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5)
2023(11271)
2022(9905)
2021(9217)
2020(7630)
2019(17898)
2018(17792)
2017(35486)
2016(18764)
2015(21203)
2014(21171)
2013(21006)
2012(19232)
2011(17449)
2010(17067)
2009(15598)
2008(15215)
2007(13005)
2006(11200)
2005(9743)
作者
(53197)
(43981)
(43735)
(41605)
(28293)
(21058)
(19864)
(17290)
(16787)
(15642)
(15245)
(14679)
(13712)
(13706)
(13605)
(13361)
(13068)
(12999)
(12662)
(12477)
(10801)
(10784)
(10598)
(9961)
(9878)
(9706)
(9655)
(9545)
(8799)
(8572)
学科
(80325)
经济(80233)
管理(55034)
(52406)
(44551)
企业(44551)
方法(42471)
数学(37003)
数学方法(36680)
(19663)
(19169)
中国(18484)
业经(17319)
(16350)
(14710)
贸易(14704)
地方(14621)
理论(14563)
(14094)
(13017)
财务(12958)
财务管理(12935)
农业(12667)
(12558)
(12437)
企业财务(12299)
技术(11764)
环境(11421)
(11343)
金融(11341)
机构
大学(273061)
学院(269882)
管理(111885)
(109990)
经济(107722)
理学(98274)
理学院(97287)
管理学(95770)
管理学院(95301)
研究(84488)
中国(63233)
(56870)
科学(51041)
(50323)
财经(41762)
(40683)
业大(38554)
中心(38279)
(38156)
(37405)
研究所(37193)
(36314)
北京(35811)
(34675)
师范(34403)
经济学(34045)
财经大学(31523)
经济学院(30932)
(30518)
(30421)
基金
项目(188346)
科学(148838)
研究(139167)
基金(138294)
(118784)
国家(117822)
科学基金(102654)
社会(88418)
社会科(83921)
社会科学(83900)
基金项目(73847)
(72124)
自然(66605)
自然科(65050)
自然科学(65038)
自然科学基金(63890)
教育(63889)
(60621)
资助(57842)
编号(56762)
成果(45484)
(42325)
重点(41226)
(39096)
(38804)
课题(38100)
教育部(37038)
人文(36378)
创新(36339)
国家社会(36083)
期刊
(113758)
经济(113758)
研究(81096)
中国(43030)
学报(40064)
管理(39164)
科学(36863)
(36459)
(32673)
大学(30775)
学学(28942)
教育(28168)
(24841)
金融(24841)
农业(22956)
技术(22155)
财经(20578)
经济研究(19890)
业经(19054)
(17374)
问题(14674)
理论(14562)
图书(14147)
商业(13714)
实践(13381)
(13381)
技术经济(12969)
科技(12322)
现代(11845)
(11144)
共检索到375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翀  
费雪的货币理论指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商品交易量,并注重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但是,由于商品交易量难以估算,费雪以后的货币理论都用国民收入或者国内生产总值取代商品交易量,都假定或者证明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但是,决定货币需求量的是远远大于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的社会交易额。经过对美国、日本和英国基于社会交易额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检验发现:货币流通速度是易变的,它会对社会交易额或货币供给存量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并对货币的均衡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现行货币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货币流通因素的作用,因而有必要对现行货币理论进行重构,客观反映货币流通速度在货币理论中的作用,重新阐述货币供给存量对经济影响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花兰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新常态,第三方支付的应用也日益频繁和常态化。第三方支付和电子货币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人们可以跨过银行直接进行支付和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交易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影响着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文章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将经济增长率、现金比率以及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将货币流通速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对变量进行单整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得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呈正方向变动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 ,郑先炳  
(一)货币学领域中,货币流通速度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许多货币学专家就因此把它视为常量而不顾,但我国的情况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现实表明,它是一个很活跃的变量,如何把握其变化规律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有关统计资料,对货币流通速度与居民货币收入,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作一系统的研究,建立回归模型,探索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规律性.我国的货币流通分为现金流通和非现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建卫  王淑新  
现有文献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或地区层面,本文突破已有研究的总量思维,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从区域视角展开分析,重点关注收入水平、货币化进程、利率变化以及证券市场发展等因素对不同地区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代表性因素对不同地区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文章对这些差异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认为只有充分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才能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光友  
通过统计分析,本文认为电子货币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比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货币电子化程度,它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有着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一是替代加速效应,二是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替代效应的存在使电子货币并没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本文的结论也许可以用来解释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海峰  冯静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经典论题,其研究遵循着货币需求、货币均衡的理论规范,先后经历了近代数量论、凯恩斯理论和现代数量论三个主要范式,但目前已不为西方经济学界所重视;而国内学术界对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规范还正在建立中,由于中国一些特定的因素,对其研究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可能仍然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革生  曾令华  杨新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壑  
论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李壑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呈现两种状态,一是处于停息状态,一是正处于媒介商品状态。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货币在流通过程中停息时间长短。停息时间越长,流通速度越慢,反之越快。货币在流通过程中的停息所可分为居民户、企业、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亚轩  
在发达国家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众多央行资产负债表显著扩张的条件下,全球仍处于一个低通货膨胀的环境,甚至不时要担心通缩威胁。这似乎违背了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个货币现象的道理,从而引发了诸多的思考和讨论。笔者认为货币数量方程式也许是一个简洁的分析框架,并且能够引发不少有意义的讨论。欧文·费雪在其代表作《货币的购买力》中提出货币数量方程PY=MV,即物价乘以实际产出等于货币供给乘以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彤玉  冯菲  
本文基于拓展的交易方程式提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以及各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本文根据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分部门结构,分析了企业、居民、政府三个主要经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并对三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做了分析。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分部门考察为我们揭示狭义货币流通速度(GNP/M1)的变动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康志勇  
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年份里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即货币流通速度在持续下降。本文将社会分为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两个部分,考察了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货币需求行为,验证了高收入群体的边际货币需求倾向远大于低收入群体。这意味着改革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新增的货币量不仅要满足总体经济增长的需求,还要满足收入差距上升所引致的需求。因此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增长速度便会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增长的货币供应不会全部体现为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光友  
选择我国电子货币及货币流通速度相关统计数据和指标,对电子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关性进行的统计检验表明,电子货币在对传统货币替代时存在两个明显的替代效应:替代加速效应和替代转化效应。两个效应的作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取代并没有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这为解释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原因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曦  
文章评价和综合了传统货币需求理论 ,从经济主体的微观行为基础出发 ,建立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结论是 :制度的转型改变着经济主体的微观机制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价格自由化进程、利率制度安排的特殊性、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造成我国货币需求持续扩张和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实证分析证实了这个结论。最后结合未来经济转型 ,对我国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理论预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游鸿辉  苑德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