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7)
2023(4825)
2022(4130)
2021(4051)
2020(3311)
2019(7722)
2018(7672)
2017(15031)
2016(8484)
2015(9593)
2014(9783)
2013(9739)
2012(8985)
2011(8145)
2010(8486)
2009(8118)
2008(8292)
2007(7801)
2006(7266)
2005(6739)
作者
(23014)
(18857)
(18841)
(18103)
(12425)
(8749)
(8728)
(7269)
(7217)
(7183)
(6384)
(6247)
(6229)
(6128)
(6091)
(5829)
(5700)
(5653)
(5617)
(5567)
(4904)
(4641)
(4637)
(4441)
(4382)
(4341)
(4305)
(4210)
(3808)
(3705)
学科
管理(36656)
(29862)
(28345)
经济(28318)
(27198)
企业(27198)
(13285)
方法(12138)
(10279)
数学(9960)
数学方法(9811)
(8930)
财务(8900)
财务管理(8879)
(8718)
(8545)
企业财务(8394)
中国(7856)
(7533)
贸易(7528)
(7405)
(7256)
银行(7256)
业经(7163)
(6801)
(6273)
理论(6055)
及其(5689)
(5593)
(5477)
机构
学院(116306)
大学(114567)
管理(50063)
(49652)
经济(48330)
理学(40004)
理学院(39628)
管理学(39231)
管理学院(38953)
研究(36737)
中国(34164)
(28799)
(24202)
财经(20403)
(20108)
科学(19166)
中心(18406)
(18373)
(18253)
(16155)
研究所(15747)
北京(15746)
财经大学(14950)
(14298)
(14171)
经济学(14100)
银行(13755)
(13671)
师范(13593)
(13101)
基金
项目(64656)
科学(51028)
研究(51010)
基金(46346)
(38344)
国家(37978)
科学基金(33384)
社会(31148)
社会科(29598)
社会科学(29587)
(24776)
教育(23922)
基金项目(23230)
编号(22086)
自然(21075)
资助(20792)
(20768)
自然科(20557)
自然科学(20552)
自然科学基金(20221)
成果(19321)
课题(15557)
(14824)
(13917)
重点(13905)
项目编号(13746)
(13112)
(13112)
教育部(13064)
人文(12913)
期刊
(62187)
经济(62187)
研究(39566)
中国(26751)
(24731)
管理(23308)
(20665)
金融(20665)
教育(13299)
(12712)
科学(12538)
技术(11515)
学报(11091)
财经(10373)
业经(9316)
大学(9311)
经济研究(9190)
(8924)
学学(8498)
农业(8060)
(7259)
国际(7209)
问题(7159)
会计(6673)
现代(6545)
理论(6487)
财会(6482)
(6139)
技术经济(6116)
(5838)
共检索到199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何楠  
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传导是中央银行与市场利益各相关方博弈的动态传导过程,预期是其中的关键。通过构建包含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可以研究中央银行实施预期管理的宏观效应、预期引导和货币政策主动性。预期管理可以降低通胀水平和波动幅度,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预期引导效果正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中央银行政策的主动性。因此,中央银行应重视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事前沟通和事后解释,探索实施通胀目标制,赋予中央银行更高的独立性,并应提高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测水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卫华  
本文运用一个基本的宏观金融博弈分析模型 ,并在其中定义了经济运行透明度和目标偏好透明度 ,然后分析了这两个透明度对通货膨胀分布、货币政策可信度和中央银行声誉的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提高经济运行透明度和降低目标偏好透明度可以降低通货膨胀水平和波动幅度、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信度和中央银行声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在提高其货币政策透明度时应注意需要提高的是经济运行透明度而不是目标偏好透明度。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通过考察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变化或分析市场利率在政策公告后的变化趋势,可以间接对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度量;利用相应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检验模型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数据进行检验,可知我国中央银行在基准利率调整和准备金率改变等重大的政策决策上,货币当局更倾向于采用模糊的政策操作方式,由此会导致市场预期的混乱,并最终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政策操作经验,进一步增加政策操作方面的透明度,并借以最终建立一个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政策调控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天骄  李亘  
通过放松理性预期假设,引入有偏性预期构建一个非完美预期模型,采用SVAR方法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度结构冲击对预期偏差波动的影响在两种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是否存在一致性,得出结论: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是否有利于降低预期偏差与实际通胀率偏离均衡通胀率的程度有关。同时,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下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更能有效锚定通胀预期,降低通胀预期偏差;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下通胀预期偏差对政策工具反应呈现较小的粘性,且货币供给量对通胀预期偏差的影响要强于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为此,若要引导公众预期与政策形成合力,应在使用价格型工具时强化货币政策透明度;若要发挥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应在使用数量型工具时弱化货币政策透明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筱雯  高艳  
由于预期的形成是需要成本的,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引入预期成本的简单模型,分析可得信息的开发和处理信息成本之间的权衡关系对货币政策博弈的影响。模型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二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越“保守的”中央银行可能会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因此,为了减少由动态不一致所导致的通胀偏差,中央银行越保守,就应该越透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子财  杜胜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透明度两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勇  
本文在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框架下,通过构建一个明确包含中央银行行为方程和货币政策透明度模块的DSGE模型,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经验研究。基于中国1992~2013年季度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结论得到了中国实践经验和跨国数据的双重支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低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低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彼此强化,成为导致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秦凤鸣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在金融动荡频繁发生的今天,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并由此引起关于中央银行与公众交流策略的讨论和争议。本文从国际金融学界以及中央银行家们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与公信力的关系、货币政策透明度在引导市场预期中的作用、强化货币政策透明度可能产生的利益和成本、中央银行与公众交流的策略等几个方面,对货币政策透明度和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拓展做一述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卜振兴  鹿媛媛  
分析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利弊之间的分歧和争论;梳理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以及整体宏观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蓁  
在现代央行治理框架中,独立性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观察独立性的角度很多:有人从人事任命角度来判断,有人从财政赤字融资角度来观察,也有人从货币政策决策程序来分析,还有人从货币投放角度来讨论。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独立性内涵和边界也不一样,如果将独立性理解为一个由多种指标加权量化后的综合结果,不同的观察者会根据自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卜振兴  鹿媛媛  
分析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利弊之间的分歧和争论;梳理了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以及整体宏观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总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永芬  
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涵及国外中央银行是从哪些方面提高透明度的,然后阐述了促使各国中央银行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对提高货币政策运行效率的作用,并对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程均丽  
货币政策透明度是中央银行的政策性私人信息披露,它与信息对称或确定性相对应。如果着眼于货币政策交流问题,它可以划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货币政策信息不对称有两个源泉,一是中央银行的偏好不可观测;一是中央银行拥有信息优势。总体上,货币政策透明度包括目标透明度、知识透明度和决策透明度三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