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0)
- 2023(9731)
- 2022(8166)
- 2021(7752)
- 2020(6337)
- 2019(14857)
- 2018(14174)
- 2017(27452)
- 2016(14567)
- 2015(16733)
- 2014(16275)
- 2013(16422)
- 2012(15640)
- 2011(14477)
- 2010(14303)
- 2009(13499)
- 2008(13286)
- 2007(11343)
- 2006(9975)
- 2005(9211)
- 学科
- 济(71120)
- 经济(71058)
- 管理(41282)
- 业(40014)
- 方法(35112)
- 数学(32961)
- 数学方法(32752)
- 企(30544)
- 企业(30544)
- 中国(22265)
- 农(18264)
- 财(18103)
- 贸(17954)
- 贸易(17947)
- 易(17600)
- 制(13134)
- 融(12446)
- 金融(12446)
- 银(12441)
- 银行(12439)
- 业经(12396)
- 行(12027)
- 农业(11711)
- 地方(11310)
- 策(11107)
- 务(9825)
- 财务(9812)
- 财务管理(9794)
- 环境(9769)
- 出(9604)
- 机构
- 大学(212695)
- 学院(209754)
- 济(108134)
- 经济(106591)
- 管理(82971)
- 研究(76767)
- 理学(71518)
- 理学院(70820)
- 管理学(70095)
- 管理学院(69687)
- 中国(63169)
- 财(49977)
- 京(43601)
- 财经(39719)
- 科学(38660)
- 所(36909)
- 经(36647)
- 经济学(36264)
- 中心(35127)
- 研究所(33085)
- 经济学院(32945)
- 财经大学(29925)
- 江(28973)
- 北京(28356)
- 农(28021)
- 院(27266)
- 范(25757)
- 师范(25618)
- 业大(23968)
- 商学(23634)
- 基金
- 项目(135857)
- 科学(110671)
- 基金(105084)
- 研究(102650)
- 家(89736)
- 国家(89086)
- 科学基金(77657)
- 社会(71149)
- 社会科(67955)
- 社会科学(67947)
- 基金项目(53457)
- 教育(47185)
- 省(47147)
- 自然(46869)
- 自然科(45867)
- 自然科学(45859)
- 自然科学基金(45158)
- 资助(44981)
- 划(41272)
- 编号(38879)
- 部(33925)
- 成果(32309)
- 国家社会(31506)
- 教育部(30385)
- 重点(30373)
- 发(29345)
- 中国(29220)
- 人文(28809)
- 创(28026)
- 课题(27033)
共检索到326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江春 刘春华
运用方差分解方法考察利率对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贡献度,运用脉冲响应函数考察利率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经济变量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这种利率效应的产权制度原因,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利率目前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非常有限,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集中于短期;(2)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是利率在中国货币政策中表现欠佳的制度原因。(3)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中的利率效果,必须先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
关键词:
利率效应 货币政策 产权制度 经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正新 舒芳
文章基于最新统计数据,运用较新的研究方法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中国货币政策实际基准利率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利率中介前向传导具有一定的刚性,但弱具后向传导作用。(2)投资和消费对利率的弹性低,对收入的长期反应大,但短期内主要受自身前3季的影响。(3)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低且存在3-5个季度时滞效应。由此表明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现行利率传导机制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硕 周俊桃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和零售市场(贷款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响应关系,为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以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调控零售市场利率的方式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间接调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存款基准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自强 顾丽娟 叶露
选取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保险需求渠道的运作机制和传导效果进行深层次的长期静态分析和短期动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保险需求传导机制是存在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保险需求 传导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琴
统一货币政策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本文运用ARMA模型和VAR模型分析了1978~2005年间中国三大产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不同反应。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产业非对称性,高有形资产产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小于低有形资产产业,即第一产业对货币供给冲击的反应最为强烈,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小。由于各产业的市场结构差异、产业内企业的规模和性质不同使得各产业所面临的金融摩擦存在较大差异,进而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非对称性,在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下货币政策效应在产业层面上表现出了非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业效应 市场结构 传导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雁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法,利用1998年至2003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以此试图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应时滞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潘淑娟 叶斌
以自然利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Kalman滤波法对中国自然利率进行估测,结果发现其走势大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变动;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中国自然利率与产出缺口、未来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度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产出缺口是自然利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与其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也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自然利率的估测能够有效地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松紧程度,为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个稳定预期的变量,提升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陈柳钦
本文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行业效应 利率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袁靖 薛伟
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和极大似然函数估计方法对中国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联合建模进行估计,实证结果显示:通货膨胀目标值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冲击是扩张性和持续性的,对于所有到期期限都是持续上升的;货币政策冲击对利率期限结构冲击的效应则是递减的,对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斜率影响较显著;通货膨胀冲击对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曲度影响较显著。模型样本外预测大大优于VA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模型一方面有助于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测,另一方面有助于央行制定前瞻有效的货币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张谊诰
本文基于新颖的和交叉性统计数据,通过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是低效的。(2)货币政策在整体上却有效。这从侧面可以证明:相比较于其他几个货币传导机制,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的阻塞效用更强,即其对货币政策总体绩效的贡献度相对最小。(3)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时滞效应。本文认为,解决目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低效性的主要方法还是要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推进。
关键词:
利率 有效性检验 时滞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琼 陈德伟 周英章
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时差相关系数法和脉冲响应函数法对我国 1 993——— 2 0 0 1年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经济产出还是对价格的影响均是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的 ,中央银行应提高对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预测能力 ,为前瞻性货币政策决策提供准确的实证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晓峰 黄薇薇
文章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了具有区制转换的宏观金融模型,详细考察了在不同货币政策和外生冲击区制状态下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响应问题。结果表明,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冲击开始阶段的反应更多受到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而随冲击期限推移,政策的区制性信息占据主导;此外,在面对产出冲击时,利率期限结构的反应曲线主要体现外生经济不确定性的区制信息,货币政策区制则属于从属地位,并且冲击反应具有较长的持续性。
关键词:
宏观金融模型 区制转换 利率期限结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强 李向前 付志刚
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多数中央银行建立了能有效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的政策操作框架。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框架,运用EGARCH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超短端Shibor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Shibor水平朝中央银行预期的方向变化;而中央银行沟通对Shibor水平与Shibor波动性的影响,与中央银行预期并不完全一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燕
实证分析表明,在当前我国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手段并存的情况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目标之一,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率与名义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实际的经济总量、投资、消费的变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表明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十分有限。今后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创造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 有效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璐 刘金全
文章通过构建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与长期利率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脉冲响应函数,考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长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短期动态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对我国长期利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对期限相对较短的长期利率具有正向冲击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长期利率 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