
企业(19726)
方法(19229)
数学(17575)
数学方法(17475)
(11139)
(10523)
中国(10488)
(9550)
(9120)
金融(9113)
(8603)
银行(8587)
(8282)
(8269)
(7279)
财务(7260)
财务管理(7251)
理论(7109)
业经(7095)
(7051)
企业财务(6964)
(6670)
贸易(6664)
(6446)
地方(5900)
机构
大学(130648)
学院(129508)
(59427)
经济(58219)
管理(48947)
研究(45255)
理学(41226)
理学院(40852)
管理学(40234)
管理学院(40020)
中国(38590)
(29753)
(27194)
科学(24020)
财经(23398)
(22801)
(21367)
(21295)
中心(21140)
研究所(20340)
经济学(19722)
(19416)
经济学院(17794)
财经大学(17678)
业大(17470)
北京(17184)
农业(16775)
(16080)
(15878)
金融(15856)
基金
项目(82176)
科学(65305)
基金(61386)
研究(60156)
(53134)
国家(52779)
科学基金(45352)
社会(39858)
社会科(37886)
社会科学(37876)
基金项目(31711)
(30929)
自然(28440)
教育(28281)
自然科(27854)
自然科学(27844)
自然科学基金(27409)
资助(26521)
(26246)
编号(23456)
成果(19458)
(19269)
重点(18397)
教育部(16964)
(16954)
国家社会(16938)
课题(16832)
(16680)
人文(15991)
创新(15918)
期刊
(64833)
经济(64833)
研究(42924)
中国(27366)
(24069)
(22082)
金融(22082)
学报(19738)
管理(18948)
(18604)
科学(17862)
大学(15274)
学学(14559)
财经(13399)
教育(12715)
农业(11937)
经济研究(11610)
(11499)
技术(10891)
业经(9645)
问题(8479)
(7444)
国际(7187)
理论(7161)
统计(6711)
世界(6359)
技术经济(6313)
商业(6276)
实践(6229)
(6229)
共检索到204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曾鸿志  
如果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渠道传导不畅,现金资产大量滞留在资本市场中,结果在货币扩张/紧缩时,实体部门可能并不能发生相应的资本流入/流出,则货币当局可能产生"上次货币调整的效果不显著"的错觉,促使其发动新一轮更大强度的同向货币政策调整,这将加重国内整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动荡。通过对近十余年来货币供给量、资本市场规模和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政策信息阻塞现象的确会引起货币当局的错觉,进而导致国内经济更加不稳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鸿志  
如果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渠道传导不畅,现金资产大量滞留在资本市场中,当货币扩张(紧缩)时,实体部门可能并不发生相应的资本流入(流出),则货币当局可能产生"上次货币调整的效果不显著"的错觉,促使其发动新一轮更大强度的同向货币政策调整,这将加重国内整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动荡。通过对近十余年来货币供给量、资本市场规模和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政策信息阻塞现象的确会引起货币当局的错觉,而导致国内经济更加不稳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璋勇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在实践中表现得愈来愈明显,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操作时必然将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因素予以考虑。本文分析了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效果等各个层面冲击效应的具体表现与原因;并通过引入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因素,建立改进的IS-LM模型,对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减弱的原因给出了理论解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莉  陈勇勇  李园丰  
基于时点视角,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货币流动性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和银行融资流动性的冲击效应,并引入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模型(DCC-MVGARCH),从时段角度分析货币冲击下的跨市场流动性传导以及不同金融子市场流动性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表明:第一,货币冲击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和银行融资流动性有正向影响;第二,货币流动性与股票市场流动性、银行融资流动性呈动态正相关关系;第三,货币、银行融资和股票市场三元流动性在金融市场中的同向运动表现为螺旋式联动效应,流动性的传导方向为货币市场→银行间市场融资→股票市场;第四,在市场异常波动期间,股票市场流动性和银行融资流动性表现出显著的动态正相关关系,进而产生正向的流动性螺旋,加剧金融市场波动。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是:第一,要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方式,使得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与货币需求相适应;第二,要加强对银行融资流动性与股票市场流动性联动效应的跟踪和监测,防范流动性风险在不同子市场之间的传递;第三,要密切关注三元流动性之间的立体螺旋式关联效应,灵活调整货币流动性的方向和强度,以更有效地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璋勇  张琦  
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在实践中表现得愈来愈明显,突出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延缓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二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垄断权;三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降低了货币供求的稳定性;四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打破了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物价间的稳定联系;五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增大了货币政策效果的不可预期性;六是虚拟资本市场发展使货币政策的利率调控效果受到影响。因此,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操作时不得不将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因素予以考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俞银花  
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致我国金融体系发生了重要的结构变化,相应地,货币政策实施的金融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通过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对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机制进行理论探析,阐述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作用,指出其作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玉书  
随着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深化与发展,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对资本市场发展所引起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货币当局有效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提高货币传导效率的关键之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小蛮  刘勇  
为刺激自 1 996年以来就一直低迷的经济 ,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但并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除了银行体系的传导渠道出现梗阻 ,股票市场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的重要性也没有为决策者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现状和我国资本市场的传导不畅通的深层原因 ,并对疏通我国资本市场的传导渠道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有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小蛮  张松  
货币政策的意义在于货币当局通过改变一定的经济参数 ,以达到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目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了货币政策如何借助于货币冲击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变动及其实施影响所依赖的路径 ,它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础。 2 0世纪90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都得到了进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武志  
尽管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所改善,但目前并不是十分畅通,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梗阻,对宏观经济的加速推动作用也没有能够完全发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柳钦  
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等,货币政策反过来也影响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我们要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关注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疏导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渠道,大力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可能实现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良性互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鲁春义  
在三重套利的利益诱导下,外资借助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汇率改革之机,持续大量地涌入中国,对中国货币体系造成较大冲击,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其中,以非FDI流入的冲击最为典型,它是造成中国宏观经济及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种易变性很强的新资本流入方式,对中国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冲击的程度和后果都是巨大的,需要更为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控和引导,长期中应从要素价值重估、产业结构优化等实质经济层面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扭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简泽  
基于一个发展了的允许货币冲击存在短期真实效应的货币数量论框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来考察货币冲击对我国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的动态效果的理论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冲击在长期内是中性的,但对短期产出水平具有真实效应。不过,与实际冲击的作用比较起来,货币冲击对于解释我国实际变量的波动并不重要;然而,货币冲击能够解释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实质性部分。数量历史分析还显示,货币冲击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时间轨迹以及历史上发生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金明  陈敏  翟永会  
我国货币供给冲击的传导途径及资产价格和其他经济变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其特殊性。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从货币供给冲击到通货膨胀的传导是通过投资和资产价格两个并行的途径进行的,其中投资发挥着主要作用,资产价格发挥着次要作用,其他经济变量的传导作用非常小。投资和资产价格主要通过对生产和生活成本的影响直接将货币供给冲击传导至通货膨胀,这使得我国通货膨胀更具备成本推动型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