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9)
2023(16671)
2022(13984)
2021(13245)
2020(11214)
2019(26312)
2018(25725)
2017(49533)
2016(26610)
2015(30553)
2014(30270)
2013(30148)
2012(28205)
2011(25627)
2010(26042)
2009(24841)
2008(24157)
2007(21481)
2006(18841)
2005(17347)
作者
(75250)
(62904)
(62797)
(60094)
(40268)
(30177)
(28728)
(24404)
(23942)
(22705)
(21372)
(21095)
(20287)
(19932)
(19862)
(19671)
(18503)
(18429)
(18366)
(18281)
(15809)
(15400)
(15324)
(14432)
(14361)
(14238)
(13945)
(13747)
(12631)
(12451)
学科
(116072)
经济(115937)
管理(76117)
(74706)
(60521)
企业(60521)
方法(55574)
数学(50437)
数学方法(49749)
中国(37063)
(32533)
(31098)
(30670)
金融(30668)
(29269)
银行(29244)
(28183)
(27346)
贸易(27328)
(26740)
(25995)
业经(23465)
地方(22195)
农业(20252)
(20064)
(19265)
财务(19208)
财务管理(19160)
企业财务(18222)
理论(17316)
机构
大学(384519)
学院(383228)
(171612)
经济(168312)
管理(148140)
研究(131061)
理学(126986)
理学院(125675)
管理学(123552)
管理学院(122849)
中国(108891)
(81410)
(80120)
科学(74473)
(65560)
财经(64178)
中心(62292)
(59049)
研究所(58979)
(58366)
(56812)
经济学(55225)
北京(51374)
业大(51264)
经济学院(50010)
(47704)
财经大学(47683)
师范(47275)
(46809)
农业(46181)
基金
项目(247313)
科学(196150)
基金(182804)
研究(182629)
(157676)
国家(156442)
科学基金(134873)
社会(118463)
社会科(112660)
社会科学(112634)
基金项目(94315)
(93514)
自然(85036)
教育(84773)
自然科(83159)
自然科学(83138)
自然科学基金(81733)
(79394)
资助(77834)
编号(73333)
成果(60724)
(57019)
重点(55621)
(52835)
(51321)
课题(50888)
国家社会(49956)
教育部(49714)
创新(48089)
人文(47837)
期刊
(182916)
经济(182916)
研究(118853)
中国(76359)
(62700)
(53893)
金融(53893)
管理(53839)
学报(53488)
(53227)
科学(51314)
大学(41574)
学学(39028)
教育(38083)
农业(35078)
技术(33038)
财经(32679)
经济研究(31668)
(28037)
业经(27833)
问题(24107)
(24104)
统计(21696)
国际(21461)
技术经济(19621)
(19545)
(19449)
世界(19001)
理论(18655)
决策(17696)
共检索到585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明皓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金融交易成本的货币政策产出效应模型,研究金融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然后,根据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运用校准法模拟金融开放程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影响。最后,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开放度的增加短期内将削弱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金融开放度的提高将对长期产出调整起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尧成  
本文通过建立开放经济DSGE模型,对比分析国内外冲击下不同货币政策对应的经济波动方式和社会福利损失,并构建"经济波动相关性指数"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经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无论是在国内冲击还是国外冲击下,理论上都存在着同一种最优货币政策,且不同货币政策的福利效果有所差别;其次,从全样本时段来看,设定中国实施的货币政策为盯住汇率制时相关性指数经验值最高,但分样本时段的研究显示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时变性,体现相机抉择的特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伟  
根据美联储数据特征构建LT—TVP—VAR模型,从加息和缩表两个层面实证研究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将主要通过流动性供给冲击和跨境资本流动渠道导致我国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上行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有限;美联储缩表的目的是回收过剩流动性,并促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短期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有限,其长期外溢效应取决于缩表的速度和力度。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市场外溢影响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要积极应对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外溢效应,提升金融市场应对非预期冲击的能力,防范外部冲击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基于考虑参数时变特征的TVP-VAR模型,研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并详细考察了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总体上恶化了中国产出,降低了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收益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资产价格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加剧。第二,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中,利率和资产价格渠道改善产出,汇率渠道则恶化产出,不过汇率渠道占主导;第三,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对我国产出有小幅改善作用,但影响十分有限,其间还可能引发资本外流以及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以上结论表明,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的潜在冲击,中国应进一步推动汇率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胜  田涛  
利用包含汇率波动和通胀预期的IS-Philips模型推导考虑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此基础上,分别以股价和房价作为资产价格的代理变量,模拟分析了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在平抑产出和物价波动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会增大利率波动幅度;考虑房价波动的货币政策比考虑股价波动的货币政策在平抑产出和物价波动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与考虑股价波动的货币政策相比,考虑房价波动的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冲击更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远  纪春明  
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并克服其不利影响之后,逐步迈入新常态阶段。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路径和目标也在不断转变。本文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力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变动影响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变动,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比价格效应显著,同时货币政策存在一定期限的时滞。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论,结合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提出了更好发挥货币政策效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风险的内生积聚成为货币理论和政策关注的焦点。文章对货币政策、金融风险和跨期产出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并以2006年10月-2018年3月的中国数据为基础,构建SVAR模型对中国的现实进行实证检验,其中,采用时变的修正CRITIC赋权法合成时变权重金融压力指数来衡量中国的金融风险。研究表明,旨在稳定通货膨胀和短期产出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对日益严重的金融风险的长久忍耐,造成金融体系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加深和不确定性的上升,从而为未来的产出稳定埋下祸根。也就是说,金融体系风险的内生积聚导致货币政策对产出稳定的效应不仅仅是当期的,还是跨期的。对此,文章提出基于短期目标的货币政策不足以维持长期产出稳定,货币当局需要考虑金融风险的内生积聚,将跨期产出稳定纳入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雁  
货币政策的效应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析法,利用1998年至2003年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应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国内总产出还是价格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一定的效应时滞,以此试图对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以及把握货币政策的实施时机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小松  张楚雯  
相对于传统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作用机制更加复杂,运用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即当货币政策调控的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较高时,货币政策趋紧,货币政策调控的短期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方向相反,它们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小;当货币政策宽松时,货币政策调控的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呈同方向波动,且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大;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因此,为了保持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有必要考虑货币政策的结构特征,审慎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炘  张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卫东  
文章从金融资产结构、市场结构、融资结构等方面详细描述了当前中国金融结构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选取信贷量与各个宏观经济变量建立了VEC模型,得到了信贷、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运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信贷量与国民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龙  白永秀  
本文根据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所具有的经济特点,依据宏观经济理论,构建了一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的联立方程模型,并根据中国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经济形势,模拟了2010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GDP的冲击效果大于对价格的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扩张要强于各自单独的扩张对宏观经济目标变量GDP的影响,而同时扩张对CPI的影响要弱于单独的扩张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金全  刘达禹  张达平  
本文构建了包合资产价格及市场异质交易者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随后利用校验分析法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货币当局根据资产价格错位采取的应急反应是其在无法实时监测证券市场运行状况时的次优选择。此外,相比于对资产价格错位进行事后干预的货币政策规则,考虑了资产价格的利率规则不但不会影响经济系统的稳定性,且还会促使经济系统达到兼具确定性和稳定性的理性预期均衡。因此,货币当局应高度注重货币政策规则的前瞻指引作用,从而为"新常态"时期内的经济增速换挡托底,也为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注册制的推行留出必要时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陈柳钦  
本文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政   刘丽萍  
监测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识别该风险对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对于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创新性地应用DMA-TVP-FA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搭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并借助MS-VAR模型评估金融风险对价格型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货币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防范金融风险离不开货币市场平稳运行,银行业、股票市场、房地产业、外汇市场在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中虽占比有限,但相对重要性上升。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区制特征,并且维持高风险区制的持续性更强。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作用下,价格型工具的操作效果呈现非对称性,金融风险的存在大幅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中央银行有必要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研究工作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