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7)
- 2023(3391)
- 2022(2877)
- 2021(2580)
- 2020(2115)
- 2019(4862)
- 2018(4694)
- 2017(9107)
- 2016(4971)
- 2015(5351)
- 2014(5228)
- 2013(5344)
- 2012(4872)
- 2011(4575)
- 2010(4420)
- 2009(4135)
- 2008(3875)
- 2007(3179)
- 2006(2802)
- 2005(2492)
- 学科
- 济(22621)
- 经济(22614)
- 方法(12167)
- 数学(11315)
- 数学方法(11254)
- 管理(10277)
- 业(10240)
- 企(7927)
- 企业(7927)
- 贸(5927)
- 贸易(5925)
- 易(5820)
- 农(4829)
- 业经(4243)
- 中国(3987)
- 融(3892)
- 金融(3892)
- 理论(3399)
- 学(3292)
- 银(3202)
- 银行(3186)
- 农业(3153)
- 财(3135)
- 行(3101)
- 关系(2859)
- 环境(2759)
- 产业(2686)
- 制(2650)
- 地方(2625)
- 国际(2495)
- 机构
- 大学(71112)
- 学院(69734)
- 济(33431)
- 经济(32884)
- 管理(26667)
- 研究(25758)
- 理学(23078)
- 理学院(22796)
- 管理学(22444)
- 管理学院(22322)
- 中国(21084)
- 科学(14432)
- 京(14397)
- 财(13622)
- 所(12925)
- 农(12414)
- 中心(12011)
- 研究所(11916)
- 财经(11460)
- 经济学(11074)
- 业大(10863)
- 经(10612)
- 经济学院(10194)
- 农业(9946)
- 江(9502)
- 融(9348)
- 金融(9252)
- 财经大学(8851)
- 北京(8834)
- 范(8809)
- 基金
- 项目(48560)
- 科学(38850)
- 基金(37026)
- 研究(33812)
- 家(32839)
- 国家(32601)
- 科学基金(27969)
- 社会(22956)
- 社会科(22068)
- 社会科学(22060)
- 基金项目(19526)
- 自然(18080)
- 自然科(17706)
- 自然科学(17703)
- 省(17693)
- 自然科学基金(17463)
- 教育(16015)
- 划(15532)
- 资助(15353)
- 编号(12529)
- 部(11433)
- 重点(11100)
- 创(10513)
- 国家社会(10220)
- 发(10111)
- 教育部(10049)
- 创新(9828)
- 成果(9767)
- 人文(9586)
- 科研(9420)
共检索到101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Paul Mackel
本文使用计量方法研究了G10货币与利率、风险偏好、大宗商品价格和资金流动间的相互作用,找出最重要的汇率驱动因素、不受该主导因素驱动的汇率变动的原因,及每种驱动因素的主导地位如何随时间变化。在众多结果中,强调英镑受到风险偏好因素的影响显著,新西兰元商品货币属性下降而风险偏好属性增强,欧元的主导驱动因素似乎并不明确。预计利率因素将再次成为汇率的关键驱动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明 王喆 陈胤默
在全球新变局之下,国际货币体系面临调整与重构。短期内,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暂不会被取代;中长期来看,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会发生新的变革。当前,代表性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包括部分以大宗商品为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III、以SDR或数字货币为基础的一体化超主权货币体系、以多种储备货币为基础的多元化货币体系。本文基于货币发行和货币竞争两个维度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二元分析框架,对上述代表性改革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信用货币体系仍然是符合货币演进规律的主要货币本位形式,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格局可能更为现实,数字货币亦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激烈竞争的新维度,但其影响尚不确定。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当在国际金融秩序重构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安全与发展为目标,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保罗·麦克尔 马克·麦克唐纳
文章指出,市场错误地过多关注美元走弱因素,而当前文章指出,市场错误地过多关注美元走弱因素,而当前关注核心应该是,其他货币是,其他货币的表现相对美元的走势。文章认为,美联储加息远未完成,而全球增长势头在明显恶化,据此持续看涨美元。汇丰银行股市回调模型信号运用于风险货币汇率预测的模型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文章进一步一步展望了几种交易策略的短期、长期表现。
关键词:
美元 外汇 全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今年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突出 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和霸主地位,美元和美股的强劲上升支持美国在金融市场的绝对优势;西欧金融则仅次于美国,但与美国的差异十分明显,美欧之间争夺市场、资金和效益的竞争愈加激烈;新兴市场国家则处于较为被动和牵制状态,缺乏足够实力、完善体制及和谐协作,金融地位和状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复苏,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金融影响力和竞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沛
9.11事件属于一种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在经济学上,这是一种典型的暂时性外生冲击(temporaryexternal shock)。事件发生后,美国股市和美元汇率双双走低。作为21世纪首次发生的突然事件,它将对全球经济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分析美国经济走向和对全球经济影响出发,探讨各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国林
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资产为主,集中在美国债券上。随着近年来美元对各种关键货币的大幅贬值,中国外汇储备是否会因此而缩水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对欧元面世以来的几大关键货币汇率变动、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和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关键货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一、美元汇率趋势评析(一)美元汇率走势回顾。2009~2010年,美元汇率呈动荡变化的基本态势。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主要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回暖的迹象,经济复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题。世界经济走势的变化,以及美国与各国经济政策的导向都对美元汇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剑平 谌卫学
当真实汇率运动实际上是非线性过程,而假设它为线性时,那么检验购买力评价理论的标准单位根检验通常是低效力的。文章运用带有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模型模拟了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兑美元的真实汇率,发现它们都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说明了传统的线性方法不再具备模拟真实汇率的能力,且除人民币以外的其他5种货币的真实汇率都表现出了平稳非线性特征,在异动时期具有均值回归的趋势。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是导致中国以外的其他5个国家货币的真实汇率出现异动的主要因素。人民币真实汇率的非线性行为则表现出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导致它出现异动的主要因素为人民币对内和对外价格的相互背离,人民币真实汇率没有表现出向均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会清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理论,利用新近发展的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主要货币汇率非对称变动对全球主要国家的贸易影响。研究发现,美元升值和日元贬值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都产生了正向的激励作用,而欧元贬值则产生了负向的抑制作用,两相抵消后的总体贸易影响很小。非对称的汇率冲击导致美国、日本、欧元区的出口竞争力此消彼长,欧元区和日本的出口增长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形成"挤出效应"。由于全球价值链的联动作用,欧洲生产网络和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多数国家在欧元区和日本的带动下,对外贸易也随之增长,而北美生产网络中的多数国家受到美国的拖累,对外贸易则趋于萎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政 王子美 张亚宁
选取1999—2020年全球26种货币的汇率波动率数据,基于最新发展的Elastic-Net-VAR模型构建汇率波动溢出网络,考察全球主要货币的汇率风险溢出关系。研究发现:汇率风险总溢出水平经历了“稳步上升—震荡下降—急剧上升”三个阶段。汇率风险溢出网络具有同区域、同类型经济体聚集的特征,但国际金融危机等全球重大风险事件会加剧汇率风险的跨类型或跨区域传递。人民币的风险溢出对象主要为新兴经济体货币以及港币、韩元等亚洲发达经济体货币;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接受发达经济体货币的风险溢出明显增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中夏 陈浩
本文依据利率平价理论,构造出一种估计货币汇率升值或贬值压力的方法,并运用升值压力指标对欧元、日元的汇率变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欧元升值压力对欧元汇率波动会产生显著的滞后影响,并且,欧元相对于美元汇率与利率平价理论所描述的均衡状态之间的差距,能够成为预测汇率走势的有效指标,但日元升值压力与日元汇率走势之间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利率平价 汇率 升值压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存忠
伊朗的货币汇率波动始于2009年3月,2010年阿联酋在美国的压力下拒绝了伊朗的外汇支付要求,伊朗汇率波动开始逐渐加剧。伊朗的非官方汇率在2009年9月20日为1美元兑换9918里亚尔,2010年3月20日为1美元兑换9996里亚尔。2011年2月,1美元可兑换1.0341万里亚尔,3月1美元可兑换1.06万里亚尔。在此期间,外汇贬值曲线平缓。但是,从2011年11月开始里亚尔贬值突然加剧,11月19日1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纯威
开放条件下,货币汇率政策事关内外均衡和国家经济安全,它是国内外各经济主体博弈的结果。在国际博弈中的优势地位使需求移入国不满足于纳什均衡,而追求固定汇率均衡。由于难以得到外国的配合,这种均衡只能通过其在国内外汇和货币市场进行冲销性干预来实现。但是,从国内博弈层面看,这种策略并非最优,它会带来诸多风险。我国经济就因为持续采取这种策略而隐含着持续增长能力耗竭、需求逆转、通胀、资产市场泡沫、货币升贬值危机等风险。必须调整策略,通过货币供给、利率、汇率的动态优化来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
关键词:
需求冲击 汇率政策 博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周建芳
当本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对其汇率指数的编制需求就会上升。JP摩根在2007年就用双边贸易权重编制了人民币指数,本研究用派氏链式指数法编制人民币汇率指数,它考虑到了多边市场的竞争因素。编制货币汇率指数的目的之一是让投资者有效地和无扭曲地掌握该货币汇率的走势。本研究试图用没有"国家符号"的黄金、石油和特别提款权三种本位测试上述两种人民币指数、美元宽指数、欧元指数和亚洲货币单位。检验发现尽管中国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有相当大贸易和投资往来,但在上述指数中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欧元指数和亚洲货币单位中看不到人民币的影响。唯在美元宽指数中能看到大中华货币(人民币、新台币和港币)有较大影响。货币指数中体现了其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