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6)
- 2023(3584)
- 2022(3097)
- 2021(2955)
- 2020(2335)
- 2019(5381)
- 2018(5223)
- 2017(10764)
- 2016(5884)
- 2015(6496)
- 2014(6617)
- 2013(6514)
- 2012(6221)
- 2011(5799)
- 2010(5985)
- 2009(5593)
- 2008(5520)
- 2007(4976)
- 2006(4650)
- 2005(4264)
- 学科
- 济(22277)
- 经济(22257)
- 管理(17524)
- 业(16255)
- 企(12871)
- 企业(12871)
- 方法(8936)
- 数学(8210)
- 数学方法(8071)
- 农(7798)
- 策(7037)
- 财(6922)
- 贸(6854)
- 贸易(6851)
- 易(6748)
- 中国(6479)
- 制(5448)
- 及其(5113)
- 政策(5087)
- 银(4956)
- 银行(4956)
- 行(4754)
- 业经(4702)
- 农业(4644)
- 地方(4516)
- 方针(4454)
- 税(4439)
- 述(4401)
- 阐(4401)
- 阐述(4401)
- 机构
- 学院(82296)
- 大学(80358)
- 济(38266)
- 经济(37396)
- 管理(32026)
- 研究(29269)
- 理学(26531)
- 理学院(26295)
- 管理学(25940)
- 管理学院(25779)
- 中国(25028)
- 财(19916)
- 京(16479)
- 科学(15022)
- 财经(14661)
- 所(14563)
- 中心(13866)
- 江(13528)
- 经(13268)
- 研究所(12683)
- 经济学(11563)
- 农(11168)
- 北京(10801)
- 财经大学(10719)
- 州(10686)
- 院(10516)
- 银(10481)
- 范(10396)
- 经济学院(10368)
- 师范(10344)
- 基金
- 项目(48046)
- 研究(38366)
- 科学(38304)
- 基金(34742)
- 家(28911)
- 国家(28647)
- 科学基金(24786)
- 社会(23953)
- 社会科(22795)
- 社会科学(22793)
- 省(18060)
- 教育(17730)
- 基金项目(16966)
- 编号(16495)
- 资助(15668)
- 划(15495)
- 自然(15026)
- 自然科(14650)
- 自然科学(14646)
- 成果(14589)
- 自然科学基金(14405)
- 课题(11782)
- 部(11258)
- 策(11180)
- 重点(10601)
- 性(10558)
- 发(10556)
- 教育部(9865)
- 项目编号(9860)
- 年(9791)
共检索到136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新权 郭亚凌
在许多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货币流通量和实际经济活动的正相关性是有关美国经济重要的经验事实。的确,这种共变异性的变化的大小是如此强烈和稳定以致于货币变量被长期包含在美国商务部的领先经济指标的指数中。虽然对这种周期相互变动的方式的认识已成为共识,但如何解释它分歧很大。一些宏观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关于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具有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茂生 柏冬秀
中国的货币政策:近期应从偏紧转向中性李茂生,柏冬秀1.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由于它具有强烈的熨平经济周期即稳定经济的作用,具有逆对现实经济风向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试图5...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秉坤 郭辉铭
1992年以来,我国央行多次调整货币政策基调,实施了稳健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为揭示这些货币政策基调的实质性内涵,尤其是刻画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转向的内在规律,本文使用多区制门限模型研究我国的货币政策反应关系,考察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对通胀变化依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简单线性或三区制门限回归模型,双区制门限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我国货币政策的真实动态过程,即当通胀率高于1.4%时,中央银行实施相对从紧的货币政策治理通胀或管理通胀预期;而当通胀率低于1.4%时,中央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货币政策操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近年来,我国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明显减弱。应推进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转变,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吉林 张二华
本文运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整个条件分布上考察了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下以"麦卡勒姆规则"为基础的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特征。研究发现,以M1为货币中介目标的数量规则仍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其操作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对称特征,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调节力度和调节目标的时变性。在1996年之前,央行对M1的操作容易导致高通胀率和经济较大的波动,而1996年之后由于货币调控方式的转变,M1能有效地抑制通胀率、实现GDP增长目标并保持汇率的稳定。此外,M2虽能熨平经济的波动,但对通胀率以及实际汇率的调节较差,目前仍不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分位数回归 麦卡勒姆规则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三大经济背景基本面变化是触发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近期全球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拐点有三大背景:一是全球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态势。经济增长方面,全球经济出现多年未见的共振复苏。美国今年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均在2%以上;二季度欧元区GDP同比上涨2.3%,为2011年二季度以来最快增速;截至今年二季度,日本经济连续六个季度扩张,创金融危机后最长扩张纪录。除三大经济体外,中国经济运行稳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范俊林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三大经济背景基本面变化是触发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近期全球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拐点有三大背景:一是全球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态势。经济增长方面,全球经济出现多年未见的共振复苏。美国今年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增速均在2%以上;二季度欧元区GDP同比上涨2.3%,为2011年二季度以来最快增速;截至今年二季度,日本经济连续六个季度扩张,创金融危机后最长扩张纪录。除三大经济体外,中国经济运行稳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凯旋 王家庆
进行稳定的基础货币投放是货币政策操作的基本形式近年来,"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GDP增速相匹配"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的重要工作目标。从社会融资结构看,中国的实体经济仍然十分依赖信贷融资,201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总量的六成以上。根据货币银行学理论,信贷融资带来存款派生,从而带来广义货币的同步增长。在法定准备金框架下,商业银行体系吸收一般性存款,需要向中央银行缴纳一定比例的法定准备金,如果中央银行不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廖强
货币政策操作的最优规则安排谢平廖强一、问题的提出货币政策的功能在于通过政策工具操作有可能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无论该政策目标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或其它,其最终效果均与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密不可分。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不同,其政策实施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陆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经济手段替代行政手段,间接调控替代直接计划,基础货币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也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在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雷
凯恩斯革命无疑是20世纪经济科学中的大事,但由于《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高度争论性和晦涩难懂,关于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具体贡献一直存在着争议。凯恩斯认为作为传统就业理论的劳动供给理论、萨伊定律和利率理论均建立在特殊假设前提之上,这使得传统经济学成为分析特定经济状态的特殊经济学。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论和一般性的经济分析框架。其中,企业家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生产成本条件和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均衡就业水平。同时,货币的特殊性质使得货币利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阻碍了投资增长,造成有效需求不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雷
凯恩斯革命无疑是20世纪经济科学中的大事,但由于《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高度争论性和晦涩难懂,关于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具体贡献一直存在着争议。凯恩斯认为作为传统就业理论的劳动供给理论、萨伊定律和利率理论均建立在特殊假设前提之上,这使得传统经济学成为分析特定经济状态的特殊经济学。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论和一般性的经济分析框架。其中,企业家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生产成本条件和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均衡就业水平。同时,货币的特殊性质使得货币利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阻碍了投资增长,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使得经济停滞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是以建立在货币特殊性质基础上的利息率理论为中心环节的一般性的就业理论。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之后的宏观经济学并没有沿着有效需求原理的逻辑发展,凯恩斯革命被逆转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春蕾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恰当选择,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关键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指标向价格型指标的转移。本文分别就数量型指标与价格型指标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实证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M2指标已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主体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投资,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趋于减弱;社会融资规模更能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但其传导效应尚未有效形成,仍有完善空间,预期可成为拉动实体经济增长的强劲之源;价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广平 石凤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