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7)
2023(12885)
2022(11369)
2021(10854)
2020(8888)
2019(20524)
2018(20495)
2017(40163)
2016(21999)
2015(24341)
2014(24523)
2013(24242)
2012(22386)
2011(20318)
2010(20264)
2009(18393)
2008(17948)
2007(15630)
2006(13660)
2005(12189)
作者
(62713)
(51963)
(51446)
(49314)
(33286)
(24890)
(23565)
(20250)
(19706)
(18790)
(17716)
(17459)
(16521)
(16433)
(16227)
(16039)
(15559)
(15475)
(14951)
(14880)
(12936)
(12835)
(12500)
(11886)
(11696)
(11641)
(11537)
(11488)
(10466)
(10270)
学科
(83097)
经济(83001)
管理(63105)
(60230)
(50369)
企业(50369)
方法(39071)
数学(33808)
数学方法(33356)
(22784)
(22613)
中国(21755)
(19382)
业经(18398)
地方(16474)
(16447)
贸易(16442)
(16008)
(15711)
理论(15143)
农业(14952)
(14494)
财务(14427)
财务管理(14405)
(13733)
企业财务(13704)
(13678)
银行(13640)
(13490)
技术(13400)
机构
大学(308522)
学院(306905)
管理(122944)
(121371)
经济(118601)
理学(106527)
理学院(105353)
研究(103768)
管理学(103563)
管理学院(103008)
中国(77108)
(65344)
科学(64190)
(57030)
(52254)
(48394)
研究所(47586)
中心(46762)
财经(45588)
业大(45314)
(44317)
(41532)
北京(41430)
(41117)
师范(40773)
农业(37903)
(37637)
(36242)
经济学(35721)
财经大学(34037)
基金
项目(208937)
科学(164020)
研究(153476)
基金(151451)
(131541)
国家(130434)
科学基金(111951)
社会(94958)
社会科(89961)
社会科学(89939)
(80889)
基金项目(80247)
自然(73832)
自然科(72093)
自然科学(72077)
自然科学基金(70772)
教育(70574)
(68538)
资助(63278)
编号(63160)
成果(52035)
(46386)
重点(46298)
(43866)
课题(43329)
(43144)
创新(40157)
科研(40022)
教育部(39763)
项目编号(39234)
期刊
(131782)
经济(131782)
研究(93802)
中国(55502)
学报(48239)
管理(44945)
科学(44237)
(43744)
(41920)
大学(36402)
教育(35997)
学学(34099)
农业(30506)
(30291)
金融(30291)
技术(25616)
财经(21767)
业经(21363)
经济研究(21207)
(18489)
图书(16853)
问题(16710)
理论(15782)
(15142)
科技(15042)
实践(14435)
(14435)
技术经济(14290)
现代(13993)
(13688)
共检索到447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建军  
本文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外学术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调控作用不在于货币政策本身,而取决于其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的研究结论。中国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关键是要改善国民经济运行环境,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伟  
本文从常见研究视角和常用研究方法两个角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展开综述。通过综述本文发现,参考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模型设定思路和量化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S-VAR模型作为重要工具的相关研究中存在的诸如"价格之谜"和"产出之谜"等问题,而且其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阳娥  张慕濒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含两层含义:理论有效性与实施有效性。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在正常情况下是理论有效的,但在经济危机期间,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大多数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是理论有效和实施有效的;货币主义肯定了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但坚持认为货币政策是实施无效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从根本上否认了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新凯恩斯主义和新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家同时肯定了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和实施有效性。目前,经济学界的基本共识是:货币政策在短期对实际经济活动具有重要而持续的影响,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是,货币政策的长期效果体现在物价水平的变动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廖强  
当代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述评谢平廖强在西方货币理论文献中,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特指货币政策能否影响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而与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并无必然联系。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一,货币能够影响产出;第二,货币与产出之间存在稳定联系;第三,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世美  
该文从货币政策有效性定义的不同观点着手,分别从货币政策理论有效性和实施有效性两个方面对国外和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且得出了一般性结论:货币政策理论有效性认为货币政策在长期内影响价格而对真实产出没有影响,短期内对经济具有持续的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案例研究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具有显著效果,而大量的模型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一。最后根据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缺陷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展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永琴  
本文从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和区域非对称性两个层次,对国内学者的研究和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内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吉晨  
近几年来,理论界兴起了研究电子货币的热潮,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文试图从电子货币对我国中央银行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电子货币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的梳理和评述,以期推动我国电子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解秋  徐涛  
货币内生性理论指出公众的货币需求会直接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因此 ,公众通过调整货币需求可以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本文利用货币内生性理论来分析公众行为对中央银行为稳定物价水平而采取的政策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我国M2 的供给有较强的内生性 ;我国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效果上存在着不对称性 ,以此可重新认识我国当前通货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雯  
本文从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角度论述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别是反金融危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非常显著,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经济复苏后,管理通胀为主的稳健货币政策以保持价格水平稳定和改革开放以来增发货币对中国的贡献。并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与传统凯恩斯主义相反,货币政策对付衰退作用明显:即使短期利率水平接近于零,货币政策也能有效地刺激经济;2.货币政策是保持价格水平稳定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是避免非预期的价格水平波动,因此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应当是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3.货币增长率增加,能提高政府实际收入,增加政府支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全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通过对货币政策状态(扩张性和紧缩性)的度量,我们检验发现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因此,在经济收缩阶段应该实行稳健性货币政策来规避金融风险和防范通货膨胀,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军  
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渠道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性,提出了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陈胤默  路先锋  王喆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危机时暴露出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政策效果不达预期,货币资金无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等问题,促使各国政府纷纷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以应对。本文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渠道、调控效果和政策协调等维度,探讨了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侧重点,并对比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与以美国、欧元区、英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异同。在实践基础上,梳理和述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关文献。最后,结合实践和研究现状,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未来应用范围与研究方向。总体而言,结构性货币政策基本能实现各国央行政策设计目标,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传导机制、政策协调两方面的约束条件限制了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因此在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时,需妥善考虑其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伟  陆军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近年金融危机后一种金融研究的新视角——金融资产价格信息提取的蓬勃发展,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势必将在国内逐渐发挥其应用作用。文章对国内此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详细梳理回顾,以为我国后续研究铺垫基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印文  裴平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1995—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