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6)
- 2023(13789)
- 2022(11566)
- 2021(11093)
- 2020(9194)
- 2019(21253)
- 2018(20606)
- 2017(40484)
- 2016(21194)
- 2015(23551)
- 2014(22989)
- 2013(22619)
- 2012(20614)
- 2011(18465)
- 2010(18111)
- 2009(16588)
- 2008(15884)
- 2007(13246)
- 2006(11457)
- 2005(10167)
- 学科
- 济(89372)
- 经济(89290)
- 管理(60436)
- 业(58212)
- 企(47066)
- 企业(47066)
- 方法(42986)
- 数学(39258)
- 数学方法(38829)
- 中国(25847)
- 农(24193)
- 财(23967)
- 贸(20813)
- 贸易(20804)
- 易(20422)
- 业经(18119)
- 制(17098)
- 农业(15461)
- 地方(14880)
- 银(14765)
- 银行(14755)
- 务(14398)
- 财务(14357)
- 财务管理(14325)
- 融(14226)
- 金融(14225)
- 行(14135)
- 企业财务(13628)
- 学(13588)
- 策(13321)
- 机构
- 大学(290841)
- 学院(290638)
- 济(136088)
- 经济(133946)
- 管理(118160)
- 理学(102866)
- 理学院(101899)
- 管理学(100476)
- 管理学院(99925)
- 研究(96730)
- 中国(78981)
- 财(61649)
- 京(58712)
- 科学(52675)
- 财经(49937)
- 中心(46198)
- 经(45921)
- 所(45112)
- 经济学(44216)
- 研究所(41016)
- 农(40181)
- 江(40147)
- 经济学院(40128)
- 财经大学(37674)
- 业大(37163)
- 北京(36789)
- 范(35481)
- 院(35259)
- 师范(35180)
- 商学(32293)
- 基金
- 项目(199671)
- 科学(161829)
- 基金(151692)
- 研究(148921)
- 家(130525)
- 国家(129529)
- 科学基金(113936)
- 社会(100188)
- 社会科(95470)
- 社会科学(95453)
- 基金项目(79112)
- 省(73408)
- 自然(71625)
- 自然科(70108)
- 自然科学(70091)
- 自然科学基金(68907)
- 教育(68527)
- 划(62757)
- 资助(62546)
- 编号(58027)
- 部(47115)
- 成果(46090)
- 重点(44495)
- 国家社会(43432)
- 发(42938)
- 创(42190)
- 教育部(41753)
- 人文(40485)
- 创新(39523)
- 课题(39125)
- 期刊
- 济(137862)
- 经济(137862)
- 研究(89673)
- 中国(49565)
- 财(46005)
- 管理(43097)
- 科学(37661)
- 学报(36451)
- 融(35894)
- 金融(35894)
- 农(35392)
- 大学(29832)
- 学学(28323)
- 技术(24969)
- 经济研究(24902)
- 财经(24813)
- 教育(24804)
- 农业(23793)
- 业经(21536)
- 经(21456)
- 问题(18451)
- 贸(17917)
- 国际(15829)
- 世界(14982)
- 统计(14385)
- 技术经济(14341)
- 理论(13889)
- 策(13154)
- 商业(12837)
- 业(12832)
共检索到422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宪 沈悠
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是一个常规的总量调控工具。然而,许多学者对货币政策是否也存在结构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存在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实施效果。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仅具有总量效应,还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产生结构效应,主要是因为产业内生产要素的特点及其配置的差异导致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一,进而带来货币政策效果的结构性差别。本文据此提出,我国货币当局应当关注各产业内资本等要素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频度和力度,兼顾发展宏观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的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宪 沈悠
宏观金融调控对经济结构调整提出很高要求。主流经济学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是一个常规的总量调控工具,不具备结构效应。然而,许多学者对货币政策是否存在结构效应进行研究。本文基于研究范式和研究思路的演进,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结构效应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本综述性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不仅具有总量效应,而且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具有结构效应,主因是由于产业内和区域内生产要素的特点及其配置的差异导致其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一,进而带来实施货币政策效果的结构性差别。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蔡键 李宏瑾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货币政策调控主要目标、政策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数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大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传统的全面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作为发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蔡键 李宏瑾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货币政策调控主要目标、政策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数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大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传统的全面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作为发
[期刊] 征信
[作者]
熊劼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货币市场不发达等因素,制约了利率传导机制、资产价格机制、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在回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并通过实证检验,揭示出目前信贷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信贷传导渠道 银行信贷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针竹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传导效率背景下,以货币政策作为切入点,经由银行信贷、资产负债表和资产价格渠道,构建货币政策作用于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逻辑框架,并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经由各传导渠道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各传导渠道存在中介效应,传导通畅程度不同。公司性质和负债程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以及传导渠道的中介效应。不同类型主体对货币政策变动敏感度不同,应针对其特征,把握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实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具体性措施,有效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公司应改善内部环境,在货币政策变动时保持各传导渠道畅通,有效提高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雅丽
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金融差异和统一货币政策产生的区域效应这两种现象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只有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并向欠发达地区实行财政政策和政策性金融倾斜,同时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建设,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信贷渠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邱靖平 唐安
选取我国2003-2015年八大行业季度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季度完成额为样本,基于我国历年行业投入产出表构建GVAR模型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行业异质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八大行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波动在响应程度和响应趋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沿着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投资→产出渠道传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虹
文章以1996-2012年的相关季度统计数据,运用STR模型和LM统计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及地区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效果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特性,即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同时,这种不对称性对我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运行存在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安仲 黄哲
目前,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没有考虑货币政策本身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含义是多重的,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性,目前的文献并没有对此进行研究。以信贷渠道为对象,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区域效应差异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认为,信贷渠道确实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区域效应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琼 王志伟
对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得出:货币供给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具有较大的内生性;但是信贷配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还是货币渠道进行的,信贷渠道还不是货币政策传到的主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平 范致镇 曹祯庭 吴清
研究货币政策向制造业传导具有一定探索性。构建SVAR模型并实证后发现:(1)制造业价格水平、不良贷款状况及资产价格水平等因素会影响商业银行对制造业的信贷配置,从而影响货币政策对制造业的传导效果;(2)近年来,由于制造业中通货紧缩现象严重、不良贷款率持续攀高等原因,制造业中存在"债务-通货紧缩"陷阱和"不良贷款-信贷紧缩"陷阱;(3)我国资产价格膨胀吸引信贷资金从制造业流向股市或楼市,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向制造业传导梗阻。政策建议是,强化货币政策与监管、产业政策间协同,运用结构型货币政策工具和差异化信贷工具对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 制造业 信贷渠道 S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