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8)
2023(8011)
2022(6533)
2021(6076)
2020(4577)
2019(10181)
2018(9834)
2017(19447)
2016(10387)
2015(11502)
2014(11537)
2013(11131)
2012(10362)
2011(9553)
2010(9558)
2009(8855)
2008(8688)
2007(7841)
2006(7259)
2005(6610)
作者
(28713)
(23983)
(23741)
(22911)
(15334)
(11289)
(10998)
(9110)
(9069)
(8794)
(8116)
(8025)
(7623)
(7570)
(7458)
(7403)
(7172)
(7048)
(7035)
(6981)
(6050)
(5843)
(5679)
(5477)
(5427)
(5408)
(5336)
(5330)
(4727)
(4712)
学科
(43849)
经济(43818)
管理(31941)
(27145)
(21818)
企业(21818)
方法(15090)
地方(13281)
(13245)
数学(13210)
数学方法(13007)
中国(11996)
(11593)
业经(10849)
(9107)
贸易(9101)
(8858)
农业(8723)
(8401)
地方经济(7955)
(7906)
(7488)
理论(7273)
(7168)
银行(7167)
环境(7160)
(7104)
财务(7082)
及其(7074)
财务管理(7070)
机构
学院(148136)
大学(144742)
(60937)
经济(59514)
管理(57498)
研究(50473)
理学(48218)
理学院(47687)
管理学(47007)
管理学院(46705)
中国(40337)
(30479)
(29899)
科学(28938)
(24741)
中心(24340)
(23336)
财经(23321)
研究所(22050)
(21030)
(20981)
师范(20866)
(19341)
(19325)
北京(18994)
(18574)
经济学(18207)
业大(17559)
财经大学(16998)
师范大学(16450)
基金
项目(95615)
科学(76597)
研究(75613)
基金(68197)
(57916)
国家(57416)
科学基金(49838)
社会(47766)
社会科(45303)
社会科学(45295)
(37738)
基金项目(34841)
教育(34230)
编号(33402)
(31757)
自然(29861)
自然科(29122)
自然科学(29116)
成果(28596)
自然科学基金(28596)
资助(27622)
课题(22784)
(22217)
重点(21574)
项目编号(20885)
(20698)
(19680)
国家社会(19470)
(19336)
(19175)
期刊
(70579)
经济(70579)
研究(45927)
中国(28978)
(22676)
管理(20235)
(20121)
金融(20121)
教育(18759)
(18182)
学报(17858)
科学(17078)
大学(13417)
技术(12978)
农业(12363)
学学(12260)
业经(12258)
经济研究(11649)
财经(10994)
图书(10886)
(9459)
问题(8589)
理论(8540)
(8470)
实践(7876)
(7876)
情报(7711)
(7472)
论坛(7472)
国际(7452)
共检索到231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蓓  
政策路径的信息沟通是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目前绝大多数央行只公布当前的政策利率,对未来政策利率走势的预测很少提及。本文分析央行政策路径构建的基础和沟通方式,通过比较各国央行在政策路径沟通实践上的差异,探寻制约央行公布政策路径的原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越来越重视与社会公众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决策和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信息沟通。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所处的体制和环境不同,客观上存在着信息沟通的不同策略。这种差异化的信息沟通方法,既是中央银行对信息沟通所带来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的考虑,也是为取得更好的信息沟通效果所需要。我国中央银行近年来在多方面致力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但在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杨  
从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考察利用货币政策的实际干预及信息沟通等手段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具有"催化剂"效应的市场情绪,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进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研究表明,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际调控能够提升企业家信心和消费者信心,利率的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者信心和企业家信心,也即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使得膨胀的心理情绪得到一定的抑制。央行谈话沟通在提升市场信心方面的有效性要强于书面沟通,央行政策报告沟通在引导公众市场信心方面还具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杨  
从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考察利用货币政策的实际干预及信息沟通等手段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具有"催化剂"效应的市场情绪,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进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研究表明,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际调控能够提升企业家信心和消费者信心,利率的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者信心和企业家信心,也即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使得膨胀的心理情绪得到一定的抑制。央行谈话沟通在提升市场信心方面的有效性要强于书面沟通,央行政策报告沟通在引导公众市场信心方面还具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书朦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信息沟通总体上能够对通胀预期产生顺应既定调控方向的政策效应,且口头沟通的影响效果要强于书面沟通,但这种引导效应的传导既受限于其他影响通胀预期形成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又具有较明显的时滞性特征。因此,我国应提高基础统计金融数据的编制质量,增强货币政策信息的可信度与准确度,完善货币政策信息的沟通内容,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双向货币政策信息沟通体系,注重不同货币政策信息沟通方式的有效结合,强调货币政策信息沟通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合理搭配,提升沟通策略的可信性、灵活性与及时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楠  
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传导是中央银行与市场利益各相关方博弈的动态传导过程,预期是其中的关键。通过构建包含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可以研究中央银行实施预期管理的宏观效应、预期引导和货币政策主动性。预期管理可以降低通胀水平和波动幅度,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预期引导效果正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中央银行政策的主动性。因此,中央银行应重视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探索实施通胀目标制,赋予中央银行更高的独立性,并应提高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水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子财  杜胜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透明度两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勇  
本文在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框架下,通过构建一个明确包含中央银行行为方程和货币政策透明度模块的DSGE模型,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经验研究。基于中国1992~2013年季度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结论得到了中国实践经验和跨国数据的双重支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低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低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彼此强化,成为导致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凤鸣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金融动荡频繁发生的今天,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并由此引起关于中央银行与公众交流策略的讨论和争议。本文从国际金融学界以及中央银行家们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与公信力的关系、货币政策透明度在引导市场预期中的作用、强化货币政策透明度可能产生的利益和成本、中央银行与公众交流的策略等几个方面,对货币政策透明度和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拓展做一述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卜振兴  鹿媛媛  
分析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利弊之间的分歧和争论;梳理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以及整体宏观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卫华  
本文运用一个基本的宏观金融博弈分析模型 ,并在其中定义了经济运行透明度和目标偏好透明度 ,然后分析了这两个透明度对通货膨胀分布、货币政策可信度和中央银行声誉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提高经济运行透明度和降低目标偏好透明度可以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和波动幅度、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信度和中央银行声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在提高其货币政策透明度时应注意需要提高的是经济运行透明度而不是目标偏好透明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蓁  
在现代央行治理框架中,独立性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观察独立性的角度很多:有人从人事任命角度来判断,有人从财政赤字融资角度来观察,也有人从货币政策决策程序来分析,还有人从货币投放角度来讨论。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独立性内涵和边界也不一样,如果将独立性理解为一个由多种指标加权量化后的综合结果,不同的观察者会根据自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卜振兴  鹿媛媛  
分析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利弊之间的分歧和争论;梳理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以及整体宏观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永芬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涵及国外中央银行是从哪些方面提高透明度的,然后阐述了促使各国中央银行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对提高货币政策运行效率的作用,并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程均丽  
货币政策透明度是中央银行的政策性私人信息披露,它与信息对称或确定性相对应。如果着眼于货币政策交流问题,它可以划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货币政策信息不对称有两个源泉,一是中央银行的偏好不可观测;一是中央银行拥有信息优势。总体上,货币政策透明度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决策透明度三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