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5)
2023(7755)
2022(6411)
2021(6114)
2020(4700)
2019(10888)
2018(10773)
2017(20687)
2016(11433)
2015(12524)
2014(12669)
2013(12284)
2012(11583)
2011(10567)
2010(10871)
2009(9857)
2008(10033)
2007(8906)
2006(7945)
2005(7375)
作者
(32009)
(26652)
(26421)
(25530)
(17408)
(12876)
(12083)
(10133)
(10116)
(10023)
(9114)
(8871)
(8701)
(8683)
(8523)
(8343)
(7922)
(7866)
(7841)
(7722)
(6803)
(6525)
(6518)
(6237)
(6132)
(6104)
(6044)
(5937)
(5460)
(5413)
学科
(42402)
经济(42346)
管理(32565)
(31088)
(25964)
企业(25964)
方法(18338)
数学(15343)
数学方法(15083)
(12948)
(12548)
中国(11886)
理论(10380)
(9954)
业经(9795)
(9776)
(9650)
(9624)
贸易(9618)
(9406)
(8752)
银行(8745)
(8413)
(8257)
金融(8257)
农业(7889)
(7719)
财务(7703)
财务管理(7691)
企业财务(7370)
机构
学院(160508)
大学(159370)
(66839)
经济(65231)
管理(59105)
研究(55501)
理学(50079)
理学院(49528)
管理学(48676)
管理学院(48361)
中国(44031)
(34763)
(33022)
科学(31889)
(27775)
财经(26648)
中心(25701)
(25506)
研究所(24847)
(24527)
(24245)
(21504)
师范(21293)
经济学(21127)
北京(20974)
业大(20837)
(20691)
(20072)
财经大学(19902)
农业(19055)
基金
项目(100787)
科学(79380)
研究(76485)
基金(72477)
(62630)
国家(62064)
科学基金(53075)
社会(47607)
社会科(45087)
社会科学(45078)
(38940)
教育(37064)
基金项目(36485)
自然(33419)
(33068)
自然科(32652)
自然科学(32642)
自然科学基金(32105)
编号(31566)
资助(30955)
成果(27393)
课题(23113)
(23042)
重点(23024)
(22008)
(21152)
(21107)
教育部(20111)
创新(19621)
国家社会(19539)
期刊
(75811)
经济(75811)
研究(52203)
中国(34083)
(26754)
教育(23671)
管理(23511)
学报(22715)
(22578)
(22093)
金融(22093)
科学(21126)
大学(17682)
学学(16535)
农业(15108)
技术(14977)
财经(13694)
经济研究(12766)
(11800)
业经(11407)
问题(9488)
(9260)
国际(8095)
职业(7841)
(7817)
理论(7658)
(7201)
现代(7143)
技术经济(7002)
(6981)
共检索到250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货币政策能够做到的,就是保持物价的长期稳定,借以稳定全社会的预期,并为市场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和其他宏观调控手段的实施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雯  
本文从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角度论述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别是反金融危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非常显著,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经济复苏后,管理通胀为主的稳健货币政策以保持价格水平稳定和改革开放以来增发货币对中国的贡献。并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与传统凯恩斯主义相反,货币政策对付衰退作用明显:即使短期利率水平接近于零,货币政策也能有效地刺激经济;2.货币政策是保持价格水平稳定的重要工具。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是避免非预期的价格水平波动,因此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应当是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3.货币增长率增加,能提高政府实际收入,增加政府支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蕾  
文章回顾了西方货币供给理论,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及货币信贷投放情况的新特点,指出货币供给内生性不断增强的趋势,并提出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效用的对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阳娥  张慕濒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含两层含义:理论有效性与实施有效性。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在正常情况下是理论有效的,但在经济危机期间,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大多数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是理论有效和实施有效的;货币主义肯定了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但坚持认为货币政策是实施无效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从根本上否认了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新凯恩斯主义和新新古典综合经济学家同时肯定了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和实施有效性。目前,经济学界的基本共识是:货币政策在短期对实际经济活动具有重要而持续的影响,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是,货币政策的长期效果体现在物价水平的变动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印文  裴平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1995—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俞雅乖  
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财政分权改革的推动,伴随地区经济发展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这使得财政分权的环境成本成为值得研究的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我国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财政分权程度提高反而增加环境污染水平。进一步对财政分权与环境关系进行地区分析,发现因不同的地区特性而呈现不同的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影响机制。因此,需进一步改革财政分权制度和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以减少污染排放并提高环境质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绍荣  王天宇  
本文在更一般的不完全信息情形下,以货币政策为例,分析了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问题。结果表明,当私人部门与政府部门存在不对称信息,政府部门具有信息优势时,最优经济政策与私人部门所持有的关于经济状态的信念有关。从福利的角度看,当现实经济状态对经济政策灵敏时,政府部门有公开经济状态信息的激励;反之,政府部门则有隐瞒经济状态信息的激励。因此,在市场经济的顶层设计中,除政府部门需要建立相关经济决策咨询机构外,还要推动独立的民间智库发展,使公众逐步摆脱信息劣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路妍  
本文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入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认为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存在存贷款利率管制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扭曲,使我国信贷渠道不畅。同时由于股票市场不完善,从而影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及加速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等措施,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子财  杜胜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透明度两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亮  纪明明  张茜  
电子货币通过对传统货币进行替代改变了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较低时,替代转化效应起主导作用;随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不断提高,替代加速效应会起到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流通速度会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形变化特征。基于协整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对M0的替代程度较高,这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电子货币对M1的替代程度相对较低,这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电子货币仍处于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阶段。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晓峰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各经济体传统货币政策模式的冲击余波至今未消,近年来,各国都面临着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的选择困惑,本文对美日两国实行利率规则的操作经验进行分析,在选取利率规则基本模型相关指标的基础上,引入公众预期加以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在实行利率规则操作过程中注重公众预期的作用,其采行的货币政策会更具有效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展资本和货币市场,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金友  
货币政策理论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以货币供应量、贷款利率和外汇储备衡量的货币政策对以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有效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梅建予  陈华  
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之后货币大规模跨境流动而引起的担忧。文章研究发现,在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境外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产出和价格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央银行应将境外汇率失衡纳入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反应系数取决于境外利率、产出和价格对境外货币需求的决定系数。理论分析还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价格的有效性,而是否影响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产出的有效性,则取决于经济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未对国内利率、产出和价格带来明显冲击,且无论是在M0层次,还是在M2层次,人民币国际化均未明显影响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