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1)
2023(4625)
2022(3937)
2021(3755)
2020(2944)
2019(6779)
2018(6416)
2017(13060)
2016(7041)
2015(7566)
2014(7593)
2013(7365)
2012(7033)
2011(6445)
2010(6570)
2009(6044)
2008(5923)
2007(5284)
2006(4882)
2005(4386)
作者
(18943)
(15910)
(15901)
(15454)
(10403)
(7558)
(7263)
(6103)
(6049)
(5848)
(5488)
(5300)
(5231)
(5204)
(5131)
(5072)
(4753)
(4722)
(4692)
(4631)
(4085)
(3978)
(3821)
(3740)
(3711)
(3636)
(3534)
(3471)
(3167)
(3148)
学科
(27021)
经济(27002)
管理(19246)
(17523)
(13540)
企业(13540)
方法(10624)
数学(9796)
数学方法(9638)
(8704)
中国(7626)
(7597)
贸易(7593)
(7413)
(7351)
(7186)
地方(6559)
业经(5609)
(5476)
及其(5449)
农业(5330)
政策(5140)
(4940)
银行(4939)
(4792)
(4627)
金融(4626)
(4556)
方针(4488)
(4436)
机构
学院(97623)
大学(95926)
(43602)
经济(42529)
管理(36832)
研究(35238)
理学(30993)
理学院(30605)
管理学(30116)
管理学院(29932)
中国(28490)
(21977)
(19876)
科学(19540)
(17294)
财经(16597)
中心(16571)
(15620)
研究所(15286)
(15068)
(13595)
(13437)
师范(13357)
经济学(13323)
(13033)
北京(12686)
(12326)
财经大学(12202)
经济学院(12007)
业大(11646)
基金
项目(61578)
科学(49466)
研究(46465)
基金(45492)
(38900)
国家(38602)
科学基金(33552)
社会(29906)
社会科(28562)
社会科学(28560)
基金项目(23565)
(23230)
自然(21421)
教育(21203)
自然科(20940)
自然科学(20934)
自然科学基金(20558)
(20065)
资助(19224)
编号(19125)
成果(16128)
(13960)
重点(13701)
课题(13662)
(13436)
(12558)
(12537)
国家社会(12260)
教育部(12105)
(12046)
期刊
(50069)
经济(50069)
研究(33519)
中国(18549)
(15901)
金融(15901)
(15430)
管理(13646)
(12368)
科学(11473)
学报(10681)
教育(9842)
大学(8552)
农业(8371)
经济研究(8351)
学学(8060)
技术(7934)
财经(7925)
业经(7776)
(6920)
(6769)
国际(6477)
问题(6446)
现代(5055)
理论(4933)
(4756)
世界(4551)
统计(4532)
技术经济(4504)
实践(4430)
共检索到154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张龙  贾鹏飞  
货币政策的实施是为了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然而不适当的货币政策规则会导致经济系统不存在唯一均衡并且无法达到政策效果。本文以三个被普遍研究的货币政策规则为分析对象,并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政策空间、福利损失以及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研究发现: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随着不同经济时期的政策目标及外部环境而变化;货币供应量规则最不可取,它的政策空间最小、福利损失最大;在中央银行更希望稳定宏观经济指标并且货币政策偏好较大的时期,泰勒规则是最佳选择;如果中央银行更希望刺激经济发展,并且货币政策偏好较小,则前瞻性利率规则更适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廖强  
货币政策操作的最优规则安排谢平廖强一、问题的提出货币政策的功能在于通过政策工具操作有可能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无论该政策目标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或其它,其最终效果均与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密不可分。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不同,其政策实施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百胜  
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从静态到动态,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变化过程。19世纪初银行学派的追随者与通货学派之间关于银行法之争,掀开了"规则与相机选择之争"的序幕,也开始了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到20世纪初,维克塞尔、费雪、西蒙分别提出了货币当局应按照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作为货币主义的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卜永祥  
本文从货币政策最优规则和有效规则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央银行的福利损失情况,进而对不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作出福利评判。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薛立国   林辉   张润驰   马永远  
近年来,我国央行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公众沟通,旨在提升政策传导效率,进而提高政策有效性。那么,如何从学理层面理解把握央行政策取向?本文通过构建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AR)并基于符号约束识别策略,从政策反应系数、政策波动率、政策松紧度、政策目标等方面揭示不同政策规则(价格型和数量型)的政策参数所蕴含的央行政策取向,结果表明:我国央行在宏观调控时短期偏向数量型规则,长期倚重价格型规则,且对“促增长”的偏好优于“稳通胀”;数量型规则的波动率大于价格型规则,且二者的波动率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结构;货币政策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较为宽松,经济新常态提出以后趋于稳健,新冠疫情时期适度宽松;经济新常态提出以前,数量型规则的通胀目标和产出缺口目标与实际目标值较为一致,经济新常态提出以来,价格型规则的通胀目标和产出缺口目标与实际目标值耦合较好。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结论有助于不同经济主体通过考察政策参数的动态演化趋势透析央行政策取向,进而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东京  
近年来中国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面对当前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有学者根据"货币非中性理论""菲利普斯曲线"以及"奥肯法则"等,提出我国应奉行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事实上,以上各种理论皆存在逻辑失误,不能作为支持采用"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依据。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增长将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与结构升级,而不是通过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将CPI控制在3.5%以内,为此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稳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货币政策的调整虽属必要,但它并非解决当下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之药,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才是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货币政策:从"稳健中性"回到"稳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宏观调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降杠杆与防风险的背景之下,货币与信用双双有所收紧,成为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直接的外在表现。是故,无论是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还是社会融资规模,均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骏  
论货币政策周骏(一)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总称,它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指导货币供应和信贷活动的准则。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小勤  雷辉  
目前我国的总需求仍不够旺盛,物价指数变化率仍在低水平徘徊,经济回升的基础仍欠稳固。因此,究竟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效应?笔者认为我国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达到应该产生的效果。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思考,以期在相关争论中得出较中肯的结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曙霞  
近年来,中央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摆脱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效率和效果来看,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还取决于金融机构,公众的市场化行为,这就要求宏观环境能得到改善,货币政策能相机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乃芳  李宏瑾  
文章运用DSGE模型对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兴产业产出和总产出,但不同政策工具效果并不相同,价格型的再贷款利率政策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最好。与传统总量货币政策相比,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有限,仍存在着对传统产业的挤出效应、对总量政策的替代效应及对经济结构的扭曲效应等负面作用。文章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并积极研究其有序退出,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作用和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这对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观点 ,并指出电子货币将减少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 ,削弱以货币供给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效果 ,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同时 ,本文分析了我国使用电子货币在短期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数量调控效果也会下降。因此 ,我们应尽早做好向利率调控转轨的准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小勇  龚晓莺  
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密切相关。当交易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大而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小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差;当交易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小而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大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我国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的变化证实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根据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之间的这种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小勇  龚晓莺  
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密切相关。当交易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大,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小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差;当交易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小,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大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我国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的变化,证实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根据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之间的这种关系,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