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8)
2023(12737)
2022(11185)
2021(10526)
2020(8865)
2019(20500)
2018(20461)
2017(39863)
2016(21963)
2015(24567)
2014(24668)
2013(24535)
2012(22704)
2011(20503)
2010(20255)
2009(18385)
2008(18030)
2007(15763)
2006(13657)
2005(11968)
作者
(66395)
(54827)
(54479)
(52042)
(35117)
(26695)
(24806)
(21609)
(20943)
(19670)
(18875)
(18698)
(17626)
(17553)
(17399)
(17065)
(16612)
(16436)
(15942)
(15735)
(13839)
(13486)
(13412)
(12645)
(12392)
(12362)
(12124)
(12079)
(11190)
(11065)
学科
(84900)
经济(84798)
管理(60098)
(57203)
(48230)
企业(48230)
方法(42807)
数学(37145)
数学方法(36595)
(22370)
(21621)
中国(20788)
(20429)
业经(17699)
地方(15778)
(15371)
贸易(15364)
理论(15244)
(14952)
(14697)
(13971)
财务(13906)
财务管理(13879)
农业(13758)
(13730)
企业财务(13220)
技术(13114)
(12897)
金融(12896)
(12816)
机构
大学(315476)
学院(310627)
管理(120733)
(119112)
经济(116411)
研究(108692)
理学(105034)
理学院(103802)
管理学(101633)
管理学院(101111)
中国(79581)
科学(71465)
(68156)
(56723)
(56656)
(54405)
研究所(52224)
业大(51531)
中心(48424)
农业(45308)
财经(44280)
(44206)
北京(43008)
(40354)
(40293)
师范(39758)
(39455)
(36121)
经济学(35827)
技术(33376)
基金
项目(219171)
科学(170231)
基金(159090)
研究(152750)
(141906)
国家(140813)
科学基金(118843)
社会(93919)
社会科(88925)
社会科学(88899)
(85020)
基金项目(83977)
自然(81153)
自然科(79279)
自然科学(79256)
自然科学基金(77816)
(73181)
教育(69920)
资助(67900)
编号(60234)
重点(49551)
成果(49277)
(47992)
(45735)
(44914)
科研(43039)
计划(42442)
课题(42323)
创新(41992)
教育部(40204)
期刊
(123863)
经济(123863)
研究(90449)
学报(58429)
中国(56008)
科学(51012)
(50067)
管理(43462)
大学(42690)
学学(40401)
(40060)
农业(34959)
教育(32454)
(27883)
金融(27883)
技术(25286)
财经(21191)
经济研究(20626)
业经(18720)
(18178)
(18018)
图书(16391)
问题(15949)
科技(15827)
业大(15584)
(15568)
理论(15332)
技术经济(14717)
统计(14562)
实践(14147)
共检索到446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祖艳  
货币流动性过剩程度的判断对货币政策松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已有的货币流动性过剩衡量方法,并分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进行了综述。在比较了各指标的理论优缺点和实证度量稳定性之后,本文认为货币流动性过剩衡量指标的选取要考虑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目的以及货币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最终影响。衡量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宜采用名义货币缺口、M/GDP、Credit/GDP等数量指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联  
运用H-P滤波法,考察1990~2006年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绝对和相对规模,并通过分析货币波动与经济波动的联动关系,揭示经济波动对货币波动的解释力度,进而对中国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做出解释。研究显示:从绝对量上看,现阶段有货币流动性过剩规模最大且有上升的趋势;从相对量上看,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并非处于历史的高点。同时,中国货币波动能部分被经济波动所解释,受投机、制度变迁等外生因素的影响较大,反映出中国货币波动的脆弱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琨  
货币政策适度性衡量指标研究李琨“九五”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适度从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度”的把握主要依据金融指标的变化,因此,能否从一些指标的变动中把握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坚持货币政策适度从紧原则的前提。本文旨在从这一问题入手,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新斌  曾令华  
近些年来,"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对这些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生  刘树林  
本文阐释了"货币稀释理论",据此理论建立了流动性过剩与全球失衡的一般均衡模型。在均衡解的表达式中包括利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消费(或储蓄)、金融发展、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经济地位等宏观经济变量。然后通过理论推演得出如下结论:(1)货币经济中的实际利率小于自给自足经济中的实际利率,由此得出金融资产具有流动性溢价,推广了Caballero et al.(2008)的结论。(2)在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条件下,全球失衡是必然的。(3)中国的马歇尔K值被高估。我们提出了"总K值""有效K值"和"流动性过剩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生  刘树林  
本文阐释了"货币稀释理论",据此理论建立了流动性过剩与全球失衡的一般均衡模型。在均衡解的表达式中包括利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消费(或储蓄)、金融发展、流动性过剩、外汇储备、经济地位等宏观经济变量。然后通过理论推演得出如下结论:(1)货币经济中的实际利率小于自给自足经济中的实际利率,由此得出金融资产具有流动性溢价,推广了Caballero et al.(2008)的结论。(2)在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条件下,全球失衡是必然的。(3)中国的马歇尔K值被高估。我们提出了"总K值""有效K值"和"流动性过剩放大系数"概念,并用中国数据验证了中国的"有效K值"明显低于其"总K值"。(4)给出并严格证明了经常账户和贸易余额、资产供求的渐近表达式,论证了经常账户和贸易余额之间的关系。利用此模型可以分析不同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对全球失衡的影响,从而全面理解世界经济,为经济理论、金融理论和世界经济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中国经济存在流动性过剩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金融调控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过快增长、货币结构短期化以及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产生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过快增长、国际资本流入、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市场投资诱因。然而,流动性过剩一旦形成,便可能带来长期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并可能隐含局部性金融危机。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从货币调控来看,应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水平,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有效调控货币中介目标,有效运用利率政策等工具,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宝昌  李楠  
本文从货币主义的角度对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加以解释,利用货币主义的经典模型建立了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的标准,并进一步探讨当发生流动性过剩时整个经济体系的变化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本文得出流动性过剩通过自身以及外部调节呈现向过剩减轻方向发展的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军  
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渠道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性,提出了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昌利  
本文基于对1994年以来的相关季度数据,着重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对广义货币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货币当局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大操作力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洁琼  刘传哲  何凌云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实物资产价格效应和金融资产价格效应,发现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与一般物价、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且对一般物价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同时,过剩的流动性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对实物资产价格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洁琼  刘传哲  何丽娜  
一、流动性过剩的内涵与测度之辩流动性过剩,即过剩的流动性。那么什么是流动性?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到流动性偏好,即指对货币的偏好,从此,流动性成为货币的代名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年颁布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指出:"流动性指的是金融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短时间内以全部或接近市场的价格出售。"根据这一内涵,变现损失越少,变现所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兴韵  
本文认为,应当从金融资产的到期日曲线界定流动性更为准确,流动性过剩不在于货币供应与信贷的较快增长,而应当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人们持有的短期资产超过了合意的均衡水平,而长期资产不足。这就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下相伴随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收益曲线平坦化的两个典型现象。流动性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流动性的变化改变了货币政策中介(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流动性的变化(过剩)可能促使货币政策范式的调整。中国现阶段的流动性管理是非常狭窄的,本文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闵晓平  
公司债券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流动性相对较低,提升市场流动性是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从交易即时性、交易规模、交易成本、价格冲击和隐含流动性等五个方面对公司债券流动性衡量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从市场环境、债券发行人特征和债券特征等三个角度对公司债券流动性决定因素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最后对我国公司债券流动性衡量和决定研究的开展进行了评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本文基于"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银行贷款的需求和供给决定货币创造流量,进而决定货币供应量。其次,本文提出以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衡量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约束松紧程度。为了满足流动性约束,自由货币创造上限产生的准备金需求等于超额准备金,是超额准备金所能支持的最大货币创造流量。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越大,流动性约束越宽松。再次,自由货币创造上限可以衡量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会扩张自由货币创造上限。最后,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自由货币创造上限不能有效约束货币创造流量,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不理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