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3)
2023(5747)
2022(5087)
2021(4623)
2020(4167)
2019(10179)
2018(10104)
2017(20841)
2016(11330)
2015(12782)
2014(13180)
2013(13427)
2012(12782)
2011(11682)
2010(11707)
2009(11041)
2008(11181)
2007(10211)
2006(8633)
2005(7854)
作者
(34019)
(28650)
(28495)
(27457)
(17999)
(13763)
(13242)
(11231)
(10629)
(10109)
(9657)
(9546)
(9075)
(9068)
(9046)
(9041)
(8972)
(8509)
(8416)
(8261)
(7230)
(7166)
(7066)
(6704)
(6490)
(6429)
(6314)
(6307)
(5738)
(5716)
学科
(53008)
经济(52972)
(29787)
管理(29276)
方法(28215)
数学(25724)
数学方法(25550)
(23535)
企业(23535)
(13847)
(13445)
中国(11806)
(11262)
贸易(11258)
(10771)
(10315)
(9960)
地方(9682)
业经(9534)
(8598)
财务(8584)
财务管理(8561)
农业(8362)
企业财务(8040)
(7864)
银行(7839)
(7769)
金融(7767)
(7433)
(7362)
机构
大学(170323)
学院(169529)
(74513)
经济(73040)
管理(63515)
研究(57205)
理学(54626)
理学院(54017)
管理学(53099)
管理学院(52788)
中国(44978)
(35431)
科学(34949)
(33831)
(30721)
(30083)
研究所(27338)
财经(27335)
中心(26918)
业大(26042)
(25234)
(24745)
农业(24503)
经济学(24412)
北京(22413)
经济学院(22386)
(21102)
师范(20854)
财经大学(20306)
(20100)
基金
项目(108849)
科学(84606)
基金(78889)
研究(77729)
(68554)
国家(68035)
科学基金(57366)
社会(48911)
社会科(46492)
社会科学(46472)
(42483)
基金项目(41966)
自然(37105)
自然科(36220)
自然科学(36207)
教育(36203)
(35839)
自然科学基金(35592)
资助(33816)
编号(31745)
成果(25738)
(25059)
重点(24873)
(23579)
(22154)
课题(21581)
科研(21480)
教育部(21351)
创新(20847)
大学(20650)
期刊
(79389)
经济(79389)
研究(50219)
中国(28606)
学报(27417)
(26767)
(26719)
科学(24230)
管理(20620)
大学(20124)
(19260)
金融(19260)
学学(19145)
农业(17455)
经济研究(14874)
技术(14177)
财经(13934)
业经(13841)
教育(13176)
(11950)
问题(11092)
商业(10530)
(9595)
(9377)
技术经济(9298)
统计(9167)
理论(8998)
(8183)
实践(8045)
(8045)
共检索到245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革生  曾令华  杨新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花兰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新常态,第三方支付的应用也日益频繁和常态化。第三方支付和电子货币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人们可以跨过银行直接进行支付和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交易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影响着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文章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将经济增长率、现金比率以及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将货币流通速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对变量进行单整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得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呈正方向变动的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彤玉  冯菲  
本文基于拓展的交易方程式提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以及各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本文根据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分部门结构,分析了企业、居民、政府三个主要经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并对三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做了分析。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分部门考察为我们揭示狭义货币流通速度(GNP/M1)的变动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晓琳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其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流通风险,从而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我国货币流通的调控能力,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稳定。本文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货币流通速度相关性,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流通速度负面影响作用,最后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晓琳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其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流通风险,从而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我国货币流通的调控能力,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稳定。本文重点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货币流通速度相关性,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货币流通速度负面影响作用,最后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海峰  冯静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经典论题,其研究遵循着货币需求、货币均衡的理论规范,先后经历了近代数量论、凯恩斯理论和现代数量论三个主要范式,但目前已不为西方经济学界所重视;而国内学术界对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规范还正在建立中,由于中国一些特定的因素,对其研究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可能仍然存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菲  
本文考察了我国1992—2008年期间交易流通速度的变动特征。研究发现,我国交易流通速度的波动具有较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且2000年以后,交易流通速度与收入流通速度的同步波动性消失,二者出现发散趋势。对于交易流通速度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示货币需求的变化,为我国货币供给规划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参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璞  郑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深化完善金融制度,强化金融创新,实行利率市场化等措施来改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趋势,并使其维持在合适的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俊花  
货币流通速度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费雪方程式,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流量,从而决定收入;本文利用1978-2011年的年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时间趋势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货币流通速度发展趋势在长期上呈"U"型状态,而且货币流通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下降后会逐步回升的结论。同时对我国狭义、广义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阶段性波动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轶强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重要研究领域。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以往研究均忽视了金融基础设施——支付系统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本文研究了199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发现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并不像先前专家们研究得出的"呈下降趋势",而是呈现阶段性特征。在大额支付系统试点前,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趋势;但在大额支付系统推广期间,货币流通速度中止了下降趋势;而在大额支付系统完成全国推广后,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钥铭  
本文通过统计各项数据,得出1985-2010年的货币流通速度,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基本变化趋势:从长期来看,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下降速度有趋缓的态势,但是在2009年,货币流通速度又出现一个幅度较大的下降。随后本文将从经济货币化、利率、产业结构、地区发展差异四个方面着重分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并从金融现代化角度分析货币流速下降幅度趋缓的原因,最后从经济危机导致的GDP下降和居民预防需求增加两个方面解释2009年货币流速大幅下降的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艾洪德  范南  
近几年来 ,货币供应量的超国民经济需求增长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影响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统计分析 ,本文得出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经济货币化程度、金融发达程度、利率和储蓄率。这四个因素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 ,在讨论中国货币政策问题时 ,不能只关注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当前的货币政策重点应该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 ,通过外生变量来调整货币流通速度 ,同时防止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非正常加速而诱发的通货膨胀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