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2)
- 2023(5221)
- 2022(4252)
- 2021(3975)
- 2020(3207)
- 2019(7410)
- 2018(7276)
- 2017(15174)
- 2016(7916)
- 2015(8280)
- 2014(8395)
- 2013(8195)
- 2012(7871)
- 2011(7217)
- 2010(7243)
- 2009(6804)
- 2008(6750)
- 2007(6170)
- 2006(5671)
- 2005(5183)
- 学科
- 济(28796)
- 经济(28767)
- 管理(23367)
- 业(21447)
- 企(17061)
- 企业(17061)
- 方法(11329)
- 数学(10250)
- 农(10227)
- 数学方法(10064)
- 财(9389)
- 贸(8406)
- 贸易(8402)
- 中国(8285)
- 策(8057)
- 易(8041)
- 制(7155)
- 业经(6540)
- 及其(6017)
- 银(5979)
- 银行(5964)
- 行(5763)
- 政策(5683)
- 农业(5648)
- 融(5553)
- 金融(5553)
- 务(5383)
- 财务(5365)
- 财务管理(5354)
- 地方(5323)
- 机构
- 学院(108678)
- 大学(105417)
- 济(48204)
- 经济(47109)
- 管理(40926)
- 研究(38892)
- 理学(34461)
- 理学院(34114)
- 管理学(33484)
- 管理学院(33279)
- 中国(32327)
- 财(24946)
- 京(21774)
- 科学(21509)
- 所(19640)
- 财经(18560)
- 中心(18185)
- 农(17623)
- 研究所(17409)
- 江(17253)
- 经(16785)
- 经济学(14601)
- 业大(14315)
- 院(14185)
- 北京(14086)
- 州(13804)
- 农业(13704)
- 财经大学(13577)
- 范(13239)
- 师范(13127)
- 基金
- 项目(66508)
- 科学(52391)
- 研究(50604)
- 基金(47724)
- 家(41202)
- 国家(40829)
- 科学基金(34729)
- 社会(31550)
- 社会科(29983)
- 社会科学(29978)
- 省(25805)
- 基金项目(23857)
- 教育(23051)
- 自然(21902)
- 划(21885)
- 自然科(21379)
- 自然科学(21370)
- 编号(21092)
- 自然科学基金(21009)
- 资助(20983)
- 成果(17803)
- 课题(15186)
- 部(14986)
- 重点(14928)
- 发(14633)
- 创(13784)
- 性(13638)
- 策(13247)
- 创新(12886)
- 教育部(12874)
共检索到175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安仲 毛中根
大量的文献研究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则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无效的。本文研究表明,影响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因素是流通速度的可预测性以及货币当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能力,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并不必然意味着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无效的。只要货币当局能够准确预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货币供给量就仍然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中介目标 可预测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安仲 张璇
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是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货币政策当局对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能性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都依据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性。然而,基于伯杜和乔纳格的研究,本文研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并不必然意味着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无效的,影响货币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主要因素是流通速度的可预测性以及货币当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能力;只要货币当局能够准确预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货币供给量就仍然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本文的结论是,近期中...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中介目标 可预测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琦 王文龙
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短期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可测性较差。但是,货币供给量与GDP和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锡良 周青华
稳定货币: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刘锡良,周青华在《纸币契约与货币政策目标》(载于《金融研究》1995年第9期,以下简称《纸币》)一文中,陈彩虹同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论述了纸币的本质是"一纸契约",并由此推论中央银行的职能是"确定契约代表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运信 曾令华
一、货币政策目标之争与总供给曲线近五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的巨大转变,使货币政策目标决策问题又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关于货币政策目标定位的问题,分歧主要是坚持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单一目标还是坚持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双重目标。坚持币值稳定单一目标论的重要依据是货币政策"中性理论"、动态不一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从我国目前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出发 ,货币供给量比利率更加适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而从理论逻辑出发 ,情况又正好相反。作者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水平主义的观点 ,以及格林斯潘目前的实践 ,证明我国的中介目标也应该向利率转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森 黄杰
货币量是衡量经济健康程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对货币量、流通速度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较广义货币供给量,狭义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而且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为零。这与过去的研究结论明显不同,在目前中国的复杂经济背景下,实际情况颠覆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相反,经济增长却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相比较狭义货币供给量,广义货币供给量对其自身的解释能力更大,经济增长对广义货币供给量供给的解释能力更弱。
关键词:
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范从来 张宏亮
本文利用2000-2019年宏观金融数据,计算中国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对比2002年以前的数据,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甄别三个不同货币供应层的作用差异,剖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研究发现,作为货币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依然有效,其中狭义货币M1的稳定增长对GDP增速的提高具有显著长期倾向,M0和央行的资金投放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着直接影响,广义货币M2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并没有能够反映到通货膨胀度量体系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巫启玉
(一) 货币,应当既包括现金通货,又包括存款通货,以反映货币流通全貌,总揽其活动规律。这一点,最近在学术界认识几乎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对存款通货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已。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货币稳定;在稳定货币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两者相辅相成,以发展经济为主。如果把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稳定货币,就有可能导致单纯追求货币稳定,脱离发展经济的实际需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亮 纪明明 张茜
电子货币通过对传统货币进行替代改变了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较低时,替代转化效应起主导作用;随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不断提高,替代加速效应会起到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流通速度会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形变化特征。基于协整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对M0的替代程度较高,这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电子货币对M1的替代程度相对较低,这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电子货币仍处于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阶段。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卓 高岚
我国自建立中央银行制度起,一直采用信贷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金融失控的冲击后,国务院、中央银行酝酿了改革;在1993年将货币供应量引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并于1998年放弃信贷总量指标,使用货币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辛家鼎
本文利用相关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回归分析三种统计指标分析了CPI与GDP的关系 ,指出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的可行性。要实现CPI的控制目标 ,应以M 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较为合理
关键词:
CPI 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子芳
长期以来,人们一致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大且将其原因归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幅放缓上,忽视了物价总水平变动等指标口径有偏、测算方法不妥和有效货币供应量因总沉淀率较高而不足的影响。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货币的总沉淀率过高,以及由此造成的有效供应量不足。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沉淀率 货币供应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大永 蒋冠
本文从货币的理论定义和经验定义出发 ,简要介绍了各国货币层次划分的特点及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分析了导致货币供应量目标失效的几种可能原因 ,指出金融创新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当前一些国家纷纷转向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分析发现 ,只要解决了货币的界定以及修正货币供应量的计量方法之后 ,货币供应量仍会继续成为货币中介目标的首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思贤
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不断降低,实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本文认为,基础货币难以控制、货币乘数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是产生上述实证结论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利率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