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5)
2023(5112)
2022(3465)
2021(2617)
2020(1801)
2019(3910)
2018(3795)
2017(8079)
2016(4103)
2015(4521)
2014(4329)
2013(4729)
2012(4397)
2011(3897)
2010(3726)
2009(3509)
2008(3748)
2007(3272)
2006(3050)
2005(2954)
作者
(11574)
(9464)
(9431)
(9300)
(5990)
(4515)
(4372)
(3568)
(3477)
(3447)
(3410)
(3299)
(3192)
(3191)
(3029)
(2874)
(2856)
(2813)
(2756)
(2539)
(2468)
(2377)
(2256)
(2235)
(2201)
(2112)
(2037)
(1926)
(1901)
(1895)
学科
(21542)
(20281)
经济(20270)
税收(20112)
(19948)
管理(13777)
(11858)
(11409)
(11233)
企业(11233)
业经(8731)
方法(7925)
产业(7920)
信息(7772)
总论(7645)
信息产业(7634)
数学(7487)
数学方法(7437)
(6561)
财务(6559)
财务管理(6548)
企业财务(6313)
(4638)
银行(4638)
(4547)
金融(4545)
中国(4512)
财政(4439)
(4312)
(4164)
机构
大学(60829)
学院(60240)
(28672)
经济(28196)
(24031)
管理(22290)
中国(19450)
研究(18950)
理学(18224)
理学院(18080)
管理学(17941)
管理学院(17812)
财经(16849)
(15324)
财经大学(12660)
(11662)
(11291)
(11177)
金融(10938)
经济学(10491)
经济学院(9757)
(9588)
(9129)
中心(8950)
(8897)
科学(8714)
税务(8675)
(8343)
银行(8103)
北京(7904)
基金
项目(34725)
科学(27578)
研究(26970)
基金(26792)
(22564)
国家(22423)
科学基金(19867)
社会(18956)
社会科(18361)
社会科学(18355)
基金项目(12671)
资助(11544)
(11277)
编号(11211)
自然(10744)
教育(10506)
自然科(10461)
自然科学(10460)
自然科学基金(10303)
成果(9981)
(9627)
国家社会(9215)
(8438)
项目编号(8310)
(7802)
(7527)
(7353)
重点(7269)
教育部(6978)
创新(6973)
期刊
(27880)
经济(27880)
研究(27802)
(19353)
(15084)
(14850)
(14135)
金融(14135)
税务(13364)
中国(9250)
财经(7940)
管理(7573)
学报(6874)
(6626)
经济研究(6317)
国际(5452)
大学(5032)
财会(4929)
学学(4672)
科学(4450)
(4192)
(4192)
涉外(4192)
(4166)
会计(4124)
理论(3745)
图书(3668)
技术(3539)
(3479)
财政(3479)
共检索到103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党印  汪洋  吴国鼎  
本文基于货币演变的历史视野,考察不同阶段货币的资产负债属性和中心化特征,分析货币演变的内在特征对铸币税和货币稳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特币等非官方数字货币的发展逻辑,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研究认为,货币演变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不同阶段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货币形态,并进一步决定货币的资产负债属性和中心化特征,货币中心化特征则影响铸币税的获益情况和货币币值的稳定性。信用货币时代以来,政府普遍垄断货币发行权,会限制非官方数字货币的使用范围和发展空间,非官方数字货币也确实存在内在的缺陷和瓶颈,因此面临多重发展困境。在未来技术水平下,从货币的记账本位功能来看,非官方数字货币的科技特性和支付优势决定了其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婕  
货币环境变化将对处于我国金融体系中心的商业银行从资金运用、流动性、利率和汇率风险等多个维度带来广泛影响我国货币环境的新特点货币政策主动性增强,以防风险为核心目标的宏观审慎管理日趋严格。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已退出常态化干预。受此影响,以往以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的模式正在改变。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婕  
货币环境变化将对处于我国金融体系中心的商业银行从资金运用、流动性、利率和汇率风险等多个维度带来广泛影响我国货币环境的新特点货币政策主动性增强,以防风险为核心目标的宏观审慎管理日趋严格。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已退出常态化干预。受此影响,以往以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的模式正在改变。特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再勇  
由于电子货币对现金和活期存款的取代,无论采取哪种铸币税定义,电子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都会导致铸币税减少;不同类型虚拟货币对铸币税有不同的影响,类型Ⅰ不会影响央行的铸币税,类型Ⅱ会减少央行的铸币税,类型Ⅲ和类型Ⅳ对铸币税的影响取决于其对现实世界货币需求的降低效应与增加效应的相对强弱;如果流通中的现金完全被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取代,则G10平均将损失34.59%的铸币税(2001年数据),而中国将损失31.67%的铸币税(2013年数据),但损失的铸币税占GDP的比例较低。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是货币发展的未来形态,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俊荣  
电子货币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金融创新 ,通常分为储值卡类和网络类两种。由于电子货币可能替代通货在小额交易中充当支付工具 ,其发展将使中央银行的铸币税收入发生变化 ,并进而影响到央行的独立性。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采用三种方法估计了电子货币对央行铸币税收入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央行的独立性是否会发生变化的问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肖萌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口径,按月对外公布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但并不对各资产负债项目的构成,以及各项目的变化情况进行说明,导致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形成了多种解读。本文参照前人的分析,结合公开媒体中披露的信息,对2002年至2014年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的各个科目构成及历史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试图厘清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内在逻辑。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晓兰  梁子皓  黄显林  
在明确"铸币税收益的国际流失"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模拟中美两国公共部门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探究美国公债货币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并对中国2005~2012年铸币税收益的国际流失进行估算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铸币税收益的国际流失主要与外汇储备净变动相关,美国公债货币化通过货币释放的"数量效应"与汇率、利率变动等存量价值变动的"质量效应"影响中国铸币税收益,但并不必然导致中国铸币税收益的流失,公共部门资产负债结构缺陷才是该问题的根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家和  
货币供给对一国的经济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商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货币扩张可能会对本币汇率产生贬值的压力 ,或者引起泡沫经济 ,从而对一国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征收铸币税可以有效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因扩张货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高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在对 1997年以来我国发生的汇率超稳定现象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后 ,对铸币税、货币扩张与汇率超稳定所带来的两难选择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结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欧阳勇  曾志耕  
电子货币的发展 ,使得除中央银行之外的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也可以创造一种没有利息负担的负债 ,而当电子货币大量取代流通中的现金时 ,有可能对中央银行的铸币税收入产生影响。巴塞尔委员会曾对十国集团成员国电子货币发展对中央银行铸币税收入有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过研究 ,本文认为 :由于货币构成的差异和货币面额构成的差异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我国中央银行铸币税收入的影响更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武俊  陈漓高  
2002年以来,人民币处于升值压力中,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大,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最主要的渠道。文章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汇改前后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与基础货币变动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汇改后净国外资产增量变化成为基础货币增量变化唯一格兰杰因,国内信贷和发行票据作为对冲外汇资产增加、防止基础货币过快增长的手段均已失效,基础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央行已不能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数量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何乐  厉鹏  
数字货币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一是货币应该如何满足新的社会偏好;二是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来提升支付体系的运行效率等;三是是否应该提供数字货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货币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三大功能: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货币的这三项功能形成一种具有不同约束条件的层级结构:包括住房在内的众多资产虽具有价值储藏功能,却难以成为交易媒介;只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生福  韩雍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是分析央行行为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一个重要报表。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科目随着经济金融结构的演变经历了多次调整,本文梳理了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结构及其演变过程,重新编制1999-2018年的年度可比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通过解析各科目余额及其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统计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与政策实践、以及重要资产负债科目间的勾稽关系。研究发现: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是我国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过去20年中,两种渠道此消彼长反映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两次重要转变与创新。在外汇占款大幅增长时期,货币当局曾通过频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过剩流动性。随着国际收支顺差收窄和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公开市场操作和创新型再贷款工具将成为货币当局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永宏  
在西方金融市场上,对于利率波动引致的筹资、投资风险和涉及利率成本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平衡,主要通过下述三种金融工具的操作来规避和调整:即远期利率协议,货币调期和利率调期。这三种金融工具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在进一步完善后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目前美元利率几乎见底,远期利率看涨的经济态势下,将上述金融工具应用于我国企业、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治国  张晓蓉  
本文通过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这一新的视角分析转型期中国货币供给内生决定机制。货币当局所采取的不同资产负债管理方式,不但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形成过程,而且改变公众的现金持有比率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从而间接影响货币乘数。本文通过求解持有现金偏好和准备金需求的效用损失最小化函数,提出了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影响货币乘数的微观机理。基于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相对于利率因素的较弱影响,以对外净资产持续上升和央行票据陡然增加为主要特征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对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形成过程影响显著。为缓解货币当局所承载的过度压力,货币政策调控应逐渐从以资产负债为主的数量型调整方式向以基准利率为主的价格型调整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永琦  刘韧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实现是货币具有生命力的内生性前提条件,能否广泛地独立承担起价值尺度的职能是数字货币成为货币的重要条件。货币划分为社区货币、国家货币、国际货币和世界货币这四个层面,层面越高的货币其信用实现条件和支撑基础越复杂,不同层面数字货币的货币权力也有着不同表现。由于数字货币的币值稳定、信用载体和供给非中心化三者之间"不可能三角形"的存在,未来的国家和国际层面数字货币的供给形式一定是中心化的。社区层面的数字货币属于非主权货币,其难以取代和超越法定数字货币的货币权力。国际层面的非法定数字货币,具有超主权和非主权两面的属性,其必然与主权货币抑或法定数字货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剧烈竞争,并具有法定化的宿命。虽然存在技术道德中性,但使用和掌握技术的行为主体具有道德非中性。所以,国家层面的法定数字货币比私人数字货币更具信用竞争优势,更容易解决"可信用"货币的问题,将在未来数字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还会成为主权国家维护货币权力的重要方式,也会带来新型的国际货币竞争以及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一定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