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2)
- 2023(6862)
- 2022(5768)
- 2021(5532)
- 2020(4484)
- 2019(10057)
- 2018(9856)
- 2017(19359)
- 2016(10449)
- 2015(11489)
- 2014(10911)
- 2013(10691)
- 2012(9942)
- 2011(9011)
- 2010(9267)
- 2009(8643)
- 2008(8606)
- 2007(7825)
- 2006(7125)
- 2005(6382)
- 学科
- 济(39942)
- 经济(39915)
- 管理(35376)
- 业(34183)
- 企(28977)
- 企业(28977)
- 方法(15762)
- 数学(13844)
- 数学方法(13643)
- 技术(12812)
- 中国(12445)
- 农(12087)
- 财(11704)
- 贸(9970)
- 贸易(9962)
- 易(9770)
- 技术管理(9622)
- 业经(9552)
- 制(9487)
- 策(9410)
- 银(8809)
- 银行(8801)
- 行(8506)
- 地方(8203)
- 融(7848)
- 金融(7848)
- 农业(7547)
- 理论(6672)
- 及其(6415)
- 务(6267)
- 机构
- 学院(140549)
- 大学(139056)
- 济(65025)
- 经济(63739)
- 管理(56466)
- 研究(48185)
- 理学(47654)
- 理学院(47224)
- 管理学(46601)
- 管理学院(46308)
- 中国(39833)
- 财(32162)
- 京(28311)
- 科学(25300)
- 财经(24162)
- 所(23040)
- 中心(22575)
- 江(22371)
- 经(21939)
- 研究所(20352)
- 经济学(20184)
- 北京(18124)
- 经济学院(18087)
- 农(18031)
- 州(17842)
- 财经大学(17837)
- 院(17624)
- 范(17356)
- 师范(17258)
- 业大(16361)
- 基金
- 项目(87926)
- 科学(71010)
- 研究(68879)
- 基金(64196)
- 家(54418)
- 国家(53945)
- 科学基金(47293)
- 社会(45001)
- 社会科(42852)
- 社会科学(42845)
- 省(34126)
- 基金项目(32623)
- 教育(31525)
- 自然(28464)
- 划(28378)
- 自然科(27870)
- 自然科学(27864)
- 编号(27771)
- 自然科学基金(27405)
- 资助(26500)
- 成果(23565)
- 创(21459)
- 创新(20224)
- 部(20169)
- 课题(19714)
- 发(19587)
- 重点(19479)
- 国家社会(18686)
- 教育部(17967)
- 制(17823)
共检索到22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2016年货币政策的基本评价2016年的货币政策总体上可以用"稳健巾性"或者"中性适度"来描述。2016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15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48.7万亿元,增长2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6.8万亿元,增长8.1%。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2.1万亿元,增加12.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增加12.6万亿元。2016年货币政策的结构化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2016年货币政策的基本评价2016年的货币政策总体上可以用"稳健巾性"或者"中性适度"来描述。2016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15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48.7万亿元,增长2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6.8万亿元,增长8.1%。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2.1万亿元,增加12.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6.6万亿元,增加12.6万亿元。2016年货币政策的结构化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洛伦佐·比尼·斯马吉 许小萍
金融危机给所有国家(包括欧元区)的货币政策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应对良策莫过于以透明的方式对所采取的措施负责,利用政策的独立性以实现目标洛伦佐·比尼·斯马吉,意大利经济学家,2005年6月以来担任欧洲央行理事并负责国际和欧洲关系以及央行法律部。在加入欧洲央行之前,他在意大利财政部负责国际金融关系。他曾在货币和国际经济方面发表了大量的著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连平 陈冀
未来货币政策会明确地以稳增长为最主要任务,同时兼顾平衡好其他方面需求。稳杠杆应理性地允许杠杆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出现明显的趋势性上涨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使用了"稳健""流动性合理充裕""松紧适度""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企和小微的融资难贵"等话语对货币政策进行了表述。其实,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国内货币政策的类似相关表述在其他相关会议、文件或报告中都曾提及,此次会议并没有新的表述,这似乎体现了我国过去一段时间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嫩晓
2003年以来,针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部分行业发展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及时转变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思路,适时推出了包括提高利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发行央行票据等多项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然而,这些偏紧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嫩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题组 余斌 张俊伟
增长阶段转换对财政、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题在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过去10年及日韩两国增长阶段转换期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时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应用、搭配等应注重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并对相关领域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旭妍
在全球金融危机日益严重、世界经济陷于衰退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在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将面临何种挑战呢?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杰里米·C.斯坦 申世军
当我们评估沟通部门的表现时,把重点放在我们一直致力于如何实现合法透明,而不是放在我们的各类通告多大程度地影响了市场,可能才是更好的选择从哈佛大学加入美联储之前,我对这份工作的许多方面预料不足,其中一项便是,我未曾料到货币政策沟通的全过程是如此具有挑战性。过去几十年里,在如何向金融市场和社会公众充分地传递信息方面,美联储已作出了显著改变。在美联储百年历史中,多数时间里它并不透明;20世纪80年代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构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转变政策调控方式、疏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提升政策效果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将更趋多元化,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加困难;中央银行在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中兼顾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的平衡与转换能力的要求更高;中短期结构性政策工具虽然有利于稳增长,但需要解决中短期政策工具与长期目标之间的期限匹配、发挥政策工具的市场调节功能以及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搭配等问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换则面临多元目标下的相机抉择向单一规则转型、调控时机把握、调控力度掌控以及利率调控模...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新常态 货币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金友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愈来愈大,中国货币政策在履行职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包括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产价格波动、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体系及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等诸多新的挑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高占军 刘菲
传统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数量过多会加速经济增长并导致通货膨胀。但该理论在美国正面临严峻挑战。而在中国,基础货币向广义货币的传导仍然顺畅,各口径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依旧紧密。也正因如此,准备金率依旧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综合诸多因素并从跨周期政策设计的角度考虑,文章认为年内可继续降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施海松
本文分析了当前货币信贷政策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指出应当关注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互相促进的因果关系、银行信贷对资产价格的倍数扩张和倍数收缩效应、房地产资产信用创造功能成倍放大,以及经济房地产化倾向必将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等问题。本文提出应当重视信贷数量调控作用,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反周期动态监管政策,调整商业银行微观约束机制,平衡不同金融资产收益水平,加强市场公众预期管理等等,从而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政策 资产价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敏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贵华
一、当前经济金融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流动性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现象,是由于外汇储备不断增长造成的,巨额外汇储备又是多种因素造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奖出限入"的政策等。从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看,影响国际收支的上述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