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9)
2023(7633)
2022(6380)
2021(5847)
2020(4741)
2019(10747)
2018(10100)
2017(19313)
2016(10433)
2015(11398)
2014(11021)
2013(11062)
2012(10129)
2011(8710)
2010(8454)
2009(7576)
2008(7636)
2007(6247)
2006(5257)
2005(4582)
作者
(29729)
(24828)
(24684)
(23451)
(15689)
(12011)
(11144)
(9692)
(9203)
(8638)
(8368)
(8021)
(7827)
(7793)
(7680)
(7578)
(7483)
(7426)
(7172)
(6938)
(6273)
(5928)
(5882)
(5845)
(5579)
(5436)
(5265)
(5231)
(4916)
(4875)
学科
(40037)
经济(39993)
管理(33838)
(30853)
(26124)
(24867)
企业(24867)
方法(21179)
数学(19710)
数学方法(19619)
(15394)
贸易(15391)
(15012)
财政(12896)
(12724)
(11952)
财务(11948)
财务管理(11901)
(11388)
中国(11352)
企业财务(11253)
(10530)
(9077)
(8274)
出口(8272)
出口贸易(8272)
业经(8159)
地方(7012)
(6868)
农业(6793)
机构
学院(142002)
大学(141884)
(64434)
经济(63519)
管理(53814)
理学(47486)
理学院(47037)
研究(46825)
管理学(46364)
管理学院(46150)
(37794)
中国(37536)
科学(28540)
(27904)
(27783)
财经(26745)
(24483)
(23996)
业大(23579)
农业(22210)
经济学(21739)
研究所(21625)
中心(21509)
经济学院(20185)
财经大学(19864)
(19784)
北京(16935)
(16407)
商学(16162)
商学院(16022)
基金
项目(99684)
科学(78119)
基金(75326)
(67569)
国家(67033)
研究(66927)
科学基金(57167)
社会(46016)
社会科(43987)
社会科学(43975)
基金项目(40278)
(37831)
自然(37805)
自然科(37029)
自然科学(37015)
自然科学基金(36409)
(31841)
资助(30860)
教育(30178)
编号(24075)
(22550)
重点(22374)
(21176)
国家社会(20323)
科研(20187)
(20160)
创新(19928)
教育部(19480)
计划(19133)
人文(18768)
期刊
(62857)
经济(62857)
研究(43439)
(33672)
学报(27117)
中国(25643)
(23188)
科学(21707)
大学(20177)
学学(19649)
管理(17315)
(16200)
金融(16200)
农业(15301)
经济研究(14219)
财经(13749)
(11699)
(10688)
业经(10594)
问题(8803)
国际(8800)
商业(8709)
技术(8507)
(8443)
财会(7808)
(7762)
会计(7547)
(7114)
财政(7114)
业大(6894)
共检索到207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启文,李存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让货币流通量回归到正常水平"的提法是对的。因为从理论上讲,不管哪一个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总是同货币流通量偏多有关。但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有若干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什么是货币流通量的"正常水平",如何计算外汇储备增长和结构对货币流通量"正常水平"的影响等等。在当前形势下,实行货币流通量向"正常水平"回归,很可能引起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出现企业停产、倒闭和员工下岗、失业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使个体工商户收缩、使承包土地的农民收入下降的情况。因此,在采取措施实行"货币流通量回归正常水平"时,不能忽略通货膨胀预期和企业盈利前景预期,这两种预期同样重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芳  
论国债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吴芳国债是国家财政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有偿形式,这种形式表现为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三大特征。国债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同时它又是国家政治、经济需要的产物。国债具有多方面的用途,即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执行经济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树青  张素芬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对货币流通发生深刻的影响: 第一、乡镇企业商品生产的范围扩大了,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也相应增加。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商品率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产品大部分要投入市场,使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增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也要相应增加。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君兴  
货币流通量的控制模型周君兴一、引言文[1]提出了具有n个地区的国家货币流通量的控制问题,即n个地区均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些货币从一个地区流向另一个地区。如果这样的流通不加以控制,将可能导致极不稳定的情况,若干地区可能用光它们的货币,而其他地区持有多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军  
浙江省1993年末货币流通量调查赵军1993年,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1645亿元,增长25%,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工业生产持续高增,市场旺中显活,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58.6...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安兴  孙琼  
一、引言 货币需求问题,始终是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实证研究货币需求的文章很多,可是,实证研究中国货币需求的文章却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所需数据不容易得到,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兼有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点,从而使得中国的货币需求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桂云  
关于货币容纳量弹性与价格对货币流通量弹性的认识王桂云一、货币容纳量弹性马克思信用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流通量必须与货币必要量相适应,才能保持货币稳定和商品流通正常进行。因此长期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我们都始终一贯地宣传和坚持这样的看法:向流通中投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灿生  谢圣远  
消费税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是均衡社会分配的重要手段。文章应用VAR模型对中国1995—2015年货币流通量、国内消费税收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货币流通量与国内消费税收入存在正向协整关系,现金货币投放量的增加,可以促进消费税收的增长;同时,货币流通量对国内消费税贡献率具有时滞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国勇  
中国货币流通量增长率的实证分析——对“货币化”假说的验证梁国勇一、有关本文研究的两点说明货币对经济的作用通过货币的供求关系及其运动实现。货币需求是经济运行所要求的货币数量;货币供给是一国货币当局实际投放到经济中的货币数量。在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动态随机均衡模型,并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为样本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深入剖析了不同经济条件下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周期特征。理论分析表明,即使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弗里德曼货币政策规则也并非最优,其根源在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生产外部性。数值模拟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同时表明,最优劳动所得税率和政府生产性支出比重在整个周期内的波动幅度较小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最优通货膨胀率具有高度波动性,持续性很弱;市场权力、风险厌恶和公共服务拥挤程度对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周期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我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强新  
一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整了农村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开始搞活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村这些深刻的变化,必然引起农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雷海禄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调节货币流通量是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内容。运用物价指数作为衡量货币流通状况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充分肯定。马克思指出:“货币把一切价格倒过来读,从而把自己反映在一切商品体上”(《资本论》第1卷第129页)。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阙方平  罗月英  
一、不同口径的财政赤字与货币流通我国目前公布的财政赤字基本上是不包含债务收入在内的小口径财政赤字,即是财政收入(加上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差额;如果将债务收入从财政收入中剔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凯恩斯动态随机均衡模型,以中国经济为样本,在更加现实的经济条件下探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最优财政货币政策规则;同时深入考察了财政支出的生产效应和效用效应,澄清其在刻画财政政策作用机理方面的作用及其对最优财政货币政策规则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旨在实现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即积极货币政策)为最优,反周期货币政策将导致较大的福利损失;旨在实现债务稳定的财政政策(即消极财政政策)为最优,反周期财政政策虽非最优但造成的福利成本很小;财政支出的效用效应特别是生产效应的引入有助于解释"财政支出拉动效应之谜",更好地刻画财政政策作用机理,但带来额外的通货膨胀偏差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最优利率和最优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