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1)
- 2023(3590)
- 2022(3080)
- 2021(3002)
- 2020(2329)
- 2019(5470)
- 2018(5286)
- 2017(10858)
- 2016(5966)
- 2015(6661)
- 2014(6770)
- 2013(6603)
- 2012(6303)
- 2011(5839)
- 2010(6016)
- 2009(5651)
- 2008(5635)
- 2007(5138)
- 2006(4738)
- 2005(4369)
- 学科
- 济(22499)
- 经济(22480)
- 管理(18288)
- 业(16991)
- 企(14004)
- 企业(14004)
- 方法(9111)
- 数学(8085)
- 数学方法(7943)
- 农(7694)
- 策(7373)
- 财(7160)
- 贸(6853)
- 贸易(6850)
- 易(6739)
- 中国(6502)
- 制(5461)
- 及其(5174)
- 政策(5104)
- 业经(5042)
- 银(4776)
- 银行(4776)
- 行(4621)
- 地方(4535)
- 农业(4530)
- 方针(4474)
- 述(4422)
- 阐(4421)
- 阐述(4421)
- 税(4409)
- 机构
- 学院(83913)
- 大学(81767)
- 济(38431)
- 经济(37543)
- 管理(32798)
- 研究(29127)
- 理学(27244)
- 理学院(27001)
- 管理学(26622)
- 管理学院(26454)
- 中国(24925)
- 财(20297)
- 京(16639)
- 财经(14882)
- 科学(14871)
- 所(14374)
- 中心(13888)
- 江(13820)
- 经(13464)
- 研究所(12512)
- 经济学(11596)
- 州(11023)
- 北京(10922)
- 财经大学(10861)
- 农(10844)
- 范(10762)
- 师范(10707)
- 银(10477)
- 经济学院(10397)
- 院(10363)
- 基金
- 项目(48524)
- 研究(39132)
- 科学(38776)
- 基金(34910)
- 家(28821)
- 国家(28546)
- 科学基金(24851)
- 社会(24436)
- 社会科(23197)
- 社会科学(23194)
- 省(18470)
- 教育(18284)
- 基金项目(17096)
- 编号(17008)
- 划(15702)
- 资助(15638)
- 成果(15086)
- 自然(14996)
- 自然科(14641)
- 自然科学(14636)
- 自然科学基金(14397)
- 课题(12164)
- 部(11335)
- 策(11233)
- 性(10810)
- 发(10646)
- 重点(10631)
- 项目编号(10273)
- 年(10167)
- 教育部(9992)
共检索到138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基恩斯·魏德曼 钟帅
更深层次的一体化本身并不是实现稳定的手段,如果没有稳定的货币,没有与之配套的财政规则框架,这个政治联盟体就不可能长久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曾告诫人们,万物都是流动的,一切都在不断地产生和消亡。因此,"万物皆流"也可以指货币政策的角色和取向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回顾历史,那些中央银行独立性较高,并且明确地将物价稳定作为中央银行首要目标的国家,通胀水平明显要低许多,德国就是很好的例子。德国联邦银行有着追求物价稳定的优良传统,这也是它会成为欧元区货币体系构架基础的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逢民
本文从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入手,研究货币政策在调整国家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中的作用。文章认为,货币政策在注重全局调控的基础上,应该充分考虑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产业差异,通过政策倾斜、投资引导、信贷政策和政策协调等多渠道提升货币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中的效果。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结构调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宋元
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关键词:
货币错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汇率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货币政策的调整虽属必要,但它并非解决当下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万能之药,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才是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货币政策:从"稳健中性"回到"稳健"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宏观调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降杠杆与防风险的背景之下,货币与信用双双有所收紧,成为了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直接的外在表现。是故,无论是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还是社会融资规模,均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骏
论货币政策周骏(一)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总称,它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指导货币供应和信贷活动的准则。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在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发达的背景下,公开市场操作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有很多优点——使调控更具精准性、灵活性和主动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内涵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货币政策的表述上有了新变化,不再提"保持中性",重申"松紧适度",并且首次强调"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围绕这一主题,各界讨论多聚集在"松紧适度"上,但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着墨不多。对此,笔者认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建堂
改革以来,随着具有很强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特点的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化,货币、特别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为人们用来观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变动近年来并不存在确定的正相关关系,于是如何认识货币与物价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否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准确指标,就成为我国金融界和经济理论界关心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不揣冒昧,就上述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翔
本文针对当前货币政策在宏观面遭遇的诸多问题 ,通过对人民银行新乡市中心支行在微观面执行货币政策的制约因素、手段和绩效分析 ,论证了人民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从地区着手履行宏观职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文章认为 ,考虑到基层央行的信息、地位和职能优势和各地区差别 ,在具有直接性质的特定货币政策工具 (如再贴现、再贷款和窗口指导 )上应实行一定程度的权力下放。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微观梗阻 中央银行分支机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小五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责。能否充分有效地发挥这一职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 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如何建立健全和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此应成为央行在行使各项职能过程中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央行职能 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侯成琪 龚六堂
本文建立了一个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来描述食品部门在需求价格弹性、价格粘性和供给冲击等方面的异质性,研究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我国食品价格的较快上涨。本文的研究表明:(1)食品价格粘性较低和食品需求缺乏弹性是导致我国食品价格较快上涨的主要原因;(2)根据福利损失贡献加权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是最优的,货币政策盯住这个最优核心通货膨胀能够显著降低外生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3)食品价格在这个最优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为8.8%,这意味着不应该由于食品具有较大的支出权重而对食品价格上涨过度反应,也不应该由于食品价格具有较高的波动性而对食品价格上涨无动于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狄
近些年来 ,世界上不少国家纷纷把金融监管职能从央行分离出来 ,以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职能。然而本文认为 ,在对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职能分离的利弊进行分析时 ,应充分考虑各国不同的经济体制、金融市场环境、微观金融发达程度等因素 ,不能一概而论。本文还认为 ,目前流行于国际社会的两项职能分离的做法在我国并不可取 ,而应继续集中于央行 ,并进一步明确各自的目标与职责分工 ,增强内部的信息交流与协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鹏 武传利
英国的通货膨胀治理无疑卓有成效,其通货膨胀目标制由"政府通胀目标—-透明的利率政策—-通胀预测和预期引导—-利率市场传导机制"四个核心要件有机构成。该文对各要件分别进行客观分析,在充分探讨英国成功治理通胀的制度精髓和全貌的基础上,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度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目标制 利率政策 预期引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观烈
一、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我们要用货币政策来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须从货币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说起。马克思是在分析商品内部的矛盾和追踪价值形式的演化中发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的。由此确知的货币本质属性(一般等价物)和这个属性在货币职能上的主要表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最深刻地显示了货币在商品经济总体运行中的作用,即展开和解决商品内部的矛盾,或实现一切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从而使商品生产的扩大成为可能;在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的条件下,货币又是"每个价值增值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且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