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670)
2022(592)
2021(577)
2020(423)
2019(1086)
2018(1105)
2017(2375)
2016(1296)
2015(1480)
2014(1504)
2013(1692)
2012(1622)
2011(1575)
2010(1444)
2009(1298)
2008(1272)
2007(986)
2006(855)
2005(826)
2004(837)
作者
(3321)
(2715)
(2677)
(2674)
(1795)
(1311)
(1223)
(1081)
(1002)
(978)
(961)
(954)
(942)
(930)
(907)
(889)
(882)
(848)
(797)
(765)
(726)
(675)
(662)
(650)
(650)
(646)
(605)
(595)
(590)
(575)
学科
(6561)
经济(6560)
方法(4624)
数学(4467)
数学方法(4460)
(2448)
贸易(2445)
(2427)
管理(2182)
(2056)
(1701)
(1650)
企业(1650)
(1455)
金融(1455)
(1285)
银行(1285)
理论(1276)
(1250)
期货(1081)
(988)
中国(987)
(962)
货币(951)
业经(819)
(788)
市场(781)
(680)
财务(680)
财务管理(680)
机构
大学(18636)
学院(17716)
(10353)
经济(10171)
中国(7578)
研究(6676)
管理(6201)
(5418)
金融(5372)
(5201)
理学(5005)
理学院(4973)
管理学(4919)
管理学院(4895)
(4378)
银行(4279)
财经(4216)
经济学(3956)
(3925)
(3868)
人民(3740)
经济学院(3656)
(3545)
国人(3501)
中国人(3492)
中心(3490)
中国人民(3467)
(3362)
财经大学(3347)
研究所(2896)
基金
项目(9779)
基金(7916)
科学(7756)
研究(7002)
(6578)
国家(6555)
科学基金(5656)
社会(4949)
社会科(4812)
社会科学(4812)
资助(4252)
基金项目(3798)
自然(3455)
教育(3454)
自然科(3394)
自然科学(3394)
自然科学基金(3359)
(2731)
(2720)
(2708)
教育部(2580)
编号(2511)
人文(2318)
社科(2277)
中国(2265)
大学(2246)
国家社会(2222)
重点(2185)
成果(2160)
(2079)
期刊
(9460)
经济(9460)
(7925)
金融(7925)
研究(7508)
(3732)
中国(2722)
管理(2562)
财经(2399)
国际(2299)
经济研究(2174)
(2040)
(1893)
学报(1651)
理论(1597)
科学(1498)
实践(1408)
(1408)
大学(1397)
学学(1315)
技术(1297)
世界(1248)
上海(1230)
问题(1215)
统计(1181)
中国金融(947)
(929)
国际金融(908)
决策(904)
世界经济(887)
共检索到30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克·卡尼  何乐  厉鹏  
数字货币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一是货币应该如何满足新的社会偏好;二是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来提升支付体系的运行效率等;三是是否应该提供数字货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货币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三大功能: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货币的这三项功能形成一种具有不同约束条件的层级结构:包括住房在内的众多资产虽具有价值储藏功能,却难以成为交易媒介;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永林  
近年来,以比特币(BTC)、以太币(ETH)为代表的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备受追捧,有人深信它们会成为未来货币,有人嗅到了欺诈、投机、炒作的机会,也有人对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充满期待。虽然加密货币目前市场规模不大(2018年1月其最高市值时与苹果公司的市值相当),但其高风险特征已经引起各监管当局乃至G20的关注。加密货币的本质加密货币本质上是一套"代币+簿记系统",其中簿记系统就是区块链(或称分布式账本),运行在区块链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浩  赵欣  
现在来看,法定数字货币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两方面的支撑作用:一是借鉴吸收当前信息技术的各项创新,二是依赖专业化的货币管理机构(中央银行)来发行、流通、运行和管理,这样法定数字货币的比较优势还是值得期待的。在公众逐渐习惯于使用数字货币来行使货币的三大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贮藏以后,数字货币可以与实物现金相互共存乃至逐步替代,数字货币与多元化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也能做到有效
关键词: 数字货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永琦  刘韧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实现是货币具有生命力的内生性前提条件,能否广泛地独立承担起价值尺度的职能是数字货币成为货币的重要条件。货币划分为社区货币、国家货币、国际货币和世界货币这四个层面,层面越高的货币其信用实现条件和支撑基础越复杂,不同层面数字货币的货币权力也有着不同表现。由于数字货币的币值稳定、信用载体和供给非中心化三者之间"不可能三角形"的存在,未来的国家和国际层面数字货币的供给形式一定是中心化的。社区层面的数字货币属于非主权货币,其难以取代和超越法定数字货币的货币权力。国际层面的非法定数字货币,具有超主权和非主权两面的属性,其必然与主权货币抑或法定数字货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剧烈竞争,并具有法定化的宿命。虽然存在技术道德中性,但使用和掌握技术的行为主体具有道德非中性。所以,国家层面的法定数字货币比私人数字货币更具信用竞争优势,更容易解决"可信用"货币的问题,将在未来数字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还会成为主权国家维护货币权力的重要方式,也会带来新型的国际货币竞争以及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一定的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文秀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各方讨论的一个热点。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问题也引起国内外关注。本文拟结合影响国际货币国际地位的因素变化,着重从人民币与现有的主要国际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党印  汪洋  吴国鼎  
本文基于货币演变的历史视野,考察不同阶段货币的资产负债属性和中心化特征,分析货币演变的内在特征对铸币税和货币稳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特币等非官方数字货币的发展逻辑,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研究认为,货币演变与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不同阶段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货币形态,并进一步决定货币的资产负债属性和中心化特征,货币中心化特征则影响铸币税的获益情况和货币币值的稳定性。信用货币时代以来,政府普遍垄断货币发行权,会限制非官方数字货币的使用范围和发展空间,非官方数字货币也确实存在内在的缺陷和瓶颈,因此面临多重发展困境。在未来技术水平下,从货币的记账本位功能来看,非官方数字货币的科技特性和支付优势决定了其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玚  
货币作为经济运行过程中重要载体,在促进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市场信息传递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法定货币的唯一发行主体,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占据了绝对的控制权。然而,这一既定的事实在2008年后出现了变化: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比特币横空出世,颠覆了大部分经济学家对货币问题理解。比特币的出现,标志着"去中心化"的货币开始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之上,并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莱尔·布雷纳德  历鹏  何乐  
通常意义上,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指可由家庭和企业直接持有的新型中央银行负债,而无须商业银行中介机构的参与数字货币、金钱和支付过去八年间,比特币的市值从微不足道迅速增长到超过1000亿欧元,而加密货币的数量也从区区几种发展到如今的数以千计。"全球稳定币"的快速扩张与金融科技的应用、大型网络的推广密不可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智能手机和社交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平  
美国经济在90年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试图从美国货币政策的角度论述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并对美国目前货币政策选择的难点问题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Kei-Ichiro Inaba  Rory O'Farrell  ?ukasz Rawdanowicz  Ane Kathrine Christensen  盖新哲  朱尘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OECD经济体设立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未来的经济环境与危机时期相比有诸多不同,与危机前相比更宽泛的金融稳定概念已成为货币政策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未来哪些货币政策新工具需要保留,并分析了在向常态化经济转型过渡期间可以选择哪些货币政策新工具,以及如果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又该如何选择这些工具。在后复苏时期,央行可以回归到盯住短期市场利率和缩小资产负债表。然而,新的流动性监管要求可能需要货币政策实施有所改变。向常态化经济转型过渡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组合使用各种流动性工具。同时,央行可以采用利率走廊下限体系,维护金融稳定。作为降低政策利率的替代品,非传统货币政策措施必要性降低,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洪才  
建立多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大势所趋,但是这一体系仍然不稳定,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模式应以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共同储备货币,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并存,即"3+1+n"体系。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与此同时,应苦练内功,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胜刚  黄文青  
区域性货币组织的出现是国际货币制度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亚洲区域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亚洲地区货币合作虽然存在充分的可行性 ,但无论从经济或是政治角度来说 ,目前仍不具备组成货币区的条件 ,亚洲货币合作只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 ,要达到货币一体化 ,组成最优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平  宫旭红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变迁中,黄金的稀缺性不可避免地结束了贵金属时代。之后出现或提出的主权货币、超主权货币、区域货币等都各有其不足。进入21世纪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世界性难题。理性的制度设计之一是构建具有内在约束力和外部协调性的世界三大货币区,三足鼎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主权货币的特里芬难题,而且有利于克服滥币陷阱、汇率波动及储备体系不稳定等问题,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可行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