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12)
- 2023(7425)
- 2022(5660)
- 2021(4645)
- 2020(3840)
- 2019(9017)
- 2018(8912)
- 2017(17822)
- 2016(9900)
- 2015(11491)
- 2014(11869)
- 2013(12102)
- 2012(11576)
- 2011(10652)
- 2010(10669)
- 2009(10094)
- 2008(10282)
- 2007(9429)
- 2006(7936)
- 2005(7206)
- 学科
- 济(51303)
- 经济(51268)
- 管理(27155)
- 业(26874)
- 方法(25289)
- 数学(23055)
- 数学方法(22896)
- 企(21147)
- 企业(21147)
- 业经(13852)
- 农(12672)
- 财(11502)
- 中国(11339)
- 贸(10600)
- 贸易(10598)
- 易(10322)
- 产业(9982)
- 学(8895)
- 信息(8867)
- 总论(8393)
- 农业(8303)
- 信息产业(8290)
- 地方(8213)
- 银(7972)
- 银行(7952)
- 融(7799)
- 金融(7797)
- 制(7661)
- 行(7582)
- 务(7183)
- 机构
- 大学(157610)
- 学院(155587)
- 济(67708)
- 经济(66311)
- 管理(59298)
- 研究(51897)
- 理学(50855)
- 理学院(50302)
- 管理学(49498)
- 管理学院(49200)
- 中国(40922)
- 京(32532)
- 科学(31489)
- 财(30727)
- 农(27875)
- 所(26859)
- 中心(25091)
- 财经(24839)
- 研究所(24414)
- 业大(23716)
- 江(23164)
- 经(22487)
- 农业(22303)
- 经济学(22181)
- 北京(20472)
- 经济学院(20424)
- 范(19739)
- 师范(19532)
- 州(18745)
- 财经大学(18472)
- 基金
- 项目(101222)
- 科学(78650)
- 研究(73337)
- 基金(73122)
- 家(63338)
- 国家(62852)
- 科学基金(53220)
- 社会(46691)
- 社会科(44399)
- 社会科学(44383)
- 省(39287)
- 基金项目(38289)
- 教育(33366)
- 自然(33197)
- 划(33101)
- 自然科(32402)
- 自然科学(32390)
- 自然科学基金(31822)
- 编号(30519)
- 资助(30443)
- 成果(25011)
- 重点(22714)
- 部(22668)
- 发(21843)
- 创(20799)
- 课题(20206)
- 科研(19852)
- 国家社会(19677)
- 创新(19515)
- 教育部(19349)
共检索到225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学宁
近年来对数字货币探索似乎为货币制度变革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实践,但是这种探索依然路途漫长英国货币经济学家劳伦斯·哈里斯指出:"货币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类型的货币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之中。"德国哲学家西美尔从货币哲学角度精妙阐释了货币的作用,认为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把社会中复杂的物物关系转化为价值关系,摆脱了各种主体客体关系的路径依赖,大大增加了社会活跃程度。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属性、金属货币耐磨损性以及经济个体预算错配,使货币又有了价值贮藏功能,成为经济个体资产组合中的必要配置。货币自然载体的局限性决定了货币必
关键词:
数字货币 主权货币 宏观经济目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凯旋
我国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的本质是商品或一般等价物,而西方经济学则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任何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本文认为:我国传统货币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本质的认识都存在偏差,前者的理论只适用于金属货币经济,不适用于信用货币经济;而后者的理论则只是描述了货币的表象,没有涉及货币的本质内容。本文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利用这一观念能较好地描述各种货币形式的内在特征。
[期刊] 征信
[作者]
桑朝阳
数字货币概念范畴的清晰界定是理论分析的前提。数字货币和货币数字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字货币特指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数字货币系统构想起源于电子货币安全、高效、匿名转移支付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去中心化的价值转移支付系统即比特币系统诞生,标志着数字货币走向成熟。数字货币本质上是自身系统内生的工作量证明,其数量由系统规则自身决定,不受外在经济关系影响。因此,数字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而是代表了未来数字经济时代一种新的技术关系和生产关系变革趋势。对数字货币不能是抽象的探讨,应当从技术属性、生产关系属性、交易模式、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区块链技术 中心化 货币本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素珍
要回答比特币是否是货币这一问题,就要回答比特币是否具有一般授受性,或者比特币是否具有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这一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种类的虚拟货币,如Q币、百度币、比特币(Bitcoin)等。它们的使用范围也逐渐超出了虚拟商品的范畴,大有从虚拟世界向现实世界渗透之势。在众多虚拟货币中,尤以比特币最为引人注目,其发展之迅速、影响之广泛,迫使一些货币当局开始思考是否应将其纳入监管范畴。2013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海波 聂舒
自2009年比特币问世以来,数字货币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对是否需要发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各界一致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不仅关系到支付系统的安全运转,而且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本文试图从技术的角度研究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数字货币 电子货币 支付体系 货币发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狄刚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货币形态再次面临革命性变化,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的到来与普及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供给侧看,网络、移动通信、密码算法及各种新型技术的成熟为数字货币提供了环境条件与支撑;从需求侧看,数字化时代需要支持数字经济高效交易的硬通货。然而,信息技术在推动货币形态演变的同时,也造成了货币概念上的诸多歧义,容易引起误解,概念层的不统一易造成逻辑层与实践层的混乱,本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韦森
市场经济离不开货币。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几乎每天都与各种各样的货币打交道。但是,到底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把货币当作一般商品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马汀认为货币的本质是它背后的由信用账目和清算体系所构成的机制。笔者认为把货币的本质看成是一种可转让的债或可转让的信用,这是对货币本身最深层的理解。从支撑经济交易的可转让信用和债务来认识货币,也并非否定货币是人类社会市场交易的一种媒介,而只是让人们在更深的层面上认识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尤其是认清国家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些才是我们的经济学家应当认真思考和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关键词:
货币 货币的本质 可转让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永林
近年来,以比特币(BTC)、以太币(ETH)为代表的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备受追捧,有人深信它们会成为未来货币,有人嗅到了欺诈、投机、炒作的机会,也有人对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充满期待。虽然加密货币目前市场规模不大(2018年1月其最高市值时与苹果公司的市值相当),但其高风险特征已经引起各监管当局乃至G20的关注。加密货币的本质加密货币本质上是一套"代币+簿记系统",其中簿记系统就是区块链(或称分布式账本),运行在区块链上
关键词:
区块链 货币的未来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冯静
货币演化进程包括货币本位和货币形态两个方面,其总体趋势是走向更加稳定的货币和更加完善的货币制度。作为最新货币形态,数字货币广义上包含了电子货币与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发展、作用与本质等问题与货币的产生、职能和本质等古老问题一样富有争议。从信用本质来看,作为社会惯例和公共产品,未来的法定数字货币应该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关键词:
数字货币 演化 格雷欣法则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凯旋 蒋斌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既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也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入账。对于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价值入账的有两个条件:第一,该项交易具有商业实质,即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永琦 刘韧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实现是货币具有生命力的内生性前提条件,能否广泛地独立承担起价值尺度的职能是数字货币成为货币的重要条件。货币划分为社区货币、国家货币、国际货币和世界货币这四个层面,层面越高的货币其信用实现条件和支撑基础越复杂,不同层面数字货币的货币权力也有着不同表现。由于数字货币的币值稳定、信用载体和供给非中心化三者之间"不可能三角形"的存在,未来的国家和国际层面数字货币的供给形式一定是中心化的。社区层面的数字货币属于非主权货币,其难以取代和超越法定数字货币的货币权力。国际层面的非法定数字货币,具有超主权和非主权两面的属性,其必然与主权货币抑或法定数字货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剧烈竞争,并具有法定化的宿命。虽然存在技术道德中性,但使用和掌握技术的行为主体具有道德非中性。所以,国家层面的法定数字货币比私人数字货币更具信用竞争优势,更容易解决"可信用"货币的问题,将在未来数字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还会成为主权国家维护货币权力的重要方式,也会带来新型的国际货币竞争以及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一定的冲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娜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比特币这种新型数字货币的由来,然后介绍了其在世界范围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最后从货币的本质角度分析其并不具备货币本质,而且近期正演变成一种投机工具,各国对其进行限制非常必要。
关键词:
货币本质 比特币 属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野华
从货币本质观到货币分析理论观——西方货币理论的发展和演变陈野华作为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货币理论的发展既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联系,又受制于经济理论不同层次变革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经济学思想体系,而不同的经济学思想体系则孕育...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盛松成
数字货币究竟能不能成为人类货币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电子货币究竟有何区别?我们有没有必要发行数字货币?今天,我将围绕这三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数字货币能否成为人类货币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和价值储藏的手段,几千年的人类货币发展史,实际上只有两个真正的里程碑。第一个里
关键词:
虚拟货币 电子货币 数字货币 比特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