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53)
- 2023(18292)
- 2022(15854)
- 2021(14970)
- 2020(12620)
- 2019(28992)
- 2018(28664)
- 2017(56605)
- 2016(30449)
- 2015(34170)
- 2014(34214)
- 2013(33374)
- 2012(30713)
- 2011(27524)
- 2010(27650)
- 2009(25374)
- 2008(24849)
- 2007(21677)
- 2006(19018)
- 2005(16596)
- 学科
- 济(118003)
- 经济(117874)
- 管理(87880)
- 业(84174)
- 企(70419)
- 企业(70419)
- 方法(59296)
- 数学(52363)
- 数学方法(51550)
- 财(32098)
- 农(31581)
- 中国(30358)
- 制(26545)
- 业经(25884)
- 银(25794)
- 银行(25647)
- 行(24156)
- 学(24076)
- 贸(22864)
- 贸易(22850)
- 地方(22534)
- 易(22227)
- 融(21161)
- 金融(21159)
- 理论(21091)
- 农业(20978)
- 务(20821)
- 财务(20733)
- 财务管理(20688)
- 企业财务(19622)
- 机构
- 学院(424487)
- 大学(423803)
- 济(169709)
- 管理(169606)
- 经济(166021)
- 理学(147144)
- 理学院(145594)
- 管理学(142754)
- 管理学院(141983)
- 研究(136849)
- 中国(109066)
- 京(88422)
- 科学(83598)
- 财(80363)
- 农(68263)
- 所(67357)
- 中心(64782)
- 财经(64745)
- 江(62340)
- 业大(62304)
- 研究所(61383)
- 经(59060)
- 北京(55411)
- 范(54478)
- 师范(53959)
- 农业(53546)
- 经济学(51893)
- 州(50944)
- 院(49853)
- 财经大学(48508)
- 基金
- 项目(291074)
- 科学(229612)
- 研究(212211)
- 基金(212182)
- 家(184174)
- 国家(182666)
- 科学基金(158269)
- 社会(133095)
- 社会科(126255)
- 社会科学(126226)
- 省(113237)
- 基金项目(111490)
- 自然(104355)
- 自然科(101986)
- 自然科学(101963)
- 自然科学基金(100131)
- 教育(99462)
- 划(95435)
- 资助(89484)
- 编号(86722)
- 成果(70002)
- 重点(64841)
- 部(64733)
- 发(60945)
- 创(60437)
- 课题(59626)
- 创新(56282)
- 教育部(56036)
- 科研(55989)
- 大学(54974)
- 期刊
- 济(176870)
- 经济(176870)
- 研究(125636)
- 中国(76992)
- 学报(64924)
- 财(61133)
- 管理(60970)
- 农(60871)
- 科学(59697)
- 融(53322)
- 金融(53322)
- 大学(50017)
- 教育(47456)
- 学学(47318)
- 农业(40224)
- 技术(37982)
- 财经(31472)
- 业经(29541)
- 经济研究(29332)
- 经(26818)
- 问题(22727)
- 理论(20857)
- 统计(20678)
- 业(20543)
- 技术经济(20088)
- 图书(19599)
- 版(19281)
- 科技(19180)
- 策(19079)
- 实践(19078)
共检索到61774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凯 许承明 施静静
利用我国2002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结合"CC—LM"模型研究间接调控机制下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7天加权平均利率可以作为恰当的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在央行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依旧能够对银行的信贷量产生影响;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渠道 信贷市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先平
本文利用MS-VAR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本土银行在面对货币政策调控时的信贷行为,发现不论是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还是相对扩张时期,本土银行发放的信贷都会随货币供给增加而增加;外资银行信贷反应相对较弱;在货币政策相对扩张时期,外资银行发放的信贷会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其发放的信贷并不会随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对于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信贷行为 MS-VAR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正 解宇 曹亚丽
运用CC-LM模型,基于VAR的时间序列分析货币政策中信贷渠道的存在性及其贡献度,同时分析了货币渠道的存在性,两者综合说明信贷渠道的作用强于货币渠道,也就是说信贷渠道是主要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为了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人民银行在监控货币指标的同时,应该更加着力监控信贷指标,特别是流向中小企业的信贷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勇华
对经典的CC-LM模型进行扩展,研究资本监管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机理,并就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强弱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及其面临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显著,如果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大幅压缩银行贷款规模;而扩张型货币政策下资本充足率较高的银行,其贷款增长率的增长幅度更大;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对紧缩型货币政策的反应更敏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勇华
对经典的CC-LM模型进行扩展,研究资本监管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机理,并就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强弱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及其面临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显著,如果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大幅压缩银行贷款规模;而扩张型货币政策下资本充足率较高的银行,其贷款增长率的增长幅度更大;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对紧缩型货币政策的反应更敏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恩慧 许月丽
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存在性、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因素和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因素有银行集中度、银行业结构、银行业竞争度和银行规模,随着我国加深金融自由化和银行业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促使我国银行业提高资本利用率,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和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关键词:
外资银行 货币政策 银行信贷渠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毛泽盛 周舒舒
本文将影子银行化企业部门引入DSGE模型,动态模拟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渠道影响的存在性及其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供给和信贷条件均存在正向影响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它有利于解决融资难问题,但不利于解决融资贵问题。这意味着,虽然当前企业影子银行化仍存在监管滞后和发展不透明等问题,但不应否定其积极作用而强行抑制其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调控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及其信贷去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成 高智贤
本文基于宏观审慎思想构建了植入货币政策立场的信贷传导微观模型,运用"文本挖掘法"设计了货币政策立场指数,结合2001-2012年3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与面板分位数回归考察了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并放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2)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立场冲击的响应最为显著,大型商业银行紧随其后,城市商业银行最迟钝。因此,货币当局应从宏观审慎视角出发,综合研判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的总量影响与结构影响,提高调控的前瞻性与针对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立场 银行信贷 文本挖掘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贵发
在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理论中,银行处于核心地位。因此,银行结构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高度垄断的银行结构会弱化货币政策的效果,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大折扣。中国银行结构经历了一个从绝对垄断到相对垄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否会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呢?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银行结构 信贷渠道 信贷利率弹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斌 王晓芳
本文利用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在利率管制和市场化环境下的异质性银行垄断竞争模型,对大型和中小型银行贷款供给的政策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利率管理制价格约束环境下,银行间竞争表现为规模博弈,大型商业银行的政策敏感性要强于中小银行。而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价格博弈是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形式,大型商业银行的政策敏感性弱于中小银行。同时,在实际业务操作中,0.9倍基准利率仍然是实际贷款利率浮动下限。随后本文分析了信贷市场供需结构,并结合银行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研究结论。因此,货币政策调控信贷供给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信贷市场供需状况和异质性银行的政策敏感性,通过加强结构型工具的作...
关键词:
价格约束 垄断竞争模型 政策敏感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邵汉华 杨俊 廖尝君
根据银行信贷渠道理论,银行资产负债特征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基于同业业务视角,利用1999~2013年中国89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同业业务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同业资产(负债)在总资产(总负债)比重的提高,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敏感性降低,银行同业业务扩张显著地弱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相对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同业业务扩张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弱化效应不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飞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2006-2010年84家银行的数据建立Panel Data模型,本文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和银行间市场利率对不同类型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信贷要显著地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要受到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显著影响,农村商业银行没有显著地受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另外,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也与不同类型银行的规模、资本充足性、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特征有关。因此,中央银行在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
关键词:
银行异质性 货币政策工具 银行信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芳 毛彦军 徐文成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检验我国房价在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通过信贷渠道对宏观经济所产生影响中有50%以上要经由房价这个载体加以实现,房价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决策部门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应着实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媒介作用,采取必要措施以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信贷传导 房价 SVAR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旭东 何艳军 张镇疆
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是依据已实际发生损失理论。在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后,贷款损失准备被认为是需要优先解决的导致顺周期的三大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2006-2011年期间12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验证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对银行信贷的作用效果,以贷款损失准备为视角,从微观层面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为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调控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差的均衡调整过程来实现。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期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与信贷渠道梗阻密切相关。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动态状况。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