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4)
- 2023(20334)
- 2022(17504)
- 2021(16376)
- 2020(13806)
- 2019(32128)
- 2018(31765)
- 2017(62167)
- 2016(33707)
- 2015(38080)
- 2014(38113)
- 2013(37414)
- 2012(34600)
- 2011(31169)
- 2010(31550)
- 2009(29563)
- 2008(28676)
- 2007(25661)
- 2006(22275)
- 2005(19778)
- 学科
- 济(135222)
- 经济(135075)
- 管理(98071)
- 业(94824)
- 企(78925)
- 企业(78925)
- 方法(65375)
- 数学(57541)
- 数学方法(56690)
- 中国(38285)
- 财(37370)
- 农(36677)
- 融(31423)
- 金融(31419)
- 银(30680)
- 银行(30626)
- 业经(30073)
- 行(29338)
- 制(27892)
- 学(27602)
- 地方(27527)
- 贸(26640)
- 贸易(26620)
- 易(25846)
- 务(24503)
- 财务(24407)
- 财务管理(24355)
- 农业(24310)
- 理论(23836)
- 企业财务(23120)
- 机构
- 学院(479471)
- 大学(477888)
- 济(194183)
- 经济(189905)
- 管理(188647)
- 理学(162912)
- 理学院(161171)
- 管理学(158047)
- 研究(157564)
- 管理学院(157197)
- 中国(124875)
- 京(100460)
- 科学(96374)
- 财(91460)
- 所(79487)
- 农(77843)
- 中心(74417)
- 财经(73348)
- 研究所(72101)
- 江(70865)
- 业大(70658)
- 经(66529)
- 北京(63586)
- 范(61170)
- 农业(61134)
- 师范(60580)
- 经济学(59238)
- 州(57702)
- 院(56833)
- 财经大学(54512)
- 基金
- 项目(321531)
- 科学(252448)
- 研究(233693)
- 基金(232940)
- 家(202369)
- 国家(200702)
- 科学基金(173008)
- 社会(145803)
- 社会科(138300)
- 社会科学(138262)
- 省(125919)
- 基金项目(122450)
- 自然(113932)
- 自然科(111304)
- 自然科学(111276)
- 自然科学基金(109266)
- 教育(109197)
- 划(105805)
- 资助(98526)
- 编号(96132)
- 成果(77827)
- 重点(71965)
- 部(71157)
- 发(67891)
- 创(66451)
- 课题(66348)
- 创新(61988)
- 科研(61765)
- 教育部(61203)
- 大学(60540)
- 期刊
- 济(207520)
- 经济(207520)
- 研究(139754)
- 中国(89817)
- 学报(74040)
- 财(70995)
- 农(69753)
- 管理(67865)
- 科学(67434)
- 融(57169)
- 金融(57169)
- 大学(56197)
- 学学(53123)
- 教育(51208)
- 农业(47011)
- 技术(43108)
- 财经(36090)
- 业经(34157)
- 经济研究(33949)
- 经(30844)
- 问题(26796)
- 业(24574)
- 统计(24398)
- 技术经济(23678)
- 理论(23462)
- 图书(22570)
- 贸(22289)
- 策(22230)
- 版(21871)
- 商业(21820)
共检索到704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小松 张楚雯
相对于传统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作用机制更加复杂,运用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即当货币政策调控的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较高时,货币政策趋紧,货币政策调控的短期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方向相反,它们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小;当货币政策宽松时,货币政策调控的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呈同方向波动,且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大;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因此,为了保持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有必要考虑货币政策的结构特征,审慎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互联网金融 阈值 非线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德勇 刘笑彤 赵袁军
本文根据金融市场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不同反应机制,探究了基于货币供给量和基准利率来调控市场均衡的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本文结合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实证发现,互联网金融提高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从而增加了非计划货币的供应量和数量型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的偏离程度。同时,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加强了银行存贷款规模及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的敏感度,提高了价格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效率,最终促使政策工具选择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进行转变,促进了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互联网金融 VEC 利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德勇 刘笑彤 赵袁军
本文根据金融市场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不同反应机制,探究了基于货币供给量和基准利率来调控市场均衡的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本文结合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实证发现,互联网金融提高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从而增加了非计划货币的供应量和数量型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的偏离程度。同时,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加强了银行存贷款规模及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的敏感度,提高了价格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效率,最终促使政策工具选择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进行转变,促进了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互联网金融 VEC 利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张竞文
以阿里余额宝、腾讯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对我国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互联网货币基金是否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的特点?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是否会产生风险溢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均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运用GARCH-Co Va R模型研究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对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货币基金风险总体可控,货币基金产品对金融市场存在负溢出效应。其中腾讯理财通易理财比阿里余额宝有更高的风险溢出;阿里余额宝和腾讯理财通易理财具有高收益、高波动性的特点;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与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溢出存在同周期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张竞文
以阿里余额宝、腾讯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对我国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互联网货币基金是否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的特点?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是否会产生风险溢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均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运用GARCH-Co Va R模型研究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对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货币基金风险总体可控,货币基金产品对金融市场存在负溢出效应。其中腾讯理财通易理财比阿里余额宝有更高的风险溢出;阿里余额宝和腾讯理财通易理财具有高收益、高波动性的特点;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与传统货币市场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伟
根据美联储数据特征构建LT—TVP—VAR模型,从加息和缩表两个层面实证研究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将主要通过流动性供给冲击和跨境资本流动渠道导致我国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上行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有限;美联储缩表的目的是回收过剩流动性,并促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短期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有限,其长期外溢效应取决于缩表的速度和力度。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市场外溢影响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要积极应对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外溢效应,提升金融市场应对非预期冲击的能力,防范外部冲击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荥阳市支行青年课题组 刘新民 刘沛
以互联网金融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的互动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实证考察了传统金融市场在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的传导中发挥的中介作用,以及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信贷市场、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的传导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依次减弱。以此为根据,就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和互联网金融调控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琳 胡海鸥
本文采用修正的BGT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以及央行在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金融体系变迁等情形下,货币政策实施方式及其效果。结果显示,随着意愿结售汇制度的实行和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央行的货币自主性得以加强;在开放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受国内外利差、资本市场溢价、货币政策及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制度的影响。面对这些国内外冲击,央行进行了央票冲销或调整准备金率等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成 马文涛 王彬
本文基于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的日数据,选取四变量VAR(6)-GARCH(1,1)-BEKK模型,分析了汇率改革以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关系。研究显示,上述三个主要金融市场与货币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一阶矩和二阶矩关联性,说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可能关注了金融市场条件的变化。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能够在金融市场间较为有效传导,同时,金融市场条件的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构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为此,中央银行需要提高对金融市场变化的关注程度,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并强化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搭配,以减小外部冲击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朝明 朱睿博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货币政策传导变量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纳入统一框架下,通过BVAR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如何受到信贷规模、利率水平、房地产价格、汇率水平及股票市场发展规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五个变量的反应程度各不相同:实际有效汇率、信贷规模与股票市场发展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实际有效汇率和信贷规模影响较为显著,股票市场的影响则较弱;而利率与房地产价格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向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市场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柏峻 黄宇元
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在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使用1996年至2013年的月度数据,采用LSTVAR模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效果和差异以及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增长状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在经济增速较高的状态下,货币供应量调控的短期效果较为明显,而利率调控则具有长期的调控效果;对于产出和通货膨胀而言,相同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增速状态下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相比在经济高增速状态下,利率冲击的通货膨胀效应在经济增速放缓状态下的效应相对较弱,而货币供应量的负向冲击能够在更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红 李洋
房地产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区域层面。本文采用2001~2010年中国30个省市地区的数据,构建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关系,并探讨房地产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各地区对货币供应量冲击呈现相似的响应特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会推动各地区工业产出和房地产投资,但在长期上会抑制社会消费和房价,且中部地区的受影响程度最低。利率上涨冲击对各地区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具有异质性影响,东部地区的响应特征更贴近紧缩性货币政策目标。房地产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传导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效应超...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政 刘丽萍
监测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识别该风险对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对于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创新性地应用DMA-TVP-FA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搭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并借助MS-VAR模型评估金融风险对价格型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货币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防范金融风险离不开货币市场平稳运行,银行业、股票市场、房地产业、外汇市场在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中虽占比有限,但相对重要性上升。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区制特征,并且维持高风险区制的持续性更强。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作用下,价格型工具的操作效果呈现非对称性,金融风险的存在大幅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中央银行有必要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研究工作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亮
根据以往研究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框架,本文利用2000-2009年的季度数据,通过一个同时施加长期约束和短期约束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应对进行了研究。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手段探讨了包括利率政策、货币和信贷在内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稳定资产价格的同时对经济增长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文认为货币政策不宜以盯住资产价格为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供给到产出的传导机理,建立了中国省际货币政策传导的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模型以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在模型中引入了空间变量,中国货币供给量M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季节虚拟变量等为解释变量或控制变量;空间变量的设置以中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区划为基础,并考虑北京、上海和广东经济影响的特殊性,设置了空间权重指示指标矩阵。并按八大经济区域分别估计省际方程,共得到31个方程和398个系数。通过显著性分析,研究了省际货币传导效应、空间效应和个体效应。最后归纳出三点结论,提出了在货币政策创新中可能要关注"点灌"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
货币政策调整的金融市场效果检验——推广型T-GARCH模型的应用
我国货币市场货币基金规模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基于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数字金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TVP-VAR-SV模型的实证研究
基于SVAR模型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性的实证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的效应 基于伯南克-米霍夫半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一体化与货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OR分析框架的一个模型与实证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季度动态面板的实证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及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