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2)
- 2023(16218)
- 2022(14088)
- 2021(13296)
- 2020(10910)
- 2019(25066)
- 2018(24625)
- 2017(48569)
- 2016(26252)
- 2015(29218)
- 2014(29093)
- 2013(28258)
- 2012(25847)
- 2011(23244)
- 2010(22923)
- 2009(20712)
- 2008(19870)
- 2007(16968)
- 2006(14631)
- 2005(12536)
- 学科
- 济(105064)
- 经济(104954)
- 管理(75891)
- 业(71267)
- 企(58810)
- 企业(58810)
- 方法(50077)
- 数学(44421)
- 数学方法(43843)
- 农(28228)
- 财(27333)
- 中国(26173)
- 地方(22867)
- 业经(22753)
- 学(20345)
- 贸(19636)
- 贸易(19629)
- 易(19069)
- 农业(18919)
- 制(17500)
- 务(17313)
- 财务(17240)
- 财务管理(17207)
- 理论(16728)
- 环境(16723)
- 企业财务(16325)
- 技术(16189)
- 和(15922)
- 银(15277)
- 银行(15242)
- 机构
- 学院(361836)
- 大学(361015)
- 管理(147669)
- 济(147402)
- 经济(144345)
- 理学(129092)
- 理学院(127751)
- 管理学(125512)
- 管理学院(124862)
- 研究(117483)
- 中国(87663)
- 京(74686)
- 科学(71680)
- 财(67151)
- 所(56859)
- 财经(54566)
- 中心(54256)
- 农(53815)
- 业大(52229)
- 研究所(52043)
- 江(50919)
- 经(49908)
- 范(47635)
- 师范(47252)
- 北京(46446)
- 经济学(44677)
- 院(43597)
- 农业(41995)
- 州(41434)
- 财经大学(41023)
- 基金
- 项目(256084)
- 科学(203217)
- 研究(188824)
- 基金(187341)
- 家(162275)
- 国家(160950)
- 科学基金(139917)
- 社会(119779)
- 社会科(113662)
- 社会科学(113633)
- 基金项目(99373)
- 省(99116)
- 自然(91127)
- 自然科(89017)
- 自然科学(88999)
- 自然科学基金(87374)
- 教育(87159)
- 划(83510)
- 资助(77290)
- 编号(77287)
- 成果(61438)
- 部(57106)
- 重点(56979)
- 发(54638)
- 创(53243)
- 课题(52452)
- 创新(49624)
- 教育部(49399)
- 国家社会(49361)
- 科研(48945)
- 期刊
- 济(152237)
- 经济(152237)
- 研究(104519)
- 中国(60801)
- 学报(52989)
- 管理(52093)
- 科学(49937)
- 财(49548)
- 农(48072)
- 大学(41110)
- 学学(38796)
- 教育(38776)
- 农业(33817)
- 融(32801)
- 金融(32801)
- 技术(31845)
- 业经(25652)
- 财经(25645)
- 经济研究(24850)
- 经(21874)
- 问题(19758)
- 图书(17482)
- 理论(17369)
- 技术经济(17024)
- 科技(16893)
- 业(16798)
- 实践(15971)
- 践(15971)
- 商业(15941)
- 资源(15939)
共检索到510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亚辉 杨乐乐
文章基于中国2005年一季度到2013年四季度最新数据,结合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新动向,通过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工具(数量型和价格型)对中国不同区域(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使用可能带来的差异进行了经验检验与测度。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带产出对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冲击响应的敏感度按东中西递减;中部经济带价格相对东西部经济带对价格型工具利率更为敏感,三大经济带价格对以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冲击的响应的差异不明显;汇率工具在各经济带间响应存在明显差异,敏感度和强度随东中西递减。最后文章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工具类型 区域效应 PVAR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刚 王洪卫 谢永康
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运用卡尔曼滤波解法,并使用系统聚类法将我国各省区按照房价高低重新划分为三个区域,比较分析了两类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区域房价的动态影响特点。实证结果表明:以M2为代表的数量工具和以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工具对各区域房价的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但是前者的影响力显著强于后者;数量工具的"分层效应"更明显,即区域差异性更大,对房价越高的地区影响力越大。因此要根据两类货币政策工具对区域房价影响效果的特点,在不同时期按照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需要,调整和优化货币政策的工具组合,才能达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雨薇
文章通过借鉴奥肯法则构建了货币政策乘数效应模型,并利用我国2001~2012年宏观统计数据对金融结构差异以及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金融结构差异导致统一的货币政策所产生区域效应不同,乘数作用进一步加剧了货币政策的不均衡性,进而造成了货币政策在区域金融总量和结构上的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安仲 黄哲
目前,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没有考虑货币政策本身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含义是多重的,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性,目前的文献并没有对此进行研究。以信贷渠道为对象,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区域效应差异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认为,信贷渠道确实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区域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理 巫慧玲 张卓
通过建立一个四自变量两层级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以2004年1月~2012年9月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针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货币政策中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较为敏感,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对货币政策中的公开市场操作的敏感性更强;财政政策对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区域效应 PVAR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耿同劲
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同样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不同的区域发挥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效应,全国“一刀切”的货币政策操作很难实现统一的币值稳定、经济增长等目标。为熨平区域经济的不同特质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实现统一的货币政策目标,本文研究了区域间经济差异究竟影响了哪些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又是如何影响的,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货币政策工具区域化操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区域化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跃 胡晓璎 周陈曦
现金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货币政策通过各种工具对市场运行进行的调节不可避免地会对流通中的现金产生波动性影响。本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角度,应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灰度相关分析等方法,就本世纪以来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现金供应的影响效应展开分析。探究现金波动的内在政策性原因,为分析现金运行规律,探求货币政策的实际效力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现金供应 波动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国妍
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别。本文从统一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运用最优货币区标准对中国进行检验分析,找出产生货币政策区域差别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统一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增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评生 吴伟军
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采用1984-2006年度样本数据,通过对我国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对货币政策响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确实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因此,在制定统一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同时,还要考虑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微观因素。
关键词:
SVAR模型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永刚 周子瑜
文章选取我国省域层面2003~2014年的月度工业数据,在考虑区域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区域G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各区域工业产出和工业品价格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有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GVAR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阮莉莉 高云峰 罗艳
本文利用1985—2008年间中国东部和西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及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对中国东部(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和西部(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在我国东西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区域间信贷制度的不同。因此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信贷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惠 全智敏
本文使用1984-2010年的年度数据,从省际视角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通过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发现,我国存在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货币政策对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GDP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发现,产业结构差异不是导致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出现区域差异的原因,而市场化程度差异、对外开放程度差异以及资本市场的相对发达程度才是导致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形成区域差异效应的主要原因。最后,我们认为应该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扶持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完善各地区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以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关键词:
省际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VAR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晶
本文首先指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基础存在不足,然后按照时间和流派简单回顾了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区域影响问题的研究历史,最后重点介绍了目前处于研究前沿的新、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外成果进行了简单评价。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不对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安平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是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价格指数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通过比较投资和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发现:①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东部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②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③1978年后,两种政策的作用都有所增强,货币政策对中西部,特别是对西部的影响明显增加。其含义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应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在注重财政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拥政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讨论始终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不能仅局限于国际货币联盟中,它们同样适用于单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发展差异较大的大国地区内部。但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地区特别是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因此,本文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成果进行了整理。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非对称性 区域非对称性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