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2)
2023(15965)
2022(13356)
2021(12657)
2020(10613)
2019(24410)
2018(23800)
2017(45403)
2016(23868)
2015(26371)
2014(25774)
2013(25293)
2012(23294)
2011(20884)
2010(20292)
2009(18505)
2008(17988)
2007(15343)
2006(13178)
2005(11829)
作者
(65813)
(54966)
(54497)
(51990)
(34904)
(26293)
(24743)
(21267)
(21047)
(19377)
(18777)
(18653)
(17408)
(17361)
(17127)
(17064)
(16454)
(15893)
(15784)
(15757)
(13534)
(13304)
(13194)
(12633)
(12404)
(12325)
(12229)
(11732)
(10935)
(10906)
学科
(93775)
经济(93678)
管理(70026)
(66205)
(55669)
企业(55669)
方法(46267)
数学(41247)
数学方法(40800)
中国(27978)
(24222)
(24176)
银行(24075)
(23173)
(22720)
(22317)
业经(20158)
技术(19756)
(19679)
贸易(19661)
(19313)
(18713)
金融(18712)
(18244)
环境(16881)
(15238)
财务(15204)
财务管理(15176)
农业(14820)
地方(14546)
机构
大学(328301)
学院(324081)
(143141)
经济(140702)
管理(128201)
研究(112655)
理学(111095)
理学院(109977)
管理学(108245)
管理学院(107651)
中国(94076)
(68744)
科学(66227)
(64338)
(55226)
中心(53262)
(52775)
财经(52274)
研究所(50627)
(48128)
业大(46474)
经济学(46183)
(45910)
北京(42989)
农业(41913)
经济学院(41785)
(40951)
财经大学(39749)
(38741)
师范(38244)
基金
项目(227311)
科学(181841)
基金(170840)
研究(162620)
(150854)
国家(149722)
科学基金(129288)
社会(107577)
社会科(102409)
社会科学(102388)
基金项目(89155)
(85175)
自然(84114)
自然科(82315)
自然科学(82290)
自然科学基金(80899)
教育(74389)
(73463)
资助(70293)
编号(61420)
(52221)
(51830)
重点(51516)
成果(48961)
创新(48214)
(48109)
国家社会(46946)
教育部(44982)
科研(44458)
大学(42970)
期刊
(141636)
经济(141636)
研究(96884)
中国(64178)
学报(50595)
(49363)
管理(49338)
科学(48706)
(45894)
(44501)
金融(44501)
大学(39234)
学学(37168)
农业(30402)
教育(29542)
技术(27766)
财经(26460)
经济研究(24976)
(22889)
业经(20145)
问题(18500)
(18296)
(17699)
国际(16560)
科技(16162)
世界(16153)
技术经济(16106)
统计(15724)
理论(15259)
(14925)
共检索到482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衡  王周伟  
本文通过对中国79家银行2005~2012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回归分析,研究了五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论有: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在流动性创造方面显示出审时度势的灵活操控特点;货币政策对流动性创造存在时滞性;银行规模越大流动性创造水平越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每下调1%,商业银行提供的流动性创造水平就会分别增加0.062%、0.053%。广义货币增速与商业银行整体的单位资产的流动性创造是负相关的,系数分别约为-0.009,同业拆借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每上升1%,单位资产的流动性创造就会分别减少约0.035%和0.062%。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周伟  王衡  
货币政策作用于银行等金融中介产生流动性创造,这直接关系到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构建银行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局部均衡模型,通过对中国银行业79家银行2005-2012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回归分析,研究了六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商业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调控直接影响着总体流动性创造。一般地,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发银行流动性创造,但其效应具有时滞性;基于异质性视角,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大型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水平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不显著;而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更具有数量和价格方面的敏感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明辉  孙莎  刘莉亚  
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角度,采用中国银行业1998-2012年数据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业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银行的总体流动性创造,具体表现为降低了表内流动性创造,却提升了表外流动性创造;同时,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因银行自身资产规模和资本充足率大小而存在差异。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流动性创造受货币政策的影响越小。银行资产规模越大,其流动性创造受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的负向影响越大,而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越小。本文结论能够为货币当局从银行流动性创造角度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采取差异化的货币政策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莎  李明辉  刘莉亚  
文章基于1998-2012年我国113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银行流动性创造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充足率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中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大型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会使流动性创造水平降低,这验证了"金融脆弱-挤压假说"。(2)流动性创造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在三类银行中均显著为负,即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越大,其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高,但银行并没有相应地提高资本充足率。文章的结论为我国银行业监管当局制定合理的资本与流动性监管政策以及促进商业银行自身加强资本与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侯晓辉  李硕  李成  
基于2012~2017年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对其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参与程度和流动性创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无论是同业资产还是同业负债业务,随着银行对其参与度的提升,单位资产的流动性创造均会下降;这一负向关系在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并不显著,然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参与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流动性创造规模。其次,不同财务特征的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资产规模较大并且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同业业务对流动性创造的负向效应较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晔  程玉伟  黄振  
本文通过构造商业银行同业和非同业流动性创造指标,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总体和结构性影响,根据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的不同程度分析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异质性,并检验了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货币政策同时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增速和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了银行总体流动性创造增速和非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但是降低了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第二,对参与同业业务程度不同的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高参与度银行的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提高了低参与度银行的同业流动性创造增速;第三,货币政策显著地改变了银行的同业资产持有比例,银行的风险越高,参与同业业务的程度越高。因此,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应该加强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配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银行对同业业务的过度依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何雅婷  曾智  
本文基于2006—2014年中国112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银行竞争力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存在差异,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创造是反向影响,而M2增长率与存款基准率对流动性创造则是正向影响;第二,中国商业银行"脆弱性渠道"存在,竞争力的加剧会减少流动性创造,按规模分类后发现银行竞争力的加剧会增加规模较大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水平;第三,货币政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传导影响存在差异,存款准备金的提高会减少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增加其他类别银行的流动性创造。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星   李颖   封思贤  
将法定数字货币引入DLM模型,阐述其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我国17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流动性创造水平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U型关系;法定数字货币总体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且对上述U型关系起调节作用,其中法定数字货币作为金融监管工具时的调节效应强于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工具时的效应;银行数字化水平越高,法定数字货币的调节作用越显著。这些发现可为我国央行进一步优化法定数字货币设计、调控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帮助银行降低风险承担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时波  
流动性创造是商业银行高效运转的关键,也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有效调节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运用Sys-GMM估计方法,探讨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效果。研究认为: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存在差异,对中小商业银行更为显著;商业银行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高于数量型,资产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对同业拆借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因素的变化较为敏感;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因此,差异化的货币政策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方式,增强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的敏感程度,提高自发调节流动性创造的能力,形成货币政策调节的期限差异,对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明辉  黄叶苨  刘莉亚  
商业银行是中国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向社会提供流动性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社会融资的效率。为弥补流动性创造研究在效率和中观层面的不足,文章采用中国商业银行2000-2015年微观数据,探讨了市场竞争、银行市场势力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市场竞争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中国银行业存在最优的市场结构;(2)银行市场势力过强是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银行市场势力越强,其流动性创造效率越低;(3)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势力的流动性创造效率系数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涛  胡莹  
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作用。以CR4指标代表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以基于Panzar-Rosse模型的H统计量代表银行业竞争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得出累积脉冲响应函数代表货币政策冲击。实证检验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竞争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着正向效应,对货币政策传导至中介目标M2的影响最大,对货币政策传导至最终目标GDP与CPI影响程度较小,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明显高于竞争程度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吕思聪  
本文在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引入惩罚函数,分析外部监管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影响,并利用Bankscope数据库中2010—2016年112家中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利率市场化带来存款分流的金融环境下,资本监管和存贷比监管压力迫使中国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减少信贷投放,流动性创造能力下降,但是并未发现流动性覆盖率监管影响流动性创造的证据;第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监管压力大的银行仍难以增加信贷投放,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第三,考虑到商业银行的异质性,相较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和外资银行对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约束更加敏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晔  王亚梅  
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中国150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经济周期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抑制作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增加银行风险降低流动性创造水平;其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具有顺周期性,并且周期效应可以抑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也可以改变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负向作用,这一结论在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均有体现;最后,在资产规模小、盈利水平低以及风险程度高的银行中,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喻微锋  康琦  
商业银行作为各类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传导部门,其行为更易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230家中国商业银行2005—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技术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降低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在考虑内生性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2)相对于大规模、高资本充足率和国有银行而言,中小型、低资本充足率和非国有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所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降低银行表内流动性创造水平,但对表外流动性创造水平的负向影响不显著;(4)机制检验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增大银行经营风险、提高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和降低储户预期三条途径显著降低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5)分地区研究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而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西部地区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珊珊  
在吸取了次贷危机中的教训后,流动性指标被作为重要的量化指标之一加入到《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框架中。《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监管框架主要包括三大要素:良好原则(sound principle),流动性覆盖率(LCR,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LCR和NSFR两个指标分别从不同的时间期限(30天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