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2)
- 2023(14846)
- 2022(12675)
- 2021(11657)
- 2020(10004)
- 2019(22884)
- 2018(22598)
- 2017(43150)
- 2016(23093)
- 2015(26160)
- 2014(26325)
- 2013(25732)
- 2012(23813)
- 2011(21610)
- 2010(21522)
- 2009(20090)
- 2008(19494)
- 2007(17227)
- 2006(14708)
- 2005(13127)
- 学科
- 济(110704)
- 经济(110595)
- 管理(64423)
- 业(58021)
- 企(47630)
- 企业(47630)
- 方法(47169)
- 数学(41946)
- 数学方法(41453)
- 农(25418)
- 中国(25395)
- 财(24398)
- 地方(23524)
- 学(23488)
- 业经(21036)
- 制(18154)
- 贸(17857)
- 贸易(17849)
- 易(17278)
- 农业(16625)
- 理论(16489)
- 融(15169)
- 金融(15161)
- 务(14978)
- 银(14947)
- 财务(14919)
- 银行(14910)
- 财务管理(14882)
- 和(14865)
- 地方经济(14496)
- 机构
- 学院(332672)
- 大学(332554)
- 济(143409)
- 经济(140494)
- 管理(126668)
- 研究(112004)
- 理学(108945)
- 理学院(107787)
- 管理学(105759)
- 管理学院(105150)
- 中国(85104)
- 京(68510)
- 科学(67352)
- 财(64267)
- 所(56205)
- 农(53893)
- 中心(52537)
- 财经(51571)
- 研究所(51012)
- 江(49526)
- 业大(48448)
- 经(46725)
- 经济学(45133)
- 范(43219)
- 师范(42726)
- 北京(42528)
- 农业(42510)
- 经济学院(40526)
- 院(39844)
- 州(39043)
- 基金
- 项目(221554)
- 科学(174135)
- 研究(161559)
- 基金(160710)
- 家(139589)
- 国家(138461)
- 科学基金(118995)
- 社会(103143)
- 社会科(97752)
- 社会科学(97729)
- 省(87193)
- 基金项目(84381)
- 自然(76339)
- 教育(75695)
- 自然科(74598)
- 自然科学(74575)
- 自然科学基金(73229)
- 划(72869)
- 资助(66573)
- 编号(65647)
- 成果(53149)
- 重点(50177)
- 部(49296)
- 发(47901)
- 创(45857)
- 课题(45349)
- 创新(42910)
- 国家社会(42854)
- 科研(42764)
- 教育部(42643)
共检索到491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秀光
货币在整个经济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如果货币严重背离实体经济,借助过度投机炒作来"用钱生钱",而不是通过商品生产来赚钱,就是一种"用钱生钱"经济或赌场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对立物,它不仅侵蚀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会损害金融体系自身的稳健性。只有坚守实体经济是立国、强国、富民之本,是社会财富根基的信念,才能避免在"用钱生钱"的游戏中陷入赌场经济的泥沼。汲取赌场经济的历史教训,高度警惕过度投机炒作的市场交易,企业发挥社会生产的主体责任,金融监管与金融机构通力合作,是将货币资源"脱虚入实"回归实体经济的基本要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秀光
货币在整个经济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如果货币严重背离实体经济,借助过度投机炒作来"用钱生钱",而不是通过商品生产来赚钱,就是一种"用钱生钱"经济或赌场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对立物,它不仅侵蚀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会损害金融体系自身的稳健性。只有坚守实体经济是立国、强国、富民之本,是社会财富根基的信念,才能避免在"用钱生钱"的游戏中陷入赌场经济的泥沼。汲取赌场经济的历史教训,高度警惕过度投机炒作的市场交易,企业发挥社会生产的主体责任,金融监管与金融机构通力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雷彬彬
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放缓,货币乘数的上升带来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信贷支持投资增长作用减小,货币流通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偏离。因此,本文从总供求及货币供求的辩证关系出发,分析研究当前我国货币错配及实体经济发展现状,探讨货币流通对实体经济的偏离,进而对我国货币流通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使政策目标的偏离程度降至最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健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货币滞存法对广东2003—2011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算,进而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对超额货币和实体经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广东省超额货币与实体经济存在反向的协整关系,当超额货币上升(下降)1%时,实体经济会下降(上升)0.6%左右,因此,应当关注超额货币对实体经济产生的长短期效应。
关键词:
超额货币 实体经济 货币供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超明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虚拟化的趋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成为一种常态。与此同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日益表现出两面性:在促进其增长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破坏性影响。其中缘由在于货币循环流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资金流量占比和其规模之比相等与否。为了维护经济的稳定运行,货币政策应对两面性问题有所为。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两面性 货币循环流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世美 沈丽
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货币理论已不能对超额货币增长做出合理解释。构建虚拟经济和货币供给交互影响作用机制的整体框架,并通过数理分析及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推导、检验货币"脱实向虚"与经济"虚实分离"的关系。研究表明,货币"脱实向虚"会加剧经济"虚实背离",经济"虚实背离"又反过来强化货币"脱实向虚";货币"脱实向虚"对经济"虚实背离"的作用力度大于其反向作用力度;利率对经济"虚实背离"的正向影响大于对货币"脱实向虚"的负向影响。要有效改善经济的"虚实背离",需着力控制货币的"脱实向虚",分别对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采取有差别的利率政策,从而实现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宏观均衡。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脱实向虚 虚实背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超明
经济虚拟化的发展和货币需求函数的不稳定性 ,使传统货币流通速度公式的前提条件不复存在。本文根据变化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重建货币流通速度公式 ,结合货币循环流模型提出货币流通速度的“两分法”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货币流通速度。在对我国 1 993— 2 0 0 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 ,2 0 0 0年以来两者协调性较差 ,原因在于进出虚拟经济的资金出现大幅波动。对此本文结合我国实际 ,根据新货币流通速度公式设计了一些长短期资金流量监控指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骏民 王兴
虚拟经济的自我膨胀机制及创造GDP的特殊方式,决定了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运用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这种不对称效应的存在。货币政策是决定美国虚拟经济兴衰的直接变量。因此,从长期看,美国要恢复实体经济,实现"再工业化"就不能仅仅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必须考虑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从结构性政策入手来调整美国经济。
关键词:
货币中性 二分法 虚拟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延平 王成进
文章首先回顾了货币流的分析方法,虚拟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货币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运用货币流分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成为可能,而经济资源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内部以及之间流动的方式使得货币流分析成为必然。货币的流动反映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通过改进后的货币流通方程式可以看出,货币的流动反映了经济资源在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短期调整;另一方面,通过简单的宏观经济产出方程可以看出,这种经济资源在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短期调整是如何影响产出变动和整体经济的运行。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货币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炎炎 丁志国 任浩锋
新发展格局下,货币政策调控是否有效促进企业投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VAR模型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微观效应,辨别货币政策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调节抵押品价值的变化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则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发挥作用,并且影响幅度是价格型工具的3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信贷歧视的存在使得货币政策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具有延迟性,年轻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对货币政策冲击更为敏感。本文研究表明,提高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率,一定不能忽视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差异,科学把握“量价转换”节奏、政策工具协同并重,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动企业投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贾非 于鸿
从货币化进程视角来看,金融、实体经济与货币需求存在关联性,三者间关联机制的结构突变时点与2008年金融危机一致,变点前后金融、实体经济和货币需求的关联机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结构变点后实体经济货币需求大幅下降,股票对货币资产的替代作用明显下降。这意味着结构变点后,产品市场货币化进程趋于稳定,金融市场成为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不必过度关注M2/GDP比值的高低,而应对货币需求的结构变化做出反应;货币需求函数仍具有分阶段稳定性,央行应将金融市场预期收益率作为设定货币供应量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货币化 货币需求 结构性突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睿
2013年中国M2与GDP的比值再创新高,但同时年内多次发生钱荒,这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引发各界对货币流向等问题的一系列思考。本文首先回顾2004年至今的利率市场表现,总结利率出现的两轮周期,探索两轮周期中国经济出现的不同特征;其次通过不同宏观数据的印证,重点分析第二周期中资金流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两个部门的比例和规模,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现上述经济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指出2013年6月末钱荒的平息远非钱荒的真正结束,而是对中国经济有更深远影响的中长期钱荒的开始;最后,提出货币政策应从供给端管理、渠道端管理走向需求端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向威霖 苏培 王在全
货币信用化是经济金融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超量的货币发行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虚拟化,并支撑起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循环。基础货币主要发挥货币的流通职能,满足实体经济循环,因此其规模应与实体经济规模一致。而在基础货币上衍生的信用货币则主要流通于虚拟经济,故包含信用货币的广义货币供给对实体经济影响是间接的。因此,货币政策中只有基础货币发行能够有效调节实体经济,而通过广义货币供给量的调控来调节实体经济是无效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狭义货币供给量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而随着信用货币含量的增加,广义货币供给层次与经济的相关性削弱,证实了理论分析,并为当前货币政策体系支撑实体经济增长提供了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晓强
金融资源能够引导社会上庞大、分散和无序的资本自动地流向那些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