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2)
- 2023(14289)
- 2022(12360)
- 2021(11440)
- 2020(9835)
- 2019(22831)
- 2018(22070)
- 2017(41229)
- 2016(22524)
- 2015(25263)
- 2014(24992)
- 2013(24604)
- 2012(22541)
- 2011(20398)
- 2010(19896)
- 2009(18433)
- 2008(18058)
- 2007(15554)
- 2006(12973)
- 2005(11295)
- 学科
- 济(91027)
- 经济(90939)
- 管理(62437)
- 业(60489)
- 企(49497)
- 企业(49497)
- 方法(47318)
- 数学(42498)
- 数学方法(41993)
- 财(24002)
- 农(23528)
- 中国(22634)
- 贸(20010)
- 贸易(20005)
- 易(19514)
- 业经(19187)
- 学(19127)
- 务(15660)
- 农业(15635)
- 财务(15617)
- 财务管理(15581)
- 地方(15476)
- 制(14938)
- 企业财务(14771)
- 技术(13583)
- 银(13419)
- 银行(13352)
- 理论(13348)
- 融(13213)
- 金融(13210)
- 机构
- 大学(319366)
- 学院(317342)
- 济(131153)
- 经济(128710)
- 管理(123574)
- 理学(108100)
- 研究(107492)
- 理学院(106896)
- 管理学(104894)
- 管理学院(104320)
- 中国(81141)
- 科学(68450)
- 京(65705)
- 农(61452)
- 财(57417)
- 所(54924)
- 业大(53531)
- 中心(51022)
- 研究所(50640)
- 农业(49238)
- 财经(47015)
- 江(45200)
- 经(42967)
- 经济学(40471)
- 北京(40191)
- 范(39194)
- 师范(38618)
- 院(38225)
- 经济学院(36905)
- 州(35830)
- 基金
- 项目(224546)
- 科学(176156)
- 基金(165456)
- 研究(154218)
- 家(147743)
- 国家(146591)
- 科学基金(124979)
- 社会(98832)
- 社会科(93937)
- 社会科学(93908)
- 基金项目(88105)
- 省(87337)
- 自然(84467)
- 自然科(82622)
- 自然科学(82595)
- 自然科学基金(81163)
- 划(74922)
- 教育(71489)
- 资助(67742)
- 编号(60368)
- 重点(51153)
- 部(49426)
- 成果(47372)
- 创(47086)
- 发(46922)
- 科研(44805)
- 创新(44131)
- 计划(44075)
- 教育部(41966)
- 国家社会(41874)
- 期刊
- 济(129544)
- 经济(129544)
- 研究(84409)
- 学报(58696)
- 中国(55780)
- 农(53245)
- 科学(50461)
- 财(45310)
- 大学(43120)
- 管理(42372)
- 学学(40982)
- 农业(36072)
- 融(28524)
- 金融(28524)
- 技术(26848)
- 教育(26671)
- 财经(22825)
- 经济研究(22313)
- 业经(20946)
- 业(20005)
- 经(19610)
- 问题(17416)
- 版(16752)
- 统计(16426)
- 贸(16208)
- 技术经济(15581)
- 图书(15252)
- 业大(15184)
- 理论(15126)
- 科技(15055)
共检索到450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萍
基于2001年1月至2016年10月的数据研究我国货币替代的变动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外币对人民币的替代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3年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以来,外币对本币的替代作用进一步增强。影响货币替代的因素按影响力度排序依次为货币供应量、利差、通货膨胀率和汇率。其中,汇率在短期内对货币替代的影响力度最大而货币供应量在长期内的影响力度最大。因此,政府应加强对货币政策和汇率的调控以使货币替代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关键词:
货币替代 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萍
基于2001年1月至2016年10月的数据研究我国货币替代的变动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外币对人民币的替代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2013年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以来,外币对本币的替代作用进一步增强。影响货币替代的因素按影响力度排序依次为货币供应量、利差、通货膨胀率和汇率。其中,汇率在短期内对货币替代的影响力度最大而货币供应量在长期内的影响力度最大。因此,政府应加强对货币政策和汇率的调控以使货币替代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关键词:
货币替代 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濮萌
货币替代受国民收入水平、通货膨胀、汇率稳定性、利率水平及国内金融发达程度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与通货膨胀程度是影响货币替代效应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2005年第3季度至2011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及利率对人民币货币替代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替代率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其它因素对人民币货币替代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货币替代 人民币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玲 蒋锋
本文运用货币替代率相对量指标对中国目前货币替代程度进行了测算,并依据该测算结果总结了中国货币替代特征,认为中国货币替代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呈现出阶段性波动特征,货币反替代趋势和非对称双向替代现象明显。通过对中国货币替代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汇率、广义货币供给量、通胀率与货币替代率成正相关关系,国民生产总值与货币替代率反相关,本外币利差变化对货币替代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熊艳春 齐传君
货币替代是指外国货币在本国境内替代本国货币来行使货币的某一种或某几种职能的现象。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而言,中国目前的货币替代程度不算严重,且处于隐性状态,但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货币替代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问题不能不引起警觉。通过对货币替代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为决策层提供反货币替代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货币替代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建勋 叶亚飞
文章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人民币对港澳台货币的替代现状,研究发现:人民币对澳门元的货币替代程度最大,对港币替代程度次之,对新台币的替代程度最低;香港地区对人民币的需求更多缘于交易性动机,澳门更多缘于政策推动,而台湾地区的货币需求具有更大的逐利性;针对港澳台地区不同需求特性制定不同的政策,推动两岸四地"大中华人民币货币区"的构建是人民币替代港澳台货币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
人民币 货币替代 差异政策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景芸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货币替代的情况 ,阐述了影响中国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 ,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实证计量分析 ,深入研究中国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 ,最后提出中国反货币替代的措施
关键词:
货币替代 汇率 决定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景芸
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货币替代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下特有的一种货币性扰动,是一种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目前我国货币替代的程度不算严重,而且呈隐性状况;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利率、汇率的逐步市场化以及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实现,我国货币替代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弱化货币替代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已是十分必要之事。
关键词:
货币替代 汇率 决定因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刚
货币替代的发生是由于一国居民的客观经济需要造成的 ,反映了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 ;而过高的货币替代程度会对一国经济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严重削弱一国政府的宏观控制能力 ,因此货币替代有一个最优程度区间 ,既可以满足居民的合理外币需求 ,又能保证一国宏观当局对经济的较强控制能力 ,这就是货币替代适宜度。本文首次明确提出了货币替代适宜度的概念 ,初步分析了货币替代适宜度的决定方法 ,并对我国货币替代提出了鲜明的观点
关键词:
货币替代 适宜度分析 理性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光友 张炳达
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已经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电子货币为视角,通过对电子货币与交易性货币供给的相关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1)电子货币对交易性货币有着明显的替代效应,它不仅改变了货币供给结构,而且给传统货币层次划分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2)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3)电子货币的存在削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弱化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子货币 交易性货币 替代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亚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规模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替代周边国家货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也有不利之处,本文对此加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 货币替代 跨境流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亚红 何泽荣
内容提要:在考虑汇率的影响因素时,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一国的宏观基本因素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货币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大,货币替代现象日益严重,对汇率的干扰也越来越大。本文在货币分析法的基础上加入货币替代因素,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并运用我国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检验,结果证实货币替代确实对汇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货币分析法 货币替代 汇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万林 朱焰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货币替代实际上是不同国家货币竞争中货币职能分化的过程,也是经济行为主体对不同质货币基于不同需求的理性选择过程。货币替代的结果形成了本外币的共生,并共同来承担一国的货币服务活动。经济行为主体对不同货币的选择基于四个方面原因:两国的货币的价值差异(即通货膨胀率差异)、货币增长率差异、交易成本大小差异、预期汇率变动率。
关键词:
货币替代 货币竞争 交易成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芙蓉 赵一夫
基于2000—2016年17个玉米主产省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玉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和二维空间相图增长分析法探讨中国玉米生产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表明:机械有效地替代了劳动力,替代弹性为1.17,并在2008年以后呈现出平稳趋势;在玉米用工价格普遍上升的背景下,就机械对劳动力替代弹性而言,西部山地玉米区高于黄淮海和东北优势玉米区;玉米生产以机械技术为主,呈现以节约劳动力要素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导向的技术进步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