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0)
- 2023(12222)
- 2022(10559)
- 2021(9990)
- 2020(8623)
- 2019(19857)
- 2018(19822)
- 2017(38973)
- 2016(21283)
- 2015(24063)
- 2014(24311)
- 2013(23889)
- 2012(22258)
- 2011(20055)
- 2010(20052)
- 2009(18705)
- 2008(18527)
- 2007(16647)
- 2006(14370)
- 2005(12905)
- 学科
- 济(86370)
- 经济(86273)
- 管理(62264)
- 业(59405)
- 企(48588)
- 企业(48588)
- 方法(42851)
- 数学(38548)
- 数学方法(38013)
- 财(24866)
- 农(24710)
- 中国(21683)
- 贸(18440)
- 贸易(18433)
- 易(17976)
- 业经(17601)
- 制(17321)
- 地方(16758)
- 学(15883)
- 农业(15824)
- 务(15502)
- 财务(15437)
- 财务管理(15400)
- 银(14610)
- 银行(14587)
- 企业财务(14569)
- 行(13852)
- 融(13360)
- 金融(13357)
- 理论(13309)
- 机构
- 学院(299277)
- 大学(298136)
- 济(126495)
- 经济(123808)
- 管理(118448)
- 理学(101438)
- 理学院(100441)
- 管理学(98665)
- 管理学院(98110)
- 研究(96666)
- 中国(76491)
- 京(61365)
- 财(60523)
- 科学(56723)
- 所(47783)
- 中心(47779)
- 农(47707)
- 财经(47550)
- 江(46688)
- 经(43014)
- 研究所(42964)
- 业大(42541)
- 经济学(38755)
- 北京(38317)
- 范(37956)
- 师范(37602)
- 农业(37483)
- 州(36780)
- 财经大学(35162)
- 经济学院(35147)
- 基金
- 项目(195868)
- 科学(154669)
- 研究(144784)
- 基金(142671)
- 家(122711)
- 国家(121695)
- 科学基金(105398)
- 社会(91175)
- 社会科(86555)
- 社会科学(86532)
- 省(76513)
- 基金项目(74847)
- 自然(68336)
- 教育(68056)
- 自然科(66766)
- 自然科学(66745)
- 自然科学基金(65555)
- 划(64535)
- 编号(60035)
- 资助(59966)
- 成果(49281)
- 部(44390)
- 重点(43796)
- 发(41835)
- 课题(40901)
- 创(40615)
- 教育部(38473)
- 科研(38094)
- 创新(37979)
- 人文(37528)
共检索到445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远 陈雷
美联储启动加息预期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货币汇率出现了较为剧烈的波动,关于货币政策规则中考虑汇率目标的争论增多。本文使用小型开放的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采取不同汇率目标权重货币政策规则时的影响。研究发现,美联储加息政策将使得我国产出减少、失业增加、通胀增加、汇率贬值。随着货币政策规则中汇率目标权重的增加,国内产出下降幅度扩大、失业增加幅度扩大、通胀增加幅度缩小、汇率贬值幅度缩小。此外,货币政策规则中考虑汇率目标也进一步削弱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具体的货币政策实践中,货币当局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产出、就业、通胀和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艳平 秦力宸 黄友星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货币政策微观溢出效应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提出企业结构性去杠杆需考虑开放经济因素,并在模型中引入企业融资约束机制,利用2002年第四季度—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沪深A股1023家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两类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杠杆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美联储缩表在初期对我国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程度较大,但不存在长期溢出效应;而加息在初期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对我国企业杠杆率存在长期溢出影响。在溢出方向上,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显著降低我国企业杠杆率。在溢出结构上,企业融资约束越严重,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杠杆率溢出效应越明显。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华明
本文旨在通过对美联储的构架、货币政策目标进行梳理,从而论证当前形势下,美联储不仅在制定货币政策方面具有独立性,而且其货币政策目标具有单一性,即稳定物价。因此,在通胀抬头和就业稳定的背景下,2017年美联储将进一步上调联邦目标利率区域以稳定物价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梅军 蔡跃洲
最终取消本项目管制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将带来金融市场价格框架下的汇率传导机制 ,在加入央行反应函数后 ,它便成为与实际相符的动态传导机制。国外的经验表明 ,对于大的独立开放经济体来说 ,汇率传导机制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汇率应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刘东坡
本文从泰勒规则的视角出发,对美联储的加息逻辑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的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仍然存在着加息的压力。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未来我国加息的预期将不断提高。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泰勒规则 加息逻辑 利率走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宏海
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发布《12月利率决议声明》,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紧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势必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制定提出挑战。加息预期充分,趋缓的渐进式加息可能性较大美国维持零利率政策7年之久,市场对于加息预期已经非常充分。从本次美联储加息前的经济形势看,一方面美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前进
本文考察了美国次贷危机后,在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三元悖论"问题,认为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操作,有效化解了外汇储备上升对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及资本项目有限开放等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本文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因素,在资本有限管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影响效果需要考虑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非传统货币创新及外汇占款的综合影响,人民银行主动的货币数量性操作只有对冲掉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后才能影响国内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美国加息后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三元悖论"问...
关键词:
美联储加息 货币政策 “三元悖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理 段中元
本文选取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商业银行贷款量、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生产总值(GDP)、汇率和贸易共计7类25个非等频的变量序列,首先使用TRA-MO技术识别各序列的结构性变动点,然后利用SEATS技术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对比,定量地研究扭曲操作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美联储的扭曲操作对短期国债的收益率有影响而对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并无影响,在增加贷款量、降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等方面效果不显著;对人民币汇率、进口贸易和美国贸易逆差有影响,但对欧元汇率、日元汇率和美国出口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扭曲操作 货币政策 效应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学立
2012年12月12日,距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仅3个月,美联储又宣布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密集出台的这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将再次产生重大影响。一、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采取的非传统货币政策(一)量化宽松(QE)量化宽松是在利率水平很低时由央行采取的一种扩张性、非传统货币政策。它是央行将货币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胡朝阳 马方方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金融结构和货币政策的实施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正在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正在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股票市场是否能够改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即货币政策规则中纳入股票市场变量的必要性,成为当前经济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梳理家庭、厂商、银行、中央银行几个微观主体的最优化行为理论,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对中国经济总体状况进行模拟。对比考虑股票市场拓展泰勒规则前后的两个DSGE模型,从稳态参数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两个角度探讨引入股票市场变量前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考虑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规则不仅能够更好刻画中国经济稳态的实际情况,还能够降低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起到减少社会福利损失的效果。最后,为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制订和调整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如何引起经济动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现代央行的兴起与本质。作者论述丰富,分析到位深刻,并且能够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具有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用货币 环境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昊
自9月16日开始,联邦基金利率和回购市场利率屡次飙升,美元流动性紧张情绪弥漫美国货币市场。近期美联储在其货币政策"中期降息调整"的过程中重启了隔夜回购和定向回购操作、超调了隔夜准备金利率并宣布国债购买计划等为市场投放流动性,希望通过这些"技术调整"能提高银行系统准备金规模以恢复其对短期利率的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益言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重振美国经济,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相对于传统政策框架有所扩展和延伸,不仅体现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微调,更体现为从常规货币政策向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转型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案》确立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此后,美联储货币政策一直在追求双重目标的平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黄珊
2018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美联储领跑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然而,随着联邦基金利率接近中性利率区间以及2018年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在总结美联储2018年货币政策表现的基础上,对其2019年货币政策走向进行展望。2018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回顾2018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美联储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口风也几经转变。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联邦基金利率 政策走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