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3)
2023(15882)
2022(13314)
2021(12230)
2020(10401)
2019(23186)
2018(22831)
2017(44767)
2016(24352)
2015(26756)
2014(26660)
2013(26376)
2012(24318)
2011(21806)
2010(22017)
2009(21119)
2008(21261)
2007(19134)
2006(17021)
2005(15692)
作者
(69819)
(58157)
(58090)
(55221)
(37381)
(27882)
(26425)
(22415)
(22033)
(20910)
(20125)
(19429)
(18774)
(18553)
(18532)
(17827)
(17338)
(17220)
(17043)
(16764)
(14553)
(14404)
(14334)
(13326)
(13159)
(13046)
(13008)
(12924)
(11539)
(11362)
学科
(104679)
经济(104522)
(100260)
管理(89117)
(88340)
企业(88340)
方法(49127)
数学(40383)
数学方法(40081)
(37101)
(33222)
业经(32186)
(27183)
中国(26032)
(25479)
财务(25450)
财务管理(25407)
企业财务(24159)
农业(23029)
(21060)
贸易(21049)
(20550)
(20068)
技术(19495)
(19483)
银行(19449)
(18470)
(18372)
(17835)
金融(17833)
机构
学院(352773)
大学(348686)
(153984)
经济(151083)
管理(142794)
理学(121991)
理学院(120875)
管理学(119283)
管理学院(118629)
研究(110996)
中国(93252)
(78826)
(70982)
科学(62885)
财经(61235)
(61032)
(55704)
(55066)
(54820)
中心(52491)
业大(50612)
研究所(48814)
农业(47940)
经济学(47575)
财经大学(45405)
北京(44289)
经济学院(43120)
(42630)
商学(40596)
商学院(40238)
基金
项目(226652)
科学(180524)
基金(168480)
研究(164801)
(145530)
国家(144237)
科学基金(125850)
社会(108896)
社会科(103454)
社会科学(103428)
基金项目(88425)
(87837)
自然(81268)
自然科(79475)
自然科学(79455)
自然科学基金(78158)
教育(75321)
(73255)
资助(69970)
编号(64620)
成果(52092)
(51499)
重点(50236)
(49744)
(47334)
(47051)
(46323)
创新(45835)
国家社会(45445)
教育部(45007)
期刊
(172678)
经济(172678)
研究(106477)
中国(68333)
(64611)
管理(57439)
(56547)
学报(50759)
科学(47671)
(45098)
金融(45098)
大学(39782)
学学(38170)
农业(37579)
财经(31779)
技术(29845)
业经(29254)
经济研究(27563)
教育(27421)
(27134)
问题(22374)
(21848)
(19481)
技术经济(19199)
国际(17295)
财会(17098)
商业(17025)
现代(16912)
理论(16553)
统计(16423)
共检索到536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育蓉  朱恩涛  龚金泉  
本文梳理了宏观货币政策调控对微观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非对称效应。基于我国上市公司1998-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立场转向紧缩,企业风险承担会显著下降,且紧缩性数量型和价格型操作工具对企业风险承担都具有负向调整效果;企业非对称效应明显存在,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以及耐用品生产企业的政策反应更为敏感;产业间非对称效应表现为货币政策立场转为紧缩时产业间企业风险承担的反应方向和深度各异,其中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传播与文化产业风险承担下降幅度相当并在所有产业中下降幅度最大;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下降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强  
文章系统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运用2008—2015年商业银行微观面板数据,并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对风险承担意愿和行为都具有显著影响,外汇储备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资本流入会提高银行承担风险水平,反之亦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强  
文章系统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运用2008—2015年商业银行微观面板数据,并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对风险承担意愿和行为都具有显著影响,外汇储备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资本流入会提高银行承担风险水平,反之亦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  张小林  刘敏  
文章在D-L-M模型中引入杠杆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影响杠杆率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机理。研究发现,宽松型货币政策通过杠杆机制提高了银行杠杆化程度,加剧了银行风险承担,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以杠杆化率为门限值的门限效应。文章以2004~2016年中国50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运用系统性GMM估计法和面板门限模型验证了上述理论推论,并分析了杠杆率监管的效果。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杠杆机制确实存在,宽松型货币政策通过提高银行杠杆化程度加剧银行风险承担,且这种作用在高杠杆化水平阶段表现得更强,实施杠杆率监管确实能够起到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菁  黄隽  
基于我国72家商业银行2006-2013年面板数据,构建商业银行在资产和负债选择上的风险承担代理变量,运用GMM方法,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完整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整体上看是存在的,且受宏观经济和微观银行特征影响:一方面,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表现在资产选择行为上,而非负债选择行为;另一方面,银行资产风险承担上升会引起信贷投放增加,而负债风险承担增加会鼓励信贷投放减少。这意味着从金融稳定角度看,货币政策非中性。因此,我国在进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下的货币政策设计时,应当兼顾金融稳定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晓霞  孙英隽  
本文以我国2004~2014年的上市银行非平衡数据及宏观经济数据为基础进行五个层次的实证,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确实存在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机制,宽松(紧缩)货币政策会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上升(下降);(2)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存在非对称性,一是表现在紧缩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下降幅度高于宽松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上升幅度,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抵御能力强于股份制商业银行;(3)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存在异质性,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受资本充足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规模等银行微观特征因素的影响;(4)宏观经济环境会弱化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志超  
本文研究了货币政策目标与银行业风险承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央行——银行业两者博弈对货币政策中间指标的影响,博弈后的结论是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与银行业风险承担相互影响;基础货币投放量越大、央行规定的存贷款利差越大,银行业越是有风险承担倾向。为对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实证模型。选取64家银行2002-2013年间的季度数据,采用GMM-HAC回归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的结果支持了模型的结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赖周静  
本文对货币政策在保险行业中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保险公司的内生互动网络特征,以我国保险全行业进行实证研究。从数量型、价格型、政策虚拟变量等多种角度选择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构建面板模型,探究货币政策对我国保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效果,进一步运用两步处理法,识别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具体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保险公司对外生的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风险承担反应,货币政策越宽松,企业风险承担越大;货币政策越紧缩,企业风险承担越小,货币政策对保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长期性。在对寿险和非寿险公司进行异质性研究时发现,寿险公司普遍比非寿险公司具有更高的风险承担,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受影响时间也更长。对传导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保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不完全的资产负债传导机制和盈利渠道两种路径传导,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保险公司会通过资产渠道扩大投资规模增加风险承担,也会基于盈利改善提高风险承担意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雪兰  何德旭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0年间的经济金融数据,应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法,考察我国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立场显著影响银行风险承担,且受市场结构及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征的影响。这说明从金融稳定的视角来看,货币政策并非中性,我国应将货币政策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加强其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以促进经济金融稳定。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路加  郭亚妮  
文章使用16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银行如何对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做出反馈并调整其承担风险的程度。研究表明,基于我国银行体系银行风险主动化和个体风险系统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欣  王飞  
本文对我国1997-2011年121家银行实证检验我国银行业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以及银行特征的异质性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的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是存在的;(2)银行资本充足性以及流动性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具有不同作用,这说明微观特征对银行货币政策风险承担具有差异化的影响,规模越大,银行结构集中越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政策当局应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注重银行微观特征,实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强  张宝  
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低利率催生了资产价格泡沫,诱使银行承担更大风险,导致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积聚,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开始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风险承担渠道的产生、作用机理及其存在性三个方面,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研究的最新文献进行评述,以期促进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该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阳  
本文通过引入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 ,进行了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实证检验。文章结论是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 ,二者的相关关系在逐步增强 ;通过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 ,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强 ;这对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局必须适应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朝颖  余向群  杨广青  
以2003—2013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Richardson的过度投资模型,对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度量,实证检验了房地产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中国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与其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紧缩的货币政策能抑制其过度投资,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助长其过度投资;在经济繁荣期,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不显著;在经济衰退期,过度投资会使其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提升,此时推出宽松的货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雪  冯政  
本文利用1999—2014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微观面板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低利率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企业倾向于提高其风险承担水平,且宽松政策持续时间越长,企业选择承担风险越多;股权集中度较高、成长机会较好的企业,为了避免遭受破产风险、维护公司长期稳定与发展,都倾向于承担较低的风险;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与房地产企业中提高企业风险承担的效应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