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29)
2022(1305)
2021(1304)
2020(1078)
2019(2610)
2018(2665)
2017(5627)
2016(3244)
2015(3769)
2014(3940)
2013(4093)
2012(3993)
2011(3619)
2010(3683)
2009(3550)
2008(3738)
2007(3338)
2006(3183)
2005(3199)
2004(2968)
作者
(9320)
(7584)
(7523)
(7466)
(4859)
(3640)
(3463)
(2898)
(2892)
(2801)
(2643)
(2606)
(2502)
(2462)
(2400)
(2360)
(2358)
(2245)
(2240)
(2078)
(2021)
(1883)
(1803)
(1791)
(1783)
(1725)
(1710)
(1644)
(1563)
(1517)
学科
(13829)
经济(13802)
管理(9232)
(8540)
(7108)
企业(7108)
方法(6249)
数学(5640)
数学方法(5527)
(4598)
(4139)
贸易(4135)
(4072)
(4066)
(4016)
中国(3903)
(3529)
银行(3529)
(3339)
(3104)
金融(3104)
(2879)
财务(2866)
财务管理(2856)
业经(2755)
企业财务(2668)
理论(2636)
(2593)
税收(2348)
农业(2331)
机构
大学(47818)
学院(47352)
(22270)
经济(21717)
中国(17174)
研究(16915)
管理(16385)
(13137)
理学(12701)
理学院(12587)
管理学(12356)
管理学院(12284)
(10192)
财经(9746)
(9141)
(8768)
中心(8671)
(8409)
银行(8159)
科学(8137)
人民(7987)
(7902)
(7638)
(7594)
研究所(7569)
金融(7533)
经济学(7390)
财经大学(7267)
北京(7244)
国人(7154)
基金
项目(22854)
研究(18028)
科学(17704)
基金(16559)
(13608)
国家(13499)
科学基金(11397)
社会(11320)
社会科(10738)
社会科学(10735)
教育(8554)
资助(8413)
(8073)
基金项目(8031)
编号(7449)
成果(7436)
(6945)
自然(6723)
自然科(6570)
自然科学(6570)
自然科学基金(6460)
课题(5589)
(5572)
(5478)
重点(5156)
教育部(5063)
社科(4957)
人文(4787)
大学(4734)
(4592)
期刊
(28138)
经济(28138)
研究(19678)
(13319)
金融(13319)
(10543)
中国(9993)
管理(6959)
(5983)
财经(5400)
教育(5117)
学报(4869)
(4649)
科学(4482)
经济研究(4344)
(4200)
国际(4087)
问题(4063)
业经(3985)
大学(3967)
技术(3753)
学学(3600)
理论(3557)
农业(3531)
实践(3048)
(3048)
(2911)
世界(2716)
会计(2557)
统计(2473)
共检索到87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欧鑫  
货币是人类社会长期分工交换合作的产物,其本身是商品,基本功能是交换媒介。当今的纸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而只是一种"命令货币"。货币的本质为交换媒介,超越其本质不当运用货币,试图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其副作用会很大。不兑换纸币的体系较金本位体系易于受政府操控,倾向超发导致信用扩张。就现实而言,继续采用目前不兑换纸币制度使之运行平稳,需严格控制货币数量的供给,降低对实体经济的扭曲。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角度看是不存在问题的,而采用何种货币及如何运用此种货币才是问题的实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加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将企业中的货币资本运动过程概括为一个公式: G—W……P……W’—G’ 这一公式概括了下列内容:(1)货币是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用货币(G)买进设备、原材料、劳动力等商品(W);(2)货币是生产经营的终点。企业买商品,经过生产加工(P),产出有增值的商品(W’),经过市场,实现价值,变为货币(G’);(3)货币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值,增值表现为终点的货币(G’)大于起点的货币(G),如此周而复始,带动货币资本不断增值;(4)在规定的时间内,终点的货币如果小于起点的货币,企业生产经营将陷入困境,如不扭转,迟早破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彩虹  
一、引论亚洲金融危机和欧盟统一货币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的出现,引发了关注货币问题的大讨论。这两件事都与货币统一问题相关。亚洲金融危机之所以发生,除了所及国家经济与金融结构的矛盾外,在世界范围内来研究它,那是多种货币存在所必然产生的投机空间所直接导致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崇明  
本文通过对熊彼特的非常信用理论、内生 -外生货币理论、托宾的货币增长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货币税模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等西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货币作用机制观的剖析 ,论证货币政策在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中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 ,对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战略设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明友  
文章通过对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企业、金融改革历程的回顾,详细分析了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使金融机构向国营企业贷款这一货币供给机制,结合1978年~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变动情况,论证了正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改革历程,才造成了中国货币化指数快速增长和高水平运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货币-物价与货币-汇率运行明显不符合经济学常理,均出现严重背离。研究显示,美国货币-物价背离的根本原因在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内生缺陷和持续恶化的金融生态,导致美联储投放的流动性被囤积、空转和外溢,无法抬升通胀水平。美国货币-汇率运行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外债务扩张形成的美元需求和打压欧元导致的欧元贬值。美国货币-物价运行的背离说明,如果缺乏导流机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实现政策目标,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附带导流机制的中国定向宽松货币政策优于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货币-汇率运行的背离说明,美元仍然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会采用常规和非常规的措施,以维持美元的全球霸...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曾康霖  
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产生理论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进行了研究。其代表人物,在英国为亚当·斯密,在法国为布阿尔吉尔和杜尔阁。亚当·斯密认为,货币是了克服交换的不灵敏而产生的。他说分工使"一个人自己的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于是就需要"交换自己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何乐  厉鹏  
数字货币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一是货币应该如何满足新的社会偏好;二是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来提升支付体系的运行效率等;三是是否应该提供数字货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货币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三大功能: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货币的这三项功能形成一种具有不同约束条件的层级结构:包括住房在内的众多资产虽具有价值储藏功能,却难以成为交易媒介;只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江云  
试论货币浙江金融1997年第10期浙江金融1997年第10期1617□胡江云作者简介:⑥丰刀系胡江云,男,1968年7月出生于湖北武穴(广济)。1985年考入天津商学院,1989年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后在湖北工学院任教;1992年考入天津财经学院,1...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伍戈  李斌  
近些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货币金融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受到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认识转型中国的诸多金融现象和金融问题、如何处理好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如何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如何实现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成功转型等都已经成为当前理论和实务界的热点问题。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发展阶段变化,很多货币经济问题(即使是老问题)都需要放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和思考,既不能刻舟求剑,更不能唯本本主义。这既是这些问题的魅力所在,同时也"迫使"我们做研究时须与时俱进,持之以恒,不可有丝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夏建伟  曹广喜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错配的概念,指出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政策的灵活性等方面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货币金融危机;然后,根据戈德斯坦和特纳提出的货币错配衡量指标对中国的货币错配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错配,其风险表现为本币升值下净外汇资产净值的缩水;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近几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量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工农业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在市场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之间的比例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物价增长指数逐年下降,人民币币值稳定,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储蓄存款大幅度增长,整个经济情况越来越好。我认为货币流通量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发生了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五一  
中俄货币关系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王五一一随着两个东方大国以不同的目标模式和不同的道路向市场经济过渡,两国之间原有的基本经济联系形式──政府间记帐贸易,退出了历史舞台。本来意义上的、规范的国际贸易──贸易公司之间的贸易,逐渐地成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