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5)
2023(7926)
2022(6794)
2021(6321)
2020(5319)
2019(12208)
2018(12021)
2017(24687)
2016(13257)
2015(14656)
2014(14761)
2013(14713)
2012(14040)
2011(12754)
2010(13033)
2009(12182)
2008(12263)
2007(11032)
2006(9711)
2005(8830)
作者
(36407)
(30424)
(30208)
(29045)
(19928)
(14499)
(13802)
(11628)
(11621)
(11258)
(10361)
(10256)
(9874)
(9776)
(9638)
(9596)
(9046)
(8926)
(8902)
(8758)
(7776)
(7507)
(7420)
(6996)
(6929)
(6921)
(6740)
(6465)
(6041)
(5840)
学科
(62174)
经济(62115)
管理(43466)
(42174)
(36186)
企业(36186)
方法(31452)
数学(28112)
数学方法(27860)
(20684)
(15028)
中国(14917)
(13635)
财务(13620)
财务管理(13592)
(13320)
企业财务(13039)
(12619)
贸易(12613)
(12262)
业经(12200)
(10882)
地方(10876)
银行(10873)
(10730)
(10473)
金融(10473)
(10297)
(10270)
农业(9582)
机构
大学(193499)
学院(192568)
(88824)
经济(87153)
管理(76943)
理学(66194)
理学院(65578)
管理学(64701)
管理学院(64342)
研究(62226)
中国(51330)
(45645)
(39323)
财经(35540)
科学(32967)
(32389)
(29988)
中心(29275)
(29155)
经济学(28980)
财经大学(26598)
研究所(26444)
经济学院(26235)
(25499)
北京(24914)
业大(23329)
(23252)
师范(23029)
(22924)
(22559)
基金
项目(120738)
科学(97550)
基金(91083)
研究(90872)
(76974)
国家(76348)
科学基金(67261)
社会(60277)
社会科(57471)
社会科学(57462)
基金项目(46722)
(45081)
教育(42936)
自然(42191)
自然科(41236)
自然科学(41230)
自然科学基金(40566)
资助(39398)
(38187)
编号(36095)
成果(30808)
(29073)
重点(27093)
教育部(25996)
(25432)
课题(25102)
国家社会(25093)
人文(25068)
(24840)
(24069)
期刊
(96201)
经济(96201)
研究(62281)
(36799)
中国(33837)
管理(29253)
(26828)
金融(26828)
学报(23680)
科学(23029)
(21762)
大学(19379)
财经(19004)
学学(18360)
教育(17945)
经济研究(16728)
(16273)
技术(15622)
农业(14181)
业经(14169)
问题(12733)
(12064)
国际(9995)
理论(9777)
技术经济(9716)
统计(9605)
商业(9141)
(8718)
世界(8544)
实践(8541)
共检索到292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贱阳  
货币政策是否有结构调整功能,甚或是否具有主动的结构调控能力,一直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或者不屑研究。但目前我国结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中国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货币政策能否在结构调整中有所为,怎么有所为?值得中国的经济学家认真研究和思考。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作者认为,在有效坚持货币政策总量调控目标的前提下,适当或者在一定时期内采取有差异的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重点兼顾某些结构调控目标,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为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琼  陈德伟  周英章  
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时差相关系数法和脉冲响应函数法对我国 1 993——— 2 0 0 1年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经济产出还是对价格的影响均是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的 ,中央银行应提高对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预测能力 ,为前瞻性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准确的实证依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澄  
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 ,主要通过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 ,来检验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 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 ,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 ,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达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郑现中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对物价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性,货币供应量M2的滞后期约为2个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规模的滞后期约为4个月,并基于此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澄  
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 ,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 ,以此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 ,特别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 ,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 ,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 ,达到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春新  
本文认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受制于现行经济与货币管理体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定量的互换关系。近年来,我国货币调控实际上采取的是被动权变方式,是非理性的,它造成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高成本。我国货币供给量具有强烈的内生性,但内生的特点又与西方经济有许多不同。改革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对抗性因素正在逐步增多。货币调控走向理性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但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只能逐步增强。当前,应寻求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贯性,在下放审批权的同时严格投资规模控制,使货币供给稳定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春新  
一、几个货币政策理论问题的新解说 1.货币政策的目标:还要再争论吗? 可以说,有关货币政策的一切理论架构,都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从西方货币理论中引进,并加以中国化的。在西方货币理论中,货币政策的目标有四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在改革初期,由于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的规模有限,低工资低就业又是中国经济的一贯特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便被很自然地确定为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其后不久,理论上关于纸币流通条件下是否必然产生通货膨胀的争论,和实际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的显性化,使许多的经济学者坚称稳定货币才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唯一选择。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是政府的政策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英章  蒋振声  
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角度看 ,货币政策传导一般有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两个主要途径 ,但学者对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都还存在较大分歧。本文运用协整与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对中国 1 993 - 2 0 0 1年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是通过信用渠道和货币渠道的共同传导发挥作用的 ,相比之下信用渠道占主导地位。但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 ,信用渠道的传导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以其为主要传导途径的货币政策有效性 ,使增加有效信用供给成为提高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牛建军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以及中美之间利差倒挂导致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断加大,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鉴于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健全,可以适当考虑把黄金市场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平台,把黄金交易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与公开市场操作和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昌政  洪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对货币运动或价值运动的操作来组织和协调宏观经济运行,可以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让货币流入或流出经济系统而促使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或在保持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实行货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从而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因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时成为了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但是,由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和财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梁环忠  
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放松管理与金融创新,提高了股票、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比重,导致了大量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不断涌现;资本市场不断扩张,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全球化进度加快,又使我国经济的国际依存度增强,所有这些变化,都使货币流向和流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莉萍  
本文主要分析了约翰·泰勒对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的突出贡献。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规则性政策要比相机抉择政策更有优势提高宏观经济绩效,并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简单、适用的规则——泰勒规则。本文主要分析了泰勒规则的价值、适用性和优势。二是将理性预期理论引入名义工资刚性模型,提出长期合同理论,为原凯恩斯主义理论寻找微观基础,其革命性的研究推动了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