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8)
- 2023(9144)
- 2022(7956)
- 2021(7494)
- 2020(6381)
- 2019(15241)
- 2018(14982)
- 2017(29737)
- 2016(16098)
- 2015(18186)
- 2014(18511)
- 2013(18497)
- 2012(17545)
- 2011(16162)
- 2010(16579)
- 2009(15658)
- 2008(15934)
- 2007(14614)
- 2006(12813)
- 2005(11729)
- 学科
- 济(70885)
- 经济(70817)
- 管理(45048)
- 业(43228)
- 企(35256)
- 企业(35256)
- 方法(32641)
- 数学(28282)
- 数学方法(27919)
- 农(19685)
- 财(18512)
- 中国(17735)
- 贸(15581)
- 贸易(15576)
- 易(15136)
- 学(14807)
- 业经(13993)
- 地方(13528)
- 制(13351)
- 农业(12462)
- 理论(12212)
- 策(11679)
- 银(11518)
- 银行(11496)
- 融(11007)
- 金融(11005)
- 行(10985)
- 务(10733)
- 财务(10702)
- 和(10686)
- 机构
- 大学(238799)
- 学院(237295)
- 济(102567)
- 经济(100327)
- 管理(90510)
- 研究(82064)
- 理学(76941)
- 理学院(76094)
- 管理学(74750)
- 管理学院(74285)
- 中国(64259)
- 京(50286)
- 财(49811)
- 科学(47963)
- 所(42237)
- 农(39031)
- 财经(38570)
- 中心(38094)
- 研究所(37863)
- 江(37137)
- 经(34846)
- 业大(32936)
- 北京(32244)
- 经济学(31995)
- 范(31654)
- 师范(31406)
- 农业(30699)
- 州(29428)
- 经济学院(28831)
- 院(28831)
- 基金
- 项目(147213)
- 科学(115412)
- 研究(110109)
- 基金(106156)
- 家(91125)
- 国家(90366)
- 科学基金(76832)
- 社会(68764)
- 社会科(65169)
- 社会科学(65148)
- 省(56837)
- 基金项目(54949)
- 教育(51504)
- 自然(48519)
- 划(48295)
- 自然科(47348)
- 自然科学(47329)
- 自然科学基金(46498)
- 编号(46363)
- 资助(45120)
- 成果(39659)
- 部(33749)
- 重点(33364)
- 课题(32084)
- 发(31943)
- 创(29968)
- 教育部(29021)
- 性(28682)
- 大学(28256)
- 科研(28215)
- 期刊
- 济(115150)
- 经济(115150)
- 研究(74475)
- 中国(46489)
- 财(39057)
- 农(35130)
- 学报(34108)
- 管理(32519)
- 科学(31594)
- 融(27128)
- 金融(27128)
- 教育(27079)
- 大学(25930)
- 学学(24062)
- 农业(23117)
- 技术(20809)
- 财经(19306)
- 经济研究(19048)
- 业经(17862)
- 经(16616)
- 问题(15288)
- 贸(14388)
- 业(12578)
- 技术经济(12367)
- 理论(12260)
- 国际(12234)
- 统计(11878)
- 图书(11432)
- 商业(11168)
- 实践(11015)
共检索到365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孔丹凤
本文深入分析货币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和货币政策框架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中国的适用问题,期望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宏涛
随着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对于最优货币政策分析框架的研究也迅速兴起。从最优货币政策的目标出发,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内涵、类型和最优货币分析框架的特征,及政策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货币政策决策方式和几个典型的货币政策规则,特别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及中国的最优货币政策设计,旨在为我国确立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贱阳
近年来,为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中央银行陆续实施了特种存款、定向票据发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大再贷款的地区间调剂力度、优先贴现中小企业票据等具有较强结构调控作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尤其是2011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启用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引发了关于货币政策结构性的重新思考和研究。事实上,由于经济中不同微观主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性,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是显著存在的。同时,由于市场摩擦和市场失灵的存在,有选择地采取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结构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江群 曾令华
固定汇率体制下信贷扩张机制的跨期一般均衡模型描述了货币政策经由信贷供给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作用机制与途径。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7年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不同经济景气阶段信贷渠道在不同的环节上出现了梗阻。针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的症结,短期货币政策操作应充分关注信贷市场的动态状况。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要同时注重信贷供给与信贷需求的调控,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切实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
信贷渠道 一般均衡 利差 脉冲响应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长江 洪攀
残酷的经济泡沫与频发的金融危机现实不断提醒货币当局,传统的以稳定实体经济为唯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已经不合时宜。借鉴现有文献,在传统货币政策目标框架体系内增加了金融稳定目标。新的货币理论框架模型推导表明,中央银行增加金融稳定目标后,能有效避免最优利率被系统性低估,从而发挥中央银行最优利率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基准价格的引导作用。同时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最优利率水平与中央银行设定金融稳定目标权重的偏好程度、与社会福利损失水平同向变动,与银行损失成本反向变动。同时央行设定不同金融稳定目标权重后,面对外界不同冲击,实际产出与货币供给增速会发生显著性变化。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给出的政策启示一是建立"双稳定目标"货币政策新框架,二是构建"双支柱"宏观调控新格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戚自科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研究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如何通过各种金融变量对实际经济产生作用的问题,它既属于货币经济学的范畴,也是金融学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由于受各国具体经济环境、金融运行主体和客体、金融结构和制度安排以及宏观预期、金融服务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和动态性,从而决定其在各国经济政策制定和研究中始终是一个常研常新的领域。本文力求在梳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货币传导一般理论及最新进展加以综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谷慎 岑磊
本文使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及其配合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既相互补充、也存在潜在冲突。在经济受到技术冲击时,单独使用货币政策可以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加入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反而加剧了政策预期效果的不确定性;在经济受到金融冲击时,货币政策配合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共同维护金融经济的效果更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明确宏观审慎监管部门及其权限、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和建立政策协调配合小组等建议,以实现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飞
本文从批判的视角来检视DSGE模型在货币政策分析上的应用。首先我们回顾DSGE模型发展沿革以及该模型与货币政策分析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探讨DSGE有关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的最新进展,以及提供对于最新的DSGE模型的几点批判,借以说明为何DSGE模型依然不宜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最后,我们对DSGE模型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几点展望。
关键词:
DSGE模型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预测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小亮 林栋
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当局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在微观个体异质性的作用下具有潜在的财富分配效应。如何理解货币政策对财富不平等的影响、防止财富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带有初始财富异质性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财富分配的影响机制,讨论如何调整货币规则以提升福利公平。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将显著提高财富与收入基尼系数,且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家庭收入结构与边际消费倾向由财富存量决定,货币政策首先通过收入结构差异加剧收入分化,随后借助家庭消费与资产配置行为放大财富不平等;中央银行应允许通胀与产出缺口小幅波动以防止消费差距过度增加;纳入家庭消费分布二阶矩的泰勒规则能在提高社会总福利的同时减小福利不平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收入结构 财富分配 福利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志鹏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偏重于数量型调控模式,而非价格型调控模式。但现行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已逐步显现。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深入分析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最优选择问题,并考虑理性预期下货币当局对中间目标的进一步修正和优化,推导出货币政策最优调控模式选择的解析条件,证明当货币需求函数波动性超过利率调控波动性、总需求波动性和总供给波动性一定程度时,价格型调控模式将优于数量型模式。基于近十年的宏观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已随着金融创新、直接融资的发展而变得不稳定,数量型调控模式效果已难以保证,中国的货币政策过渡到价格型调控模式的条件目前已经成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洪昊 朱培金
为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对经济的影响,文章构建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引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劳动收入税、资本收入税)、跨期消费、劳动供给和生产技术等冲击,分析研究了各种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供给、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冲击,对不同类型家庭(李嘉图式家庭和非李嘉图式家庭)消费的影响具有结构性差异;劳动收入税和资本收入税冲击,不仅不会降低产出和消费,还会增加资本存量和增进社会福利。方差分解表明,生产技术和货币政策冲击解释了内生经济变量波动的大部分信息,跨期消费冲击对消费、资本存量、劳动供给以及社会福利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资本收入税冲击对政府债券存量有一定的解释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洪昊 朱培金
为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对经济的影响,文章构建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引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劳动收入税、资本收入税)、跨期消费、劳动供给和生产技术等冲击,分析研究了各种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供给、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冲击,对不同类型家庭(李嘉图式家庭和非李嘉图式家庭)消费的影响具有结构性差异;劳动收入税和资本收入税冲击,不仅不会降低产出和消费,还会增加资本存量和增进社会福利。方差分解表明,生产技术和货币政策冲击解释了内生经济变量波动的大部分信息,跨期消费冲击对消费、资本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本文将金融稳定因素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对基于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表明,相比传统仅仅盯住产出和通胀缺口的利率规则,纳入金融稳定考虑后的货币政策需要一个相对更高的利率规则值来抑制金融体系的过度风险承担。实证分析也发现,危机前的货币政策利率通常存在着系统性低估,这种低估主要源于紧盯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忽略了低利率政策对系统性风险的诱导作用。本文结论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启示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取向会影响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市场主体(尤其是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倾向,因而有着确切的金融稳定内涵,适宜的货币政策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内涵,并对金融体系的风险承担做出必要的反应。
关键词: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框架 利率规则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郝联峰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作为监测目标,确定了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执行情况。1998年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的贷款规模控制,央行宏观调控转为主要调控货币供应量,并灵活运用利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货币政策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货币政策通胀指标的选择研究——基于消费者货币定价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一个资产组合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协调配合研究——基于损失函数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通货膨胀持久性的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
货币政策框架的新思路
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最优货币政策和货币状况指数研究——基于1992—2022年中国数据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消费约束与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实际工资、劳动就业与中国的货币政策模拟——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域的一般均衡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递效应及形成机制——基于SVAR与动态一般均衡(DGE)模型的分析
应对突发冲击的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