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2)
2023(5552)
2022(4765)
2021(4428)
2020(3682)
2019(8568)
2018(8231)
2017(17395)
2016(9190)
2015(10525)
2014(10498)
2013(10556)
2012(10148)
2011(9403)
2010(9583)
2009(8954)
2008(8737)
2007(7780)
2006(6904)
2005(6211)
作者
(24677)
(20630)
(20607)
(19728)
(13706)
(9722)
(9421)
(7952)
(7846)
(7692)
(7021)
(7003)
(6695)
(6619)
(6549)
(6510)
(6131)
(6092)
(6064)
(5953)
(5294)
(5058)
(5016)
(4806)
(4762)
(4750)
(4542)
(4443)
(4059)
(4008)
学科
(44867)
经济(44823)
管理(29722)
(29058)
方法(24891)
数学(23433)
数学方法(23265)
(23150)
企业(23150)
(13111)
(11696)
中国(11308)
(10430)
贸易(10426)
(10181)
(8540)
地方(8002)
(7925)
(7837)
财务(7826)
财务管理(7809)
业经(7702)
农业(7521)
企业财务(7509)
(7254)
金融(7254)
(7150)
银行(7150)
(6826)
技术(5827)
机构
大学(135015)
学院(134811)
(65312)
经济(64154)
管理(56090)
理学(48296)
理学院(47909)
管理学(47399)
管理学院(47145)
研究(42862)
中国(35575)
(32738)
(26445)
财经(25603)
(23408)
科学(21510)
经济学(21278)
中心(20659)
(20322)
(19871)
经济学院(19419)
财经大学(19088)
研究所(17400)
北京(16802)
(16348)
(15987)
(15937)
(15914)
师范(15898)
金融(15694)
基金
项目(84787)
科学(69181)
研究(65865)
基金(64245)
(53188)
国家(52755)
科学基金(47030)
社会(44160)
社会科(42211)
社会科学(42206)
基金项目(32662)
教育(31310)
(31184)
自然(28587)
资助(28412)
自然科(27963)
自然科学(27960)
自然科学基金(27523)
编号(26547)
(26402)
成果(22686)
(20965)
教育部(19081)
人文(18626)
国家社会(18505)
重点(18466)
课题(18249)
(17900)
(17588)
(17232)
期刊
(68234)
经济(68234)
研究(44950)
(24295)
中国(23929)
(21232)
金融(21232)
管理(20588)
科学(14663)
(14084)
学报(13747)
财经(13572)
教育(13504)
经济研究(12067)
大学(11828)
(11553)
技术(11372)
学学(11020)
业经(10390)
(9684)
农业(9218)
问题(9092)
国际(8174)
理论(7408)
统计(7386)
技术经济(7150)
(6730)
实践(6557)
(6557)
商业(6542)
共检索到206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红地  
今年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立22周年。作为一名曾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每每回忆起货币政策委员会成立之初和运行中的一些事情,便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谨以此文纪念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立22周年,纪念我们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念斋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紧缩性金融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本文认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科学决策是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目前,加强科学决策对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尤其重要;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主要包括对货币政策取向的决策、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决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决策和货币政策时滞的判断的决策等内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在财政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北京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部署和要求,着眼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功能定位及首都"四个服务"的职能定位,以保障履职、配置科学、使用有效、处置规范、监督到位为目标,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手段,拓展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各项改革落地,为政府当好管家,为决策提供支撑。多措并举,逐步夯实资产管理工作基础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将资产管理放在与资金管理同等重要位置,通过将日常管理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以信息平台为支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宋元  
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货币政策的调整虽属必要,但它并非解决当下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之药,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才是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货币政策:从"稳健中性"回到"稳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宏观调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降杠杆与防风险的背景之下,货币与信用双双有所收紧,成为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直接的外在表现。是故,无论是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还是社会融资规模,均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骏  
论货币政策周骏(一)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总称,它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指导货币供应和信贷活动的准则。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阮一峰  
本文以Q币为例,分析了电子货币的本质和特点,指出电子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以电子形式用于支付的信用工具,除了电子化的特征外,还具有企业信用和私人货币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分析了电子货币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璐玲  杨谨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是,经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长期存在着反向关系,因此实际上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需要在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间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璐玲  杨谨夫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有两个: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但是,经验研究尤其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长期存在着反向关系,因此实际上美联储的政策目标需要在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找平衡。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间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超  赵钦涵  
货币政策多目标的不一致性、非线性与复杂性导致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对货币政策多目标有效正确的决策。针对复杂的货币政策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本文建立涵盖数据、信息、模型、方法、知识等层面资源的综合集成平台,将复杂货币政策多目标模型分解为组件,采用知识图将货币政策多目标决策问题转化为主体图,形成一个具有个性化、可视化、知识化特征的货币政策多目标决策研讨厅。在研讨信息视图、公共视图、个性视图和历史视图的辅助下,为货币政策多目标决策问题提供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解决方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朝运  
我国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设置构想□杜朝运作者简介:杜朝运,男,1973年10月生。在厦门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江曙霞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央银行制度与金融监管,已在《中国金融》等各级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朝举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本质上都是货币现象 ,源于货币政策的扩张性或紧缩性。持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将对一国实体经济的长期增长造成诸多危害。要避免经济增长过热或过冷 ,出路在于既反通货膨胀 ,亦反通货紧缩 ,为此应实施中立性的货币政策 ,通过前瞻性的微调来熨平经济增长的波峰和波谷 ,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亚平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科学原则作指导,但货币政策的实时决策又是极其复杂的,需要中央银行家的审时度势和敏锐判断,也即货币政策的艺术性。详细分析了货币政策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具体表现,认为货币政策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实践中是难以分割和同等重要的,好的货币政策总是需要好的政策实施者,需要将科学性原则与中央银行家们的决策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建堂  
改革以来,随着具有很强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特点的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化,货币、特别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为人们用来观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变动近年来并不存在确定的正相关关系,于是如何认识货币与物价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否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准确指标,就成为我国金融界和经济理论界关心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不揣冒昧,就上述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