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0)
- 2023(7113)
- 2022(5989)
- 2021(5902)
- 2020(4762)
- 2019(10815)
- 2018(10716)
- 2017(20642)
- 2016(11589)
- 2015(13176)
- 2014(13490)
- 2013(13059)
- 2012(12631)
- 2011(11721)
- 2010(12244)
- 2009(11582)
- 2008(12055)
- 2007(11106)
- 2006(10141)
- 2005(9361)
- 学科
- 济(46983)
- 经济(46916)
- 管理(34075)
- 业(30479)
- 企(25818)
- 企业(25818)
- 方法(20345)
- 数学(16700)
- 数学方法(16333)
- 农(13295)
- 学(12678)
- 财(12542)
- 中国(12508)
- 贸(10663)
- 贸易(10658)
- 理论(10497)
- 易(10378)
- 制(10248)
- 业经(10229)
- 策(10133)
- 银(9169)
- 银行(9149)
- 行(8799)
- 融(8595)
- 金融(8594)
- 农业(8252)
- 地方(7731)
- 及其(7667)
- 和(7624)
- 务(7160)
- 机构
- 大学(178250)
- 学院(175780)
- 济(71646)
- 经济(69898)
- 研究(64048)
- 管理(63459)
- 理学(53441)
- 理学院(52787)
- 管理学(51502)
- 管理学院(51185)
- 中国(50874)
- 科学(38889)
- 京(38632)
- 财(36958)
- 所(33545)
- 研究所(30124)
- 中心(29067)
- 农(28661)
- 财经(28388)
- 江(28349)
- 经(25674)
- 范(25140)
- 北京(24940)
- 师范(24904)
- 业大(23754)
- 院(22919)
- 农业(22474)
- 州(22474)
- 经济学(22376)
- 财经大学(20986)
- 基金
- 项目(106887)
- 科学(84009)
- 研究(78616)
- 基金(77706)
- 家(67924)
- 国家(67354)
- 科学基金(56702)
- 社会(48563)
- 社会科(45859)
- 社会科学(45848)
- 省(39849)
- 基金项目(38956)
- 自然(36983)
- 教育(36908)
- 自然科(35942)
- 自然科学(35925)
- 自然科学基金(35298)
- 划(35073)
- 资助(34166)
- 编号(32013)
- 成果(28927)
- 重点(24548)
- 部(24316)
- 课题(23310)
- 发(22452)
- 创(21171)
- 教育部(20778)
- 性(20705)
- 科研(20255)
- 大学(20192)
共检索到279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宏瑾 苏乃芳
本文详细分析了自然利率在货币理论和政策中的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说明了新魏克赛尔框架下自然利率的具体含义,并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的自然利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自然利率均值约为2.5%左右,与中国资本回报率的典型性事实相符;自然利率是与货币政策框架无关并源于实体经济的变量,可作为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中国自然利率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速,随着劳动力人口的逐步下降,未来中国自然利率将在较高水平呈现温和下降态势,这对今后顺利推进货币调控模式转型、成功开展利率决策和新常态下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彬 杨美超
自然利率的内涵及其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自然利率也叫中性利率,自1898年由瑞典学派创始人维克赛尔(Wicksell)提出以来,一直在宏观经济和货币理论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结合维克赛尔本人的解释,以及瑞典学派主要传承者缪达尔(Myrdal)的解读,自然利率可以表述为资本收益率或生产率,同时也是投资与储蓄相等、物价和工资保持不变时的利率。随着主要国家将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关键词:
政策制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亮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解释了自然利率在货币政策选择中的三重作用:一是作为常规货币政策环境下利率政策的实际利率锚;二是作为严重负面冲击下是否需要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参考;三是作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协调配合的联系纽带。其次,利用状态空间模型估算了我国2006—2020年期间的自然利率水平,发现我国自然利率自2020年疫情冲击以来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最后,结合自然利率的三重作用,本文提出我国一方面应重视低自然利率环境下的货币政策应对,另一方面应强调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对促进自然利率稳定的作用,尽量保持常规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自然利率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托马斯·乔丹 肖林
<正>当实际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意味着货币政策处于紧缩状态;而当实际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则表明货币政策正处于扩张状态近年来,自然利率再次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测算自然利率,计算其与实际利率的差值有助于更好地评估货币政策立场。然而,自然利率的测算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对政策效果评估产生影响和误导。我将从实际利率的演变开始,结合瑞士的实例,介绍瑞士中央银行如何对自然利率这项不确性指标进行测算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柱鲜 邓创
本文通过对我国自然利率的定量估计,为货币政策紧缩与扩张状态的度量和描述提供了一个"基准":当实际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对应的货币政策是紧缩性的,反之则为扩张性的。为检验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我们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模拟了GDP偏移率与通货膨胀对紧缩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反应,发现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比,我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产出效应和较弱的价格效应。对这一检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实际利率与自然利率之间的缺口不仅可以合理地度量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而且可以作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陈蔚宁
通过梳理十余年来中美货币政策变迁,我们发现两国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受其国内环境的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国内长期利率的影响远大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目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似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美、欧央行逐渐转鹰,日本由于通胀水平长期低迷,退出QE底气不足。在各国央行政策转折的分岔道上,中国央行将如何行动?中美货币政策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陈蔚宁
通过梳理十余年来中美货币政策变迁,我们发现两国货币政策主要还是受其国内环境的影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对国内长期利率的影响远大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目前各国央行货币政策似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美、欧央行逐渐转鹰,日本由于通胀水平长期低迷,退出QE底气不足。在各国央行政策转折的分岔道上,中国央行将如何行动?中美货币政策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春蕾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恰当选择,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关键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指标向价格型指标的转移。本文分别就数量型指标与价格型指标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实证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M2指标已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主体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投资,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趋于减弱;社会融资规模更能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但其传导效应尚未有效形成,仍有完善空间,预期可成为拉动实体经济增长的强劲之源;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谭本艳 娄箴言
牺牲率衡量了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的取舍关系,对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根据整体通货膨胀指标(标题CPI)来判断通货收缩周期并估算牺牲率,但是反映通货膨胀长期趋势的指标是核心通货膨胀(核心CPI)。基于核心CPI估算了中国2000—2020年的牺牲率,对比研究发现,基于核心通货膨胀估算的牺牲率都要高于基于整体通货膨胀估算的牺牲率。这意味着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如果只关注基于标题CPI的牺牲率,可能会低估反通胀成本。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影响牺牲率的主要因素包括通货收缩速度、初始通货膨胀率和贸易开放度。
关键词:
牺牲率 核心通货膨胀 反通货膨胀成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宋元
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汇率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何运信
文章首先运用一个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模型,证明了"在预期假说框架内货币政策只能引起收益率曲线平行移动而不会改变它的坡度"这一论断是错误的;接下来运用一个局部均衡模型在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框架下,证明了货币政策行动模式(参数)会影响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影响效果、利率期限结构(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及其动态特征;之后用一个基于中美两国比较的经验证据说明上述理论解释的可靠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冬梅
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近 40年以来 ,大多经济学家基本上都只研究其在欧洲货币一体化和国际经济学方面的应用 ,却很少关注其对国内经济、金融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国内视角 ,探讨了该理论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 ,并且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相应分析。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理论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伴随互联网、通信技术及金融创新的发展,各种新形态的货币不断涌现,它们具备和行使传统法币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对货币政策传导及其效应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笔者基于影子货币范畴对相关货币形态进行了界定,认为影子货币是国内或国际记账单位,具备和行使传统法币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对传统法币有替代作用但尚未纳入货币统计口径和监测范围内的货币。通过DSGE模型研究影子货币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机制,分析了商业银行和广义政府的决策行为,认为影子货币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参与主体、中介指标和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国人...
关键词:
影子货币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云霄 秦海英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 ,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 ,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 ,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 ,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 "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 ,这有赖于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性 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