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33)
- 2023(19813)
- 2022(16650)
- 2021(15814)
- 2020(13231)
- 2019(30313)
- 2018(30008)
- 2017(58399)
- 2016(31854)
- 2015(35854)
- 2014(35915)
- 2013(35000)
- 2012(32062)
- 2011(28523)
- 2010(28709)
- 2009(26142)
- 2008(25833)
- 2007(22593)
- 2006(19824)
- 2005(17525)
- 学科
- 济(123528)
- 经济(123393)
- 管理(95688)
- 业(89866)
- 企(75827)
- 企业(75827)
- 方法(57213)
- 数学(49885)
- 数学方法(49054)
- 财(42596)
- 农(34833)
- 中国(34358)
- 业经(28418)
- 学(26780)
- 制(25932)
- 地方(24999)
- 务(24871)
- 财务(24777)
- 财务管理(24710)
- 企业财务(23441)
- 农业(22641)
- 贸(22410)
- 贸易(22397)
- 理论(22345)
- 易(21795)
- 银(19863)
- 银行(19801)
- 技术(18852)
- 和(18812)
- 行(18672)
- 机构
- 大学(443371)
- 学院(443234)
- 济(174607)
- 管理(172453)
- 经济(170775)
- 理学(149187)
- 研究(148116)
- 理学院(147559)
- 管理学(144508)
- 管理学院(143736)
- 中国(112319)
- 京(94377)
- 科学(92615)
- 财(87584)
- 所(74760)
- 农(73608)
- 研究所(67777)
- 中心(67584)
- 财经(66930)
- 业大(66806)
- 江(66313)
- 经(60824)
- 北京(59374)
- 范(57804)
- 农业(57722)
- 师范(57136)
- 院(54377)
- 州(52927)
- 经济学(52733)
- 财经大学(49676)
- 基金
- 项目(301661)
- 科学(236512)
- 研究(218669)
- 基金(218193)
- 家(191114)
- 国家(189519)
- 科学基金(162606)
- 社会(136063)
- 社会科(128891)
- 社会科学(128856)
- 省(118043)
- 基金项目(114455)
- 自然(107396)
- 自然科(104921)
- 自然科学(104892)
- 自然科学基金(102992)
- 教育(102060)
- 划(99515)
- 资助(91597)
- 编号(89437)
- 成果(73037)
- 重点(68141)
- 部(66383)
- 发(63723)
- 创(62201)
- 课题(62115)
- 科研(58169)
- 创新(58059)
- 教育部(56858)
- 大学(56297)
- 期刊
- 济(189879)
- 经济(189879)
- 研究(131501)
- 中国(86022)
- 学报(72261)
- 财(71585)
- 农(66330)
- 科学(65041)
- 管理(64284)
- 大学(55410)
- 学学(52256)
- 教育(50966)
- 农业(45509)
- 融(40956)
- 金融(40956)
- 技术(39871)
- 财经(32859)
- 经济研究(31414)
- 业经(31392)
- 经(28101)
- 问题(24585)
- 业(23505)
- 版(21810)
- 图书(21730)
- 技术经济(20967)
- 科技(20358)
- 理论(20152)
- 统计(20136)
- 现代(19459)
- 商业(19085)
共检索到653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苍祺 李恒华 吴心弘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和财政政策传导效果的视角,对货币政策结构化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提出假设,基于传统IS-LM模型和SV-TVP-VAR模型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结构化产生的影响:一是优化了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强化了产出层面调控的逆周期性和稳健性,弱化了通胀层面的调控但提升了调控的稳健性;二是对产出层面逆周期调控的强化,同时体现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上,对价格型工具的强化效果更好,对产出层面稳健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价格型工具上,对通胀层面调控效果的弱化主要体现在数量型工具上;三是优化了财政政策的传导效果,提升了财政政策的产出拉动效应,降低了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拉动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持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重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属性和价格属性,持续完善货币政策结构框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浪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我国需求管理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使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来作用于经济,从而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本文先就这两大政策配套模式的各要素作一分析,然后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作出选择。根据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套模式将是一个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构成的有机体系。两大政策的决策过程是:第一步,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根据某一时期经济运行情况选择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可用点或幅度表示。第二步,财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苗晖
关于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社会上观点很多。本文从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奥古斯汀·卡斯滕斯 肖林
“稳定区域”的安全边界无法用公共债务与GDP之比的上限或政策利率等简单指标来界定,它受到生产关系、金融市场结构等诸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稳定区域”边界受到挑战过去两年的金融市场非同寻常——通胀持续飙升,且具有突然性、全球性。许多国家的通胀水平已经达到几代人未曾经历过的水平。与此同时,金融体系也承受着巨大压力,近期出现的银行破产危机就是最突出的案例。高通胀和金融体系承压各有其具体的产生原因。
关键词:
安全边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大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本文将三种不同情形的货币规则引入DSGE模型,基于1996—2015年间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规则属性进行识别,并运用数值模拟以系统探究央行与财政部门不同互动策略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贝叶斯估计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相机操作特征;央行独立性较低,当前货币调控主要遵循"被动配合型"操作范式。数值模拟发现,"独立型"货币规则下财政冲击造成的经济偏离最小,经济回归稳态的速度最快,社会福利损失也最小;央行现阶段所采用的"被动配合型"规则消化经济冲击的能力最差,经济稳态收敛速度较慢,并最易引致福利损失。为此,本文认为未来我国货币调控应由"被动配合型"向"独立型"操作范式转型,以有效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本文将三种不同情形的货币规则引入DSGE模型,基于1996—2015年间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规则属性进行识别,并运用数值模拟以系统探究央行与财政部门不同互动策略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贝叶斯估计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相机操作特征;央行独立性较低,当前货币调控主要遵循"被动配合型"操作范式。数值模拟发现,"独立型"货币规则下财政冲击造成的经济偏离最小,经济回归稳态的速度最快,社会福利损失也最小;央行现阶段所采用的"被动配合型"规则消化经济冲击的能力最差,经济稳态收敛速度较慢,并最易引致福利损失。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昌政
货币、财政政策是现代经济的产物,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收支规模作为经济动态系统的两大可控输入,是以货币为载体的。货币作为“第一推动力”启动和制约着实物的运动,货币、财政政策通过对货币运动或价值运动的操作组织和协调着宏观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财政政策可根据经济情况使货币流入或流出经济系统,或在货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实现货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从而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因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运峰 胡永刚
对货币政策的分析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现实中,货币政策总是和财政政策交织在一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整个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界一直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及其最优搭配问题的研究。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康霖 刘锡良 张合金 王文宁
财政货币政策分层次调控研究曾康霖,刘锡良,张合金,王文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说来,财政政策包括着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货币政策包括着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财政政策作用的途径主要是调整财政收支或补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家昊 周铭浩 马春惠 邹确
根据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疫情防控任务需求、各微观经济主体的诉求需要,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的特点,来选择两者的协调方式,进而分析其在相应的传导机制下所取得的效果,最后根据经济运行现状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未来经济走势做出合理的研判,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实施给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贵生 高士成
本文在综合考虑货币供应量和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2年季度数据,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支出的调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是货币政策变量和价格因素对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是财政政策分析中不可忽视的变量,否则,容易产生分析偏差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二是财政支出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调控作用,对通货膨胀的调控也具有一定作用,从一个侧面支持了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三是财政支出对私人支出具有部分挤出效应,从本文的实证结果看,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提高,在提高产出总体增长率的同时,也会导致私人支出增长率的降低。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银娥 李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