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4)
- 2023(15708)
- 2022(13571)
- 2021(13121)
- 2020(10811)
- 2019(25054)
- 2018(24780)
- 2017(47975)
- 2016(26002)
- 2015(29309)
- 2014(28772)
- 2013(28441)
- 2012(26407)
- 2011(23997)
- 2010(24099)
- 2009(22215)
- 2008(21771)
- 2007(19095)
- 2006(16991)
- 2005(15390)
- 学科
- 济(102254)
- 经济(102133)
- 管理(78014)
- 业(74384)
- 企(62334)
- 企业(62334)
- 方法(45103)
- 数学(39045)
- 数学方法(38537)
- 中国(31369)
- 农(28300)
- 财(26773)
- 业经(23070)
- 贸(22158)
- 贸易(22144)
- 易(21629)
- 制(20992)
- 技术(20876)
- 学(20342)
- 地方(19329)
- 农业(18407)
- 银(18179)
- 银行(18142)
- 行(17381)
- 理论(17278)
- 策(16831)
- 融(16531)
- 金融(16530)
- 务(16106)
- 和(16088)
- 机构
- 大学(364419)
- 学院(361835)
- 济(153585)
- 经济(150385)
- 管理(145537)
- 研究(125398)
- 理学(124855)
- 理学院(123515)
- 管理学(121639)
- 管理学院(120972)
- 中国(98095)
- 京(78418)
- 科学(73392)
- 财(70848)
- 所(62302)
- 中心(56466)
- 研究所(56207)
- 财经(55868)
- 江(52917)
- 农(52368)
- 经(50908)
- 北京(50815)
- 业大(48856)
- 范(48263)
- 师范(47941)
- 经济学(46260)
- 院(45260)
- 州(42985)
- 经济学院(41584)
- 财经大学(41501)
- 基金
- 项目(239788)
- 科学(190146)
- 研究(180695)
- 基金(175043)
- 家(150855)
- 国家(149588)
- 科学基金(129184)
- 社会(114936)
- 社会科(108955)
- 社会科学(108928)
- 基金项目(91861)
- 省(91015)
- 教育(82818)
- 自然(81877)
- 自然科(80014)
- 自然科学(79998)
- 自然科学基金(78601)
- 划(77005)
- 编号(73603)
- 资助(72429)
- 成果(61354)
- 部(54225)
- 重点(53144)
- 创(52822)
- 发(51073)
- 课题(50959)
- 创新(48676)
- 国家社会(47355)
- 教育部(47162)
- 人文(45790)
- 期刊
- 济(169782)
- 经济(169782)
- 研究(116089)
- 中国(72651)
- 管理(55974)
- 财(52840)
- 学报(50762)
- 科学(49242)
- 农(48011)
- 教育(44119)
- 大学(39298)
- 融(38493)
- 金融(38493)
- 学学(36356)
- 农业(33319)
- 技术(31528)
- 经济研究(27765)
- 财经(27580)
- 业经(26462)
- 经(23669)
- 问题(22010)
- 图书(20674)
- 贸(19685)
- 技术经济(18473)
- 理论(18187)
- 业(17931)
- 科技(17919)
- 国际(17439)
- 世界(16855)
- 现代(16441)
共检索到551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敬伟
[新书简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首次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证了货币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三大理论前提:货币的性质、货币供给的性质和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匡正了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政策的评价标准是货币供应量的权威观点;以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经验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及其系统内资金“逆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本书由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崔建军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在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经验实证表明 ,中国 18年货币政策操作经历了反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两方面的考验 ,总体来说是有效的。当前妨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内部存在信贷收缩机制。要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调控 有效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娟 贺俊
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综合指标变量用以刻画宏观经济形势,并在构建的计量模型中同时引进高次项和滞后项以充分发掘宏观经济政策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在短期内能够达到较好效果,货币政策与该指标变量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模糊层次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旭东
本文对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模型加以修正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政策的可信性之间密切相关,随着货币政策可信性的提高,其有效性也相应提高。因此,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货币政策,对于提高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斌
本文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 ,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传导效果及扰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并应用数理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中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春 钟四清
货币政策在当前需求扩张中的有效性问题周建春钟四清199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自1996年开始国民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在经济维持了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物价涨幅得到了有效控制,多年来商品供不应求和短缺的局面基本结束,大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振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振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小滨 陶登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是有效需求不足,为刺激需求增长,自199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7次降息,但一直未收到明显效果,经济增长率继续处于下滑态势。我国经济是否已落入“流动陷井”之中?货币政策是否对我国经济已经失效?文章将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效果 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鄢莉莉 刘鹏
1.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变量,然而在官定利率政策下,利率难以真正发挥其度量资金价值的功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形成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使利率可以真正反映资金成本,从而用市场的手段来更有效地配置资金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春霞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控制和调节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这个最终目标的。本文通过探讨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货币供应量是内生还是外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这三个问题,最终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 货币供应量 传导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斌
本文从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传导性失效的三大原因。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给出了优化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间接调控方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丽丽 韩继云
实现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努力达到的政策目标,而货币政策传导的灵敏有效与协调运行则是取得政策效果的关键。本文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中非协调性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一些工作思路。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调控 协调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