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8)
2023(4588)
2022(4028)
2021(3757)
2020(3199)
2019(7414)
2018(7129)
2017(15110)
2016(7671)
2015(8477)
2014(8564)
2013(8662)
2012(7902)
2011(7326)
2010(7209)
2009(6905)
2008(7145)
2007(6426)
2006(5723)
2005(5505)
作者
(21419)
(17593)
(17411)
(16797)
(11373)
(8324)
(8228)
(6817)
(6613)
(6192)
(6045)
(6006)
(5745)
(5627)
(5615)
(5377)
(5336)
(5219)
(5178)
(4611)
(4536)
(4370)
(4110)
(4104)
(4013)
(3993)
(3929)
(3737)
(3609)
(3382)
学科
(31254)
经济(31234)
(24631)
管理(23657)
(19619)
企业(19619)
(18376)
方法(18268)
银行(18231)
(16886)
数学(16757)
数学方法(16680)
(14341)
(11770)
金融(11770)
(10826)
保险(10734)
(10258)
中国(10157)
业务(10115)
(9521)
制度(9518)
环境(8793)
银行制(8459)
(7984)
财务(7983)
财务管理(7969)
企业财务(7667)
(6792)
贸易(6781)
机构
大学(109391)
学院(106991)
(51465)
经济(50450)
管理(43313)
中国(40216)
理学(35607)
理学院(35357)
管理学(34942)
管理学院(34774)
研究(32662)
(28904)
(23917)
银行(22898)
财经(22718)
(22226)
(21134)
(20794)
(20109)
金融(19829)
经济学(18215)
中心(17780)
财经大学(17492)
经济学院(16658)
(16002)
科学(15922)
(15658)
人民(14930)
北京(14460)
国人(14072)
基金
项目(65788)
科学(52630)
基金(51465)
研究(47064)
(43294)
国家(42985)
科学基金(38304)
社会(33435)
社会科(31805)
社会科学(31796)
基金项目(26519)
自然(24242)
自然科(23660)
自然科学(23655)
资助(23385)
自然科学基金(23292)
(22971)
教育(20838)
(19549)
编号(17241)
(15820)
国家社会(14623)
教育部(14307)
重点(14255)
人文(13917)
成果(13695)
(13386)
大学(13156)
科研(13049)
(12882)
期刊
(51657)
经济(51657)
研究(40301)
(37631)
金融(37631)
(22817)
中国(19449)
管理(15273)
学报(12832)
科学(12537)
财经(12477)
(11236)
大学(10570)
(10413)
学学(10312)
经济研究(8974)
理论(7392)
国际(7219)
技术(7037)
实践(6702)
(6702)
问题(6248)
业经(6192)
(6151)
统计(5883)
财会(5595)
农业(5394)
技术经济(5330)
(5217)
商业(4868)
共检索到175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东  陈学彬  
本文基于1998~2010年期间59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验证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假说。实证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变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收入和估值效应、收益搜寻动机、竞争效应3种子机制均存在;(2)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越低;(3)与传统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理论结论不同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约束作用。为避免银行体系风险的过度积聚,政策当局可考虑银行业资本充足状况与宏观经济环境,搭配使用传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加快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吉安尼·德·尼可罗  吉凡尼·德尔·阿里西亚  吕克·莱文  梵比安·瓦伦西亚  胡妍斌  王辰  
一种观点认为本次金融危机的诱发原因在于低利率。持续的低利率刺激了资产价格泡沫,导致金融机构承担越来越高的风险,不断提高杠杆率。如果能够及早提高利率,将有助于减少风险的积累,本次危机的严重性将极大地降低。本文的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偏好确实会有影响,不过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要比想象的复杂,还需取决于银行自身资本充足率等多种因素。宏观审慎监管可以对货币政策形成补充,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是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及金融稳定的有效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丽娟  
文章基于2005~2013年期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充足率、股权结构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变量显著负相关,股权结构中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变量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是政府或国有法人时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变量显著负相关,股东性质与资本充足率的交叉项与风险承担变量显著正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卫国  吴昌银  尹智超  
文章利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采用宏观层面的银行风险承担指标——银行贷款审批条件指数,通过因子载荷矩阵和主成分分析法将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等主要影响成分从风险承担影响因素中分离出来,重点探究了资本充足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小和贡献度,从而明确了我国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卫国  吴昌银  尹智超  
文章利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采用宏观层面的银行风险承担指标——银行贷款审批条件指数,通过因子载荷矩阵和主成分分析法将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等主要影响成分从风险承担影响因素中分离出来,重点探究了资本充足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小和贡献度,从而明确了我国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蒋海  王丽琴  
运用局部调整模型和三阶最小二乘法(3SLS),分析了金融危机如何影响资本充足率监管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之间的关系,并首次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我国上市银行在面临资本监管压力下资本水平与风险水平的调整。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强化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效果,但也增强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这与监管当局试图通过资本充足率监管达到维持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初衷相违背。此外,金融危机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银行资本调整与风险调整之间的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龙  刘向明  
首先建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框架,然后选取我国100家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是否存在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均存在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且存在门限效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和非对称性均强于数量型;中小银行或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对此,央行在运用不同类型货币政策时应当关注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在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加快推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转变,同时强化对中小银行或低资本水平银行的监管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构建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和创新资本工具,尽快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和优化资本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龙  刘向明  
首先建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框架,然后选取我国100家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是否存在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均存在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且存在门限效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和非对称性均强于数量型;中小银行或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对此,央行在运用不同类型货币政策时应当关注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在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加快推动数量型货币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继袖  陆宇建  
基于风险和回报的基本关系,本文检验了以会计指标为主要计量尺度的资本充足率和以市场指标为计量手段的市值资产比例是否能够代表银行风险。研究发现,会计指标在没有被操控的情况下可以预测银行风险。虽然资本充足率也能够反映银行风险,但市值资产比例对银行股价回报的解释力更强,尤其在危机时期。本文建议,监管机构依然可以坚持选用资本充足率这样的会计指标监控银行风险,同时辅以市场指标,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受到人为因素和政策因素干扰较多,股票价格不一定如实反映内涵价值,还应该坚持以会计指标为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刘清涛  贾蓓  
在对银行风险监管的一系列原则中,以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影响最为广泛。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对于巴塞尔协议的普遍应用以及目前新巴塞尔协议的最终定稿,都为银行进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分析了资本管理的发展过程,追溯巴塞尔资本协议演变的基本轨迹,进而分析巴塞尔资本协议在银行风险监管中体现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通过比较各国对于银行资本管理的经验,揭示了银行资本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光美  贺光宇  
资本充足率作为《巴塞尔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就是各国商业银行监管工作的重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将更多的目光吸引至此。应用面板数据模型测度我国资本充足率要求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具有降低银行外部风险、增强商业银行内部稳定性的功能。应建立一种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来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的救助机制,与资本充足率监管一起形成维护我国商业银行稳定的"安全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彩虹  
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风险评定原则陈彩虹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1988年7月正式公布的《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简称为“巴塞尔协议”)已经为我国的银行界充分了解,中央银行也根据这一国际银行的“神圣规则”,制定了初步的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标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魏晓琴  张娜  丛红媛  
资本充足率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本文构建了反映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风险资产关系的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变化会引起资本结构的变化,从而对风险资产产生影响。风险资产的变化又会对资本充足率产生影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风险资产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为商业银行风险资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友传  
资本充足率所蕴含的合理风险信息内容包括:(1)在监管资本约束状态下,若商业银行采取了理性的行为反应,资本充足率将与违约概率负相关或至少不相关;(2)在信贷资产快速投放并消耗大量资本基础的情形下,唯有当监管资本的增补速度大于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速时,资本充足率与违约概率才有其理论上的正相关可能;(3)资本充足率应与银行违约风险负相关。基于此判定标准与推理逻辑,我们以银监会推行巴塞尔II中国化的2004年为起点,以此后上市的主要商业银行为对象,从多维度研究了其资本充足率的风险信息内容及其信息质量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主要商业银行在2008年之前的资本充足水平与其违约风险指标倾向于负相关,而在2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俊  张宗益  徐磊  
基于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的理论阐释,本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行为的关系以及资本监管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本监管的强制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变动与风险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低资本监管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但对银行的资产风险变动没有显著的影响;银行规模有助银行提高资本和规避风险,但盈利水平对资本变动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