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8)
2023(7798)
2022(6961)
2021(6442)
2020(5732)
2019(13469)
2018(13437)
2017(26182)
2016(14746)
2015(17068)
2014(17371)
2013(17514)
2012(16844)
2011(15421)
2010(15557)
2009(14797)
2008(15103)
2007(13955)
2006(12149)
2005(11021)
作者
(46980)
(39646)
(39317)
(37748)
(25150)
(19181)
(18091)
(15546)
(15016)
(14149)
(13460)
(13415)
(12691)
(12645)
(12611)
(12480)
(12429)
(11880)
(11685)
(11558)
(10021)
(9853)
(9806)
(9153)
(9072)
(8944)
(8898)
(8826)
(8115)
(8103)
学科
(63339)
经济(63265)
管理(42046)
(39293)
方法(33357)
(32666)
企业(32666)
数学(29665)
数学方法(29302)
(16644)
(16113)
(15573)
中国(15000)
(13140)
贸易(13134)
(12775)
(12090)
业经(11650)
地方(11021)
(10289)
财务(10266)
农业(10259)
财务管理(10232)
理论(10074)
(9838)
银行(9787)
(9736)
金融(9734)
企业财务(9675)
(9386)
机构
大学(226286)
学院(221891)
(90251)
经济(88208)
管理(80563)
研究(79096)
理学(68780)
理学院(67944)
管理学(66489)
管理学院(66096)
中国(61468)
科学(51355)
(48873)
(45661)
(43088)
(42240)
研究所(39156)
业大(37216)
中心(36827)
农业(36717)
(34784)
财经(33364)
北京(30980)
(30238)
(28439)
经济学(28310)
师范(27995)
(27569)
(27556)
经济学院(25682)
基金
项目(142617)
科学(109628)
基金(103044)
研究(97292)
(92209)
国家(91473)
科学基金(75818)
社会(59527)
社会科(56299)
社会科学(56277)
(55221)
基金项目(53973)
自然(51692)
自然科(50505)
自然科学(50483)
自然科学基金(49582)
(47749)
教育(45773)
资助(45062)
编号(38705)
重点(32884)
成果(32590)
(32073)
(29818)
(28559)
科研(28501)
计划(28440)
课题(27363)
创新(26871)
教育部(26784)
期刊
(98108)
经济(98108)
研究(64449)
中国(44560)
学报(43312)
(40558)
科学(36703)
(34211)
大学(31516)
学学(29813)
管理(29167)
农业(26986)
(23983)
金融(23983)
教育(21909)
技术(18689)
财经(17363)
经济研究(16018)
(15175)
(14934)
业经(14285)
问题(13268)
(12454)
统计(11785)
(11780)
技术经济(11638)
业大(11106)
理论(10938)
图书(10523)
国际(10410)
共检索到336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钱良群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普遍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了货币薪酬和非货币薪酬对员工进行激励,但这两类薪酬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和替代程度如何,在什么情况下应侧重于何类薪酬激励的相关理论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从对于两类薪酬的认识出发,以两个薪酬激励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货币和非货币薪酬在组织的不同阶段和背景下激励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实现预期激励目标的5大前提条件,并提出了“设计员工”的理念,要求企业以动态地“设计员工”为出发点,来实现理想的激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军  
构建一套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薪酬体系,适用于项目团队及成员的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在提高团队绩效和提升成员素质的同时,更注重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所制定的薪酬制度需体现战略要求、发展前景,使薪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杠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群英  
薪酬激励问题是影响现代公司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往针对高管薪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文章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不同模式,通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制度的相关数据分析,进行货币薪酬与股权激励两种激励模式的比较,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决策提供建议,从而改善公司治理,增强竞争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瑞君  李小荣  许年行  
有关"风险承担"(risk taking)的研究是近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财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货币薪酬激励的增加能提升高管承担风险的水平;(2)最终控制人性质和公司成长性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国有企业以及公司成长性较低的公司,货币薪酬激励与风险承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较弱;(3)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能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4)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承担在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效用作用。这些结论在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处理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因此,本文从"风险承担"这一新的视角深化了有关高管薪酬激励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顺春   凌金云  
为提升人力资源激励的针对性、持久性,在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中必须促进货币性薪酬与非货币性薪酬激励的动态互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137名管理者和员工,搜集来自看准网、脉脉和BOSS直聘的2 387条员工在线评论,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及书籍,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模型。研究发现,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两个维度,包含利益相关者、组织关怀、员工体质、员工需要、员工感知、员工行为6个核心激励因素和23个主要激励因素,存在基础激励、动力激励、导向激励、关键激励、保障激励5条激励作用路径。其中,员工体质是激励的基础,提升员工体质是基础激励;员工需要是工作动力的源泉,满足员工需要是动力激励;员工的利益相关者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关心员工的利益相关者是导向激励;组织关怀是影响员工工作状态的关键因素,强化组织关怀是关键激励;员工能够接收到激励信号并作出反应是保障激励因素发挥作用的关键,关注员工的积极和消极感知,及时奖惩员工行为是保障激励。相应地,提出15条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策略,以期为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创新实践提供更丰富的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姜彤彤  吴修国  
为了规范企业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及相关解释。新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涵,拓展了其核算范围,并在职工薪酬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非货币性福利"的概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顺春  
非货币性薪酬已经引起理论界和管理实践人士的广泛关注,非货币性薪酬已经成为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工具。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系统地对非货币性薪酬进行研究的成果。本文对涉及非货币性薪酬的若干问题,包括如何定义非货币性薪酬?为什么要在现代组织管理中强调非货币性薪酬?非货币性薪酬有哪些基本特点?如何改善组织的非货币性薪酬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各方对非货币性薪酬更多的关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桂华  辛振佳  
本文以2015—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高管内部货币薪酬差距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内部货币薪酬差距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为"U"型,这种影响在过度投资中更为明显;产权性质弱化了高管内部货币薪酬差距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产权性质的弱化作用主要体现在过度投资中;高管持股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高管内部货币薪酬差距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苗  扈文秀  
文章基于薪酬公平视角,引入中介变量薪酬差距和调节变量企业成长性,揭示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货币薪酬水平对股权激励强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高管与员工间薪酬差距在高管货币薪酬水平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成长性在薪酬差距对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中起到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东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文章选取2006—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两种激励措施是否优化了公司投资行为这一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都起到了提高适度投资的作用,优化了经理投资行为。对经理进行有效激励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二者还没有产生相互影响,同时使用两种手段不具有增量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栋  杨兴全  郑红媛  
本文以2005-2013年国有上市银行为样本,检验了高管货币薪酬、晋升激励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薪酬能激励高管提高银行绩效,是有效的激励方式;高管职位晋升对银行绩效没有产生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根据产权控制层级,将银行分组为中管银行和国有相对控股银行,发现前一类机构高管的职位晋升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高管提高绩效,而后一类机构高管的薪酬市场化程度较高,职位晋升没有产生激励效果;高管货币薪酬激励的有效性显著强于职位晋升,表明我国银行薪酬机制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为高管放弃职位晋升提供了货币补偿渠道,货币薪酬对职位晋升具有替代效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国有银行高管薪酬实行"一刀切"的行政管制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冬华  梁上坤  蒋德权  
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不同的适用条件,决定了两者作为激励的契约成本的差异。当市场化程度提高时,相比隐性的在职消费契约,货币薪酬契约成本可能减少得更多,因而在契约组合中会得到更多应用。本文使用市场化指数作为替代变量,对上述推论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市场化指数越高的年份和地区,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绝对量均为更多,但货币薪酬契约更多地代替了在职消费契约;在相同年份和地区,被保护行业则会显著地抑制这一替代关系。本文将在职消费隐性契约的特点纳入到契约成本的分析中,为不同激励契约间关系的研究增添了新的重要证据;发现了市场化水平对不同激励构成的契约成本的影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在激励契约中,货币薪酬契约对在职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盛明泉  蒋世战  
文章以2010—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OP方法、LP方法测算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即当货币薪酬处于较低水平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随着货币薪酬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当货币薪酬过高亦会导致高管过度激励,不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非国有企业中,过度激励均会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治理效应的有效发挥促进了货币薪酬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上述的研究结论说明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计划以及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凌金云   黄顺春   刘惠  
为促进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中实现货币性薪酬激励与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动态互补,激励员工提升创新绩效。以制造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法,从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三个维度综合探讨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员工敬业度和组织内信任两个变量,深入探究其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可通过强化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来激发员工创造性和提高员工创新绩效。(2)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均对员工敬业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员工敬业度部分中介绍了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部分中介效应在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激励,最后为组织关怀。(4)组织内信任正向调节了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环境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结论丰富了员工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对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宋芝  干胜道  
根据代理成本理论,有效的货币薪酬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利益协调机制,能够激励高管提高努力程度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绩效。通过构建动态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货币薪酬激励效果进行实证和分析,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紧密挂钩的情况下,高管货币薪酬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公司经营绩效。该研究结论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当前的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机制发挥了较好的公司治理作用,体现了在我国目前制度环境下上市公司以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为主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