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0)
- 2023(9375)
- 2022(7704)
- 2021(7123)
- 2020(5842)
- 2019(13274)
- 2018(12863)
- 2017(24233)
- 2016(13061)
- 2015(13921)
- 2014(13530)
- 2013(13122)
- 2012(11816)
- 2011(10751)
- 2010(10932)
- 2009(10747)
- 2008(9953)
- 2007(8539)
- 2006(7749)
- 2005(7143)
- 学科
- 济(49435)
- 经济(49368)
- 业(35714)
- 管理(35287)
- 企(30124)
- 企业(30124)
- 融(27013)
- 金融(27012)
- 银(24350)
- 银行(24319)
- 行(23600)
- 方法(21164)
- 中国(21092)
- 数学(18782)
- 数学方法(18668)
- 财(16973)
- 制(16585)
- 农(13464)
- 业经(12674)
- 贸(11673)
- 贸易(11662)
- 易(11429)
- 中国金融(11267)
- 体(10923)
- 务(10536)
- 财务(10515)
- 财务管理(10496)
- 地方(10183)
- 企业财务(10094)
- 学(9485)
- 机构
- 大学(180634)
- 学院(178685)
- 济(78769)
- 经济(77321)
- 管理(63935)
- 研究(62638)
- 中国(55912)
- 理学(54503)
- 理学院(53903)
- 管理学(53096)
- 管理学院(52773)
- 财(40296)
- 京(36674)
- 科学(36054)
- 农(32875)
- 所(31855)
- 财经(31486)
- 中心(30420)
- 研究所(28802)
- 经(28709)
- 业大(26602)
- 经济学(26492)
- 江(26330)
- 农业(25781)
- 融(24582)
- 金融(24212)
- 经济学院(24075)
- 财经大学(23665)
- 北京(23229)
- 银(22972)
- 基金
- 项目(115982)
- 科学(90819)
- 基金(85589)
- 研究(82414)
- 家(75901)
- 国家(75215)
- 科学基金(63729)
- 社会(55065)
- 社会科(52472)
- 社会科学(52458)
- 基金项目(45005)
- 省(44353)
- 自然(40338)
- 自然科(39455)
- 自然科学(39442)
- 自然科学基金(38797)
- 划(37921)
- 教育(37873)
- 资助(34604)
- 编号(31376)
- 重点(26650)
- 部(25901)
- 成果(25887)
- 创(25183)
- 发(24688)
- 国家社会(23728)
- 创新(23605)
- 教育部(22640)
- 科研(22447)
- 课题(22145)
共检索到279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国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施琍娅
与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认知不同,本文认为我国的金融对外开放早已启动,只不过是以外币开放的形式进行。根据货币的国际清算规则,这种以外币主导的金融开放,其结果只是使国内涉外领域中的货币错配现象日趋严重,迄今为止,也还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外币主导的金融对外开放中获得成功。而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贸易结算所带来的本币金融对外开放则有实质性的不同,依据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两种清算模式,人民币的对外开放,不仅降低了开放难度和货币错配风险,且对外风险可控,有利于金融市场自然形成对外开放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当我们对中国金融改革和制度性红利充满期待之时,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近日决定自2014年1月起削减月度债券购买规模100亿美元。这标志着美国终于迈出了退出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的步伐。无疑,这是一个中期冲击——外部环境变化恰逢中国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关键时期,内外因素聚集碰撞,预示2014年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平
金融生态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探寻中国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的分析,从货币的本质与功能两种角度对中国金融生态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思考。
关键词:
金融生态 货币 制度变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
我的演讲着重讨论汇率体系和三种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和整个亚洲在这种情况下所发挥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成丽莉
数字货币对无论是作为发行方的中央银行还是作为持有方的金融机构、企业等来说,都将带来一系列急需解决的会计问题近年来,比特币、即将推出的libra币等虚拟货币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关注,各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也逐步推开,这对数字货币在发行方、持有方的会计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数字货币的发展概况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是在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下产生的数字化的货币形式。数字货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国喜
金融工程的实施使货币供求机制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货币供求是货币政策重要的调节对象,认真审视和研究金融工程对货币供求的影响,对于制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德旭 余晶晶 韩阳阳
金融科技迅速发展导致货币政策实施环境的变化金融科技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模式一是金融科技改变了金融资源的供给模式与需求特点,并能形成集群效应,使得金融资源配置更为高效。一方面,金融科技采集大量数据并整合数字化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偏好需求等,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金融科技能利用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来拓展金融板块,从而实现产品的规模化发展。北京大学数字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郑联盛
特别提款权(SDR)具有超主权货币的特性和制度基础,有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但是,其货币篮子的构成及定值机制已不再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发展。2015年11月,人民币顺应趋势顺利加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加入SDR后的相关改革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关切。人民币加入SDR在中长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完善,其成本主要在于潜在的资本项目与市场开放可能引致的风险。人民币加入SDR后,国内金融体系存在的要素价格市场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本项目开放、金融风险应对以及内外市场统筹等问题的改革
关键词:
特别提款权 货币篮子 人民币 金融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松奇
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活动能从不同的方向上影响货币需求,中国货币政策的“名义锚”可以综合考虑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业务活动 货币需求 货币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丰
自2022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以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对此,俄罗斯也提出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卢布结算令”:即俄罗斯向“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改用卢布结算。多重因素影响下,卢布汇率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弹,很快恢复到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因而围绕“卢布结算令”的作用也出现了很多声音。对此笔者试图从资金账户和货币清算的角度分析“卢布结算令”的本质和作用,并探讨其对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卢布结算令 金融制裁 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贾鹏飞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私人加密货币广泛兴起,央行数字货币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构建新货币主义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支付系统以及经济产出的影响,重点关注央行数字货币是否引发金融脱媒问题。研究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将规范商业银行的存款行为,迫使银行增加存款利率,使得银行吸收更多存款;在存款准备金约束下,更多的存款意味着更多的银行贷款和信用创造。机制分析表明,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垄断权力,银行将通过降低贷款利率以匹配更高的贷款需求;存款利率的增加以及贷款利率的减小将挤压银行利润;贷款利率的减小也意味着厂商面临更低的借贷成本,这将鼓励厂商投资进而增加产出。进一步分析表明,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可增加流动性。在存在流动性约束的环境下,流动性资产的增加将放松消费者约束,进而鼓励消费者交易更多的商品并提高支付效率,这同时也促进了生产端活动,增加产出。最后,本文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与使用可对金融体系、支付系统以及经济产出产生正面影响,并且不会导致金融脱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