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
- 2023(2072)
- 2022(1837)
- 2021(1686)
- 2020(1399)
- 2019(3353)
- 2018(3394)
- 2017(6619)
- 2016(3854)
- 2015(4454)
- 2014(4506)
- 2013(4578)
- 2012(4645)
- 2011(4425)
- 2010(4465)
- 2009(4026)
- 2008(4284)
- 2007(3636)
- 2006(3324)
- 2005(3017)
- 学科
- 济(17384)
- 经济(17360)
- 方法(9596)
- 数学(8659)
- 数学方法(8536)
- 管理(8336)
- 业(7408)
- 企(6048)
- 企业(6048)
- 学(4692)
- 贸(4216)
- 贸易(4214)
- 易(4119)
- 中国(3595)
- 农(3539)
- 财(3535)
- 理论(3317)
- 融(3261)
- 金融(3260)
- 银(2898)
- 银行(2884)
- 行(2792)
- 业经(2755)
- 制(2721)
- 农业(2214)
- 地方(2204)
- 策(2096)
- 货(2082)
- 和(1976)
- 务(1781)
- 机构
- 大学(63169)
- 学院(60445)
- 济(25675)
- 经济(25162)
- 研究(23921)
- 管理(20113)
- 中国(19321)
- 理学(17106)
- 理学院(16848)
- 管理学(16375)
- 管理学院(16282)
- 科学(14987)
- 京(13493)
- 所(13214)
- 财(12720)
- 研究所(12155)
- 农(11324)
- 中心(10351)
- 财经(10302)
- 经(9456)
- 农业(9091)
- 江(9085)
- 经济学(8922)
- 业大(8916)
- 范(8865)
- 师范(8765)
- 北京(8525)
- 经济学院(8162)
- 院(7993)
- 财经大学(7889)
- 基金
- 项目(38998)
- 科学(30621)
- 基金(29659)
- 家(26725)
- 国家(26566)
- 研究(26127)
- 科学基金(21848)
- 社会(16838)
- 社会科(16012)
- 社会科学(16007)
- 基金项目(15215)
- 自然(14764)
- 自然科(14435)
- 自然科学(14428)
- 自然科学基金(14200)
- 省(13670)
- 资助(13445)
- 划(12738)
- 教育(12575)
- 编号(9413)
- 部(9364)
- 重点(9307)
- 成果(8881)
- 教育部(7944)
- 发(7803)
- 科研(7666)
- 计划(7576)
- 创(7502)
- 大学(7310)
- 国家社会(7276)
共检索到93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一在研究货币数量均衡的标志之前,先讨论一下货币数量均衡的涵义。货币数量均衡是货币数量运行中的一种状态,是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它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一)货币数量均衡在量上的规定在量的规定上,货币数量均衡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首先应该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否则,无论是货币供应大于货币需求,还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应,均不应称之为货币数量均衡。其次。货币数量均衡应该是名义货币供应与实际货币需求的相等,而不是与名义货币需求的相等。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如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锡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键是货币均衡而不是实物均衡;要保持货币供求均衡,中央银行必须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使货币的供给与客观的货币需求经常保持一种相互适应关系,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承明 宋海林
本文分析了利率管制下,我国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与非均衡。根据货币供给的动态调整模型,间接得到我国货币需求函数以及我国各类货币供给向均衡水平调整的平均速度。通过将90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分为二个阶段分别测算,得到的结果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向均衡水平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发生了变化,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有了提高。这也说明,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市场的效率正逐步提高。
关键词:
货币 利率 动态调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健
货币供给的内外均衡及其实证分析□许健国外净资产与国内信贷一样具有的内生性必然对经济增长中货币控制产生负面效应,必须对其进行控制。而对其任何一方面控制所涉及到货币总量变化实际上是一个内外均衡问题。我们可以从凯恩斯双缺口理论中抽象地分析国外净资产与国内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翼
早期的货币理论一直在宏观背景下研究货币运行 ,存在严重的武断性。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宏观经济研究日趋注重微观层面的经济基础。通过解决代表人的跨期最大化问题 ,将货币纳入一般均衡的研究框架 ,成为货币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各类货币一般均衡模型分别从货币效用 ,现金约束和交易成本等角度解释了个体持币动机和整体货币运行。结合各类模型的优点形成一套解释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的货币理论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货币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 寻介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洪军
囿于静态和比较静态的框架 ,使新古典的货币理论难以处理历史时间和货币 ,不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动态的货币经济关系。而凯恩斯则提出了移动均衡的分析方法 ,力图建立不同于新古典的分析框架 ,但遗憾的是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则错误地发展了凯恩斯的方法 ,最后又复归新古典。在货币理论中所涉及的均衡有三种 ,即新古典的均衡观、凯恩斯的均衡观和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均衡观
关键词:
货币理论 均衡观 凯恩斯 新古典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蒋世绩
对于衡量货币流通量是否适度的标志和方法问题的探索,学术界已经历三十来年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当前,已显露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和新的因素,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又为此拨亮了指示灯。所有这些,说明无论形势还是条件,都是需要而且可能明确确定一个“标志”,并立即采取措施、付诸实施的时刻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明生
货币流通是经济现象的综合反映,它的量的形成是社会诸多经济因素,以及社会集团和消费者个人根据这些经济因素反映在对货币需求方面的诸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经济规律决定了这些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在不停地变化和相互作用着的,作用的结果最终也必然在货币量的变动中得到反映。对此,马克思曾作过精辟的分析,他说:“决定流通手段量的一切要素,如流通的商品量、价格、价格的涨落,都要依赖于商品世界的形态变化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苑德军
农村货币流通是全国货币流通这盘棋上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农村货币流通状况如何不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各因素的发展变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全国的货币流通形势。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科学的衡量标志,正确地评价农村货币流通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乃为稳定货币,发展农村经济所必需。衡量农村货币流通状况不能只看物价总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永林
P Diamond最早提出货币的搜索模型并研究了货币均衡多重性,以此来分析货币政策与就业问题。Nobuhiro Kiyotaki和Randall Wright的著名“搜索理论”对货币在交易一生产过程影响资源配置的问题做了突破性的研究贡献。Alberto Trejos和Shouyong Shi对这种搜索模型的多重均衡性问题做了进一步分析,主要是指出交易中的利益分配对于均衡多重性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卜永祥 秦宛顺
加入WTO后 ,降低进口品关税等措施将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 ,同时开放经济下国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也会改变均衡汇率水平。本文运用动态一般均衡的方法 ,探讨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关税税率调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改变、财政政策调整等措施对实际均衡汇率的长期效应。把货币引入生产函数和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我们扩展了由Turnovsky提出的两商品资本积累模型 ,利用参数赋值(calibration)的方法进行了均衡状态下的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发现降低进口品关税使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 ,而政府增加税收 ,减少对贸易品的消费则有利于人民币的保值和升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国外实际利率...
关键词:
关税税率 货币政策 实际均衡汇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商世文
货币政策的非均衡效应也许对于许多中国读者来说还比较陌生,然而美国经济界人士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却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所谓货币政策的非均衡性效应是指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所起到的作用呈非均衡状态,或者说,政府希望通过货币政策来有效地调整经济的冷热,经济对货币政策所作出的反应是呈非均衡状态的。迄今为止的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比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更为显效。具体地说,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的效应比之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效应表现得更为灵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海鸥
微观均衡机制与货币供给的增加方式胡海鸥时至金融改革的今天,我国货币供给的增加仍然不同于国际惯例,以利率下降为必要条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和生产规模均衡在我国逐步生成,目前的货币供给方式不仅越来越难以保证货币供给增量的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戈
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区域内有着不同的效能。根据区域经济金融特点,合理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进行货币政策的区域化操作,实现货币政策效能的区域性均衡已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政策 区域性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