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4)
- 2023(15118)
- 2022(13350)
- 2021(12622)
- 2020(10691)
- 2019(24794)
- 2018(24783)
- 2017(49069)
- 2016(27085)
- 2015(30612)
- 2014(31040)
- 2013(30789)
- 2012(28656)
- 2011(26045)
- 2010(26060)
- 2009(24175)
- 2008(23919)
- 2007(21331)
- 2006(18432)
- 2005(16388)
- 学科
- 济(111557)
- 经济(111447)
- 管理(76322)
- 业(72768)
- 企(59297)
- 企业(59297)
- 方法(53131)
- 数学(46828)
- 数学方法(46310)
- 农(30584)
- 财(28041)
- 中国(27584)
- 地方(24818)
- 学(24041)
- 业经(22939)
- 贸(21681)
- 贸易(21676)
- 易(21029)
- 农业(20212)
- 制(19235)
- 理论(17559)
- 务(17493)
- 财务(17418)
- 财务管理(17381)
- 和(17206)
- 环境(16848)
- 银(16484)
- 银行(16431)
- 企业财务(16411)
- 融(15754)
- 机构
- 大学(388908)
- 学院(388595)
- 济(156317)
- 管理(153997)
- 经济(152792)
- 理学(133288)
- 理学院(131799)
- 研究(130627)
- 管理学(129552)
- 管理学院(128859)
- 中国(97387)
- 京(82189)
- 科学(82171)
- 财(71125)
- 所(66905)
- 农(64953)
- 研究所(61030)
- 中心(59660)
- 业大(58939)
- 江(57289)
- 财经(57008)
- 北京(51979)
- 范(51875)
- 经(51632)
- 师范(51440)
- 农业(51208)
- 院(47016)
- 州(46533)
- 经济学(46490)
- 经济学院(42164)
- 基金
- 项目(262542)
- 科学(205181)
- 研究(191904)
- 基金(188920)
- 家(164043)
- 国家(162674)
- 科学基金(138749)
- 社会(118493)
- 社会科(112170)
- 社会科学(112138)
- 省(103009)
- 基金项目(100631)
- 自然(91017)
- 自然科(88790)
- 自然科学(88766)
- 教育(88398)
- 自然科学基金(87162)
- 划(86900)
- 编号(79976)
- 资助(78909)
- 成果(65322)
- 重点(58811)
- 部(58167)
- 发(56438)
- 课题(54871)
- 创(53635)
- 科研(50371)
- 创新(50058)
- 教育部(49401)
- 大学(48803)
- 期刊
- 济(169063)
- 经济(169063)
- 研究(113297)
- 中国(68888)
- 学报(61004)
- 农(58329)
- 科学(56071)
- 财(53254)
- 管理(52976)
- 大学(45255)
- 学学(42573)
- 教育(41736)
- 农业(40122)
- 融(35651)
- 金融(35651)
- 技术(33265)
- 业经(28141)
- 财经(27049)
- 经济研究(26848)
- 经(23008)
- 问题(22395)
- 业(20442)
- 图书(19997)
- 技术经济(19452)
- 理论(19260)
- 科技(17941)
- 版(17881)
- 商业(17811)
- 实践(17713)
- 践(17713)
共检索到561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少新 田娟 王鹏飞
在区域经济金融差别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统一或独立性已经和区域金融差异构成了一种博弈。本文从理性预期学说的角度来阐明,在保证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施体现区域差异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理性预期 区域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春玲 胡建渊
理性预期学派及其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现代宏观经济系统建立了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的微观基础,弥补了长期以来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本文在对货币政策中性命题重新认识以及对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演变途径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理性预期理论模型的分析,说明即使是在理性预期条件下,宏观的货币政策调控仍然是有效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毛莹
货币政策的内生性决定了货币政策博弈问题的存在,本文讨论博弈论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应用问题,并提出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博弈分析 纳什均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阮莉莉 高云峰 罗艳
本文利用1985—2008年间中国东部和西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及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对中国东部(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和西部(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在我国东西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区域间信贷制度的不同。因此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信贷制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富全 朱建明
本文利用行为经济学的估测偏见理论,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对公众当前有限理性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解释,认为我国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具有明显的有限理性特征,导致偏离政策目标。因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发布应尽量消除不确定性,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树立公众信心,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关键词:
有限理性预期 估测偏见 短视 参照点依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金仁
本文阐述了理性预期学派提出的理论假定及其货币政策主张。分析了理性预期学派货币政策的积极意义,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市场有效性、政策效应等方面对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做了评述。
关键词:
理性预期 货币政策 评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玉冰
货币政策传导是一个有着众多环节、渠道和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各个地区在经济和金融结构等方面的异质性,导致单一的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产生区域差异效应。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问题对于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宏观调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在西北地区的现实表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琦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1985~2009年相关的年度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在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东部地区货币渠道发挥作用更加显著;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信贷渠道;中部地区则主要依赖货币渠道,信贷渠道作用极其有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区域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及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总部经济效应的影响。因此设立区域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及省域资金流动监管机构、协调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区域化择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区域化差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途径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常海滨 徐成贤
本文在系统阐述西方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在我国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中游等三个区域共计13个省份不具有有效传导机制,利率政策的区域传导效应时滞为一年。本文认为,区域贸易和资金流动影响货币政策区域传导效应,区域金融资源外流和金融结构失衡相互影响,是造成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建立综合政策调控机制和区域货币政策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东明 潘再见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不仅会降低统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会加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针对区域效应问题,是否需要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化操作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首先评析统一货币政策对区域发展不均衡影响的相关理论,继而结合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之争,分析区域差异化操作的理论可行性。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十二五"时期公平和效率的战略选择和差异化操作已具备的现实基础,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现实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差异化操作需遵循的几个原则:差异化政策需针对落后地区的典型问题、注重区别对待以及把握好差异化操作的合理的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区域协调 差异化操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海宁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是以人民银行总行为调控主体的单一总量调控。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金融发 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存在较大差距,总量货币政策 在区域问调控效应差异较大。本文分析当前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多级 货币政策操作体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区域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东明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问题的存在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成为我国政策当局的现实选择。文章将总结我国(金融)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具备的现实基础,进而指出需准备的工作,以期提高差异化操作的效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区域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安平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是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价格指数和东中西部人均产出等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通过比较投资和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发现:①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对东部的作用强于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②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③1978年后,两种政策的作用都有所增强,货币政策对中西部,特别是对西部的影响明显增加。其含义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应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在注重财政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晓 杨开忠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主要是统一的全国性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货币政策的不同需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中部、西部依次减弱。文章认为,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
关键词:
差异性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向量自回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琴
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影响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各地区的货币政策敏感系数,并进一步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和结构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货币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缩小区域间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传导机制 结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