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9)
2023(11856)
2022(9955)
2021(9071)
2020(7508)
2019(17005)
2018(16630)
2017(32987)
2016(17812)
2015(19706)
2014(19691)
2013(19652)
2012(18639)
2011(17426)
2010(17753)
2009(16815)
2008(16529)
2007(14940)
2006(13695)
2005(12514)
作者
(55064)
(45960)
(45784)
(43561)
(29455)
(21775)
(20784)
(17745)
(17404)
(16381)
(15972)
(15110)
(14901)
(14612)
(14465)
(14093)
(13625)
(13522)
(13388)
(13302)
(11660)
(11557)
(11176)
(10641)
(10525)
(10397)
(10091)
(9862)
(9211)
(9040)
学科
(93070)
经济(92982)
管理(50891)
(46931)
(35695)
企业(35695)
方法(33951)
数学(30653)
数学方法(30369)
中国(23674)
(22536)
地方(20096)
(19333)
(18009)
(17473)
业经(17466)
贸易(17463)
(17002)
(16864)
农业(14837)
(14577)
银行(14532)
(14028)
(13678)
金融(13677)
地方经济(13379)
环境(12941)
(12506)
(11442)
(10697)
机构
大学(273448)
学院(272881)
(126584)
经济(124230)
管理(100814)
研究(99408)
理学(86434)
理学院(85461)
管理学(84100)
管理学院(83612)
中国(76380)
科学(58715)
(58372)
(56640)
(51841)
(48741)
研究所(46901)
财经(46109)
中心(43383)
(41783)
(40865)
经济学(40587)
业大(40112)
农业(38544)
经济学院(36453)
北京(36115)
(34553)
(34272)
财经大学(34052)
师范(33864)
基金
项目(172257)
科学(135136)
基金(126584)
研究(122223)
(111654)
国家(110743)
科学基金(92971)
社会(80882)
社会科(76790)
社会科学(76770)
基金项目(65907)
(65547)
自然(59279)
自然科(57882)
自然科学(57858)
自然科学基金(56841)
(56306)
教育(55082)
资助(52635)
编号(47277)
成果(39187)
重点(39027)
(38819)
(38405)
(35280)
国家社会(33966)
课题(33373)
创新(33189)
教育部(33120)
科研(32833)
期刊
(146400)
经济(146400)
研究(87766)
中国(48721)
学报(44201)
(44026)
(41714)
科学(40260)
管理(37612)
大学(32901)
(32112)
金融(32112)
学学(31572)
农业(29343)
经济研究(25790)
财经(23949)
业经(22211)
教育(21212)
技术(21113)
(20709)
问题(19530)
(17183)
国际(15486)
技术经济(15027)
(14205)
商业(13855)
统计(13756)
世界(13358)
理论(13107)
现代(12286)
共检索到417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卫兵  田振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凤  桂林  谢臻  
广义的货币替代泛指本外币资产持有比例的变化,而狭义货币替代则特指外币充当交易媒介的情形。货币替代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有两个:实体因素和预期因素。货币替代会对一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也有负面,但负面是主要的,主要包括:导致汇率波动频繁,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以及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治理货币替代的措施应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本文提出了五种政策措施:提高本币的实际收益率,减少汇率贬值预期,完善金融市场,实施必要的外汇管制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分别从被动防范和主动应对两个方面阐述了反货币替代的相关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亚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流通规模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替代周边国家货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也有不利之处,本文对此加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袁仕陈  
货币替代和反替代会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我国当前同时存在着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其中货币替代的程度在不断下降,而货币反替代的程度则不断增强。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本文运用回归方法检验了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程度。结论是,货币替代和货币反替代都会影响到我国的货币供给,进而会降低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货币替代的影响更加强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鹏飞  
本文通过构建新货币主义理论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系统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在经典的新货币主义基准模型上引入类现金(cash-like)的央行数字货币和私人货币,并重点刻画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金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本文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将增加公共货币的收益率,使得消费者持有更多的公共货币。虽然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会挤出私人货币,但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会增加。流动性资产的增加将放松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并提高交易效率。与此同时,流动性约束的放松将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商品的生产也会增加。鉴于本文模型,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将对支付系统和宏观经济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应积极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落地进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卜亚  
同货币替代一样,反向货币替代也是开放经济下的一种货币性扰动。反向货币替代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时也有对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带来冲击、妨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效用等不利的一面。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人民币的单边升值是我国形成反向货币替代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以最大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意定  张琦  
通过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经济情况的货币替代理论模型 ,采用Johansen(1 988,1 989)的协整方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建立我国货币替代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进行的实证研究显示 :开放经济条件下 ,我国全体货币机构人民币与外币存款的长期替代弹性、短期替代弹性均较低 ,全体人民币与国内非货币资产的长期与短期均缺乏弹性。因此 ,在维持一个较高的人民币实际收益水平、保持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 ,以及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同时 ,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督可以降低我国货币替代程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槐  
一、货币替代的含义所谓“货币替代”(CurencySubstitution),就是指一国居民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大规模货币兑换以及外币在本国流通的现象。我们知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起着价值标准、交换媒介和支付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亦文  
现阶段存在的人民币升值趋势出现了居民增持本币资产和抛售外币资产这一"货币反替代"问题。运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MCHUGE模型分析货币反替代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不同货币反替代程度下的走势,其仿真结果表明:人民币的小幅度反替代可以在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可以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有利于出口竞争型企业的发展,但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产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产出水平和就业都有所衰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锦顺  
本文在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下,根据中国1993年1月-2012年10月的经验数据,运用货币效用模型(MIU)和广义矩方法(GMM)估计了样本期内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并分析了货币替代程度变化对政府铸币税和居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基于CES生产函数估计的货币替代程度比以往学者从数量比角度估计的货币替代程度明显偏小。货币替代尽管给政府造成铸币税损失,但持有外币也能增进居民的福利,货币替代程度提高总体上能够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所以政府只能通过稳定物价、增强人民币信心来降低货币替代程度,防止铸币税损失。放松外汇管制、藏汇于民等措施可以增加社会福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松  张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光友  
文章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传统货币层次理论的分析框架,在对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对货币层次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层次的划分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的难度,并对电子货币条件下货币层次划分的可能性、可行性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建勋  叶亚飞  
文章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人民币对港澳台货币的替代现状,研究发现:人民币对澳门元的货币替代程度最大,对港币替代程度次之,对新台币的替代程度最低;香港地区对人民币的需求更多缘于交易性动机,澳门更多缘于政策推动,而台湾地区的货币需求具有更大的逐利性;针对港澳台地区不同需求特性制定不同的政策,推动两岸四地"大中华人民币货币区"的构建是人民币替代港澳台货币的未来趋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洋  魏先华  潘松  张敏  陈敏  
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银行卡支付额对现金的替代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银行卡支付额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蓬勃发展,银行卡支付总额猛增,银行卡支付额与现金流通量之间呈指数替代关系,并建立了银行卡支付额对现金替代效应的非线性模型;银行卡支付额对狭义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也是非线性的,并利用非参数局部多项式拟合建立了部分线性回归模型。这两个模型在这类研究中是首次提出,并有很好的解释作用。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熊艳春  齐传君  
货币替代是指外国货币在本国境内替代本国货币来行使货币的某一种或某几种职能的现象。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而言,中国目前的货币替代程度不算严重,且处于隐性状态,但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货币替代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问题不能不引起警觉。通过对货币替代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为决策层提供反货币替代的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