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7)
2023(7929)
2022(6452)
2021(5760)
2020(4521)
2019(10267)
2018(9942)
2017(20068)
2016(10352)
2015(11457)
2014(11587)
2013(11584)
2012(11181)
2011(10293)
2010(10651)
2009(10087)
2008(9643)
2007(8785)
2006(8264)
2005(7753)
作者
(29395)
(24852)
(24693)
(23746)
(16096)
(11599)
(11161)
(9467)
(9400)
(8994)
(8745)
(8200)
(8033)
(8006)
(7986)
(7742)
(7354)
(7246)
(7191)
(6666)
(6449)
(5960)
(5958)
(5828)
(5784)
(5711)
(5313)
(5189)
(4896)
(4817)
学科
(69078)
经济(69030)
管理(30418)
(27075)
方法(20692)
(20637)
企业(20637)
数学(18899)
数学方法(18738)
地方(18037)
中国(14856)
(14266)
地方经济(12781)
(12510)
业经(12340)
(10959)
贸易(10950)
(10616)
(10176)
(9849)
农业(9706)
(9516)
(8845)
金融(8845)
(8550)
银行(8545)
环境(8382)
(8281)
(7928)
税收(7705)
机构
学院(157356)
大学(155043)
(84628)
经济(83157)
研究(58724)
管理(58552)
理学(49011)
理学院(48535)
管理学(47974)
管理学院(47667)
中国(47024)
(38913)
(31181)
财经(29808)
科学(29554)
(28870)
经济学(28178)
(27074)
中心(26232)
研究所(25442)
经济学院(25088)
(24692)
财经大学(21881)
(20685)
北京(20190)
(20027)
(19044)
(19019)
师范(18911)
科学院(16992)
基金
项目(93147)
科学(74677)
研究(71801)
基金(69157)
(58363)
国家(57895)
科学基金(50184)
社会(49183)
社会科(46856)
社会科学(46849)
(34679)
基金项目(34464)
教育(31772)
资助(29672)
自然(29068)
(28713)
自然科(28389)
自然科学(28384)
编号(28151)
自然科学基金(27914)
成果(23741)
(22068)
(21530)
国家社会(21150)
重点(20744)
课题(19982)
教育部(19164)
发展(19043)
(18996)
人文(18947)
期刊
(103010)
经济(103010)
研究(57538)
中国(30690)
(29306)
管理(24222)
(22940)
金融(22940)
(18761)
经济研究(18537)
科学(17155)
学报(16626)
财经(16299)
(14248)
技术(14131)
业经(13797)
大学(13795)
学学(13258)
问题(12780)
教育(12408)
农业(12371)
(11734)
国际(10717)
技术经济(9864)
世界(9700)
统计(8992)
经济问题(8089)
经济管理(8022)
(7820)
现代(7492)
共检索到259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霍伟东  杜金沛  
本文通过界定经济增长的衡量 ,讨论经济增长的要素与条件 ,对增长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以及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等 ,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 ,得出了货币政策既不是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 ,也不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货币政策无法推动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柏  俞自由  解振鸿  
本文在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框架下 ,探讨了我国近几年物价变化、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通货紧缩本质上是由实体经济引起的 ,是实体经济运行不畅通的货币表现 :从表象上看 ,通货紧缩形成有货币发行量减少的原因 ,但由于货币发行并不能扭转经济运行不畅通的局面 ,所以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提高物价的方法是值得怀疑的。同时 ,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就业问题是影响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这问题至今未得到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耿恒智  屠卫  
本文在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建立一个带有资本累积的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托宾效应总是具有可行性,弗里德曼规则反而是次优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仍然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扩张来促进真实和名义GDP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海清  
2019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反复。美国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但"疾风知劲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受春节因素和减税效应等叠加影响,2019年1~4月份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单月波动较大,从数据累计同比和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较2018年温和复苏的态势较为明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晖  
中国股市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和市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的新兴市场,股票资产价格的上涨及波动受宏观经济及各项制度变革的基础性影响外,还受到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政府针对证券市场自身的股市政策调控的影响。分析表明,股票资产价格可采取股票资金供求等股市政策进行适当调控,从货币政策的角度通过GARCH均值方程模型和BEKK波动相关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增长率的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波动性的分析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可以不直接干预股票市场,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从而起到间接调控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作用。由于货币政策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琳  
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两个均衡以及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条件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运作机理和相机抉择,结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状态和所面临的具体困难,解析目前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运用实效,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国政府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支持的重点,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建新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只有在货币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要素时,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才具有促进作用。货币供给和货币在各市场之间的流动是导致商品、劳务价格变动的两种基本因素,其对物价影响的效果应视其配合的结果而定,而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根据经上分析,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应该是确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正确处理好国家、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坚持货币适量供给的同时,正确利用利率手段进行调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史焕平  李泽成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影子银行增长率、M2增速及经济增长率的MS-VAR模型并选取1990~201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区制下,区制2中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区制1中的作用效果,即货币扩张时,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减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而在货币紧缩时,影子银行规模增速加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柳  亓晓彤  周慧娟  蔡文娟  黄卓  
基于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的背离现象,本文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中劳动调整成本的来源、大小和影响,并对引入中国现实经济特征的新凯恩斯模型进行了估计和模拟,发现包含劳动调整成本的模型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中国经济的异象:劳动调整成本会弱化劳动需求与产出、真实工资以及成本加成间的相关关系,造成正向技术冲击下的高增长与低就业,低通胀共存;同时使得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扩大产出与投资的同时无法有效提振就业,经济中呈现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均失灵的状况。进一步地,本文对新常态时期劳动调整成本增大的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高鸿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搞清楚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十分必要。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增长不是推动GDP增长的因素,但是不能否定其在反经济危机中的巨大作用;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制定货币供应量政策时,既要考虑到推动GDP增长的目的,也要受到CPI上涨的制约,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研究均衡的利率,实际利率要向均衡利率靠近,并且要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以达到最大的资本积累量,保证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蔡志雄  梁剑  
本文运用VAR方法,考察了价格水平、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价格水平、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价格水平(CPI)、经济增长(GDP)以及货币政策(M2)均有惯性,其中经济增长(GDP)惯性表现最强。高的经济增长将推高价格水平;从长期看,高的价格水平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关联性很强的影响因素,但价格水平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大。根据马尔科夫链平稳状态概率值发现CPI高于6%的概率较大,并且一旦进入此状态则会保持较长的持续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  王婷  李文乐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经济增长目标约束的现实背景,构建货币当局调整基础货币的政策规则,采用2001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分阶段拟合货币政策规则,并将货币政策调控剥离为预期内和预期外货币政策,进而在SVAR框架下测度其各自对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在面临"保增长"压力的"非吻合时期"对产出缺口的响应力度是"吻合时期"的3.9倍,经济增长目标构成货币政策调控的"底线"约束;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预期外货币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冲击效应相对显著,而预期内货币政策会引发显著的信贷期限结构转移现象。因此,应弱化经济增长目标对于货币政策决策的挤压,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独立性,通过加强预期管理引导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长平  罗翊  吴诗锋  
对中国1990-2012年货币政策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多种测度和综合比较分析。σ收敛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地区差距呈扩大之势,但2004-2012年间略有下降。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泰尔指数表明,1993-2004年差距扩大主要是发达地区导致;2004-2012年差距缩小主要是不发达地区发展所致。这一转变可能和制造业转移有关。β收敛分析验证了σ收敛分析的稳健性,揭示了地区经济"发散—平稳—再收敛"的过程符合"倒U型假说"。修正的单位根分析揭示了31个省级地区经济增长的六种类型及运动特征。各地区对预期和未预期货币的响应呈现为四种类型;同一类型的各地区往往在地理和生产结构方面有共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辉  傅雄广  
本文在分析房价与房地产投资影响因素、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周期关系的基础上,评估了本次房地产紧缩政策可能带来的紧缩效应,认为调控政策大致能较好地防止今年经济走向过热。同时认为从中期来看,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也应当关注通胀预期和利率政策的相关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