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9)
- 2023(12813)
- 2022(11199)
- 2021(10687)
- 2020(9101)
- 2019(21423)
- 2018(20924)
- 2017(40314)
- 2016(21806)
- 2015(24886)
- 2014(24909)
- 2013(24416)
- 2012(22808)
- 2011(20654)
- 2010(20469)
- 2009(19191)
- 2008(19091)
- 2007(16504)
- 2006(13945)
- 2005(12399)
- 学科
- 济(93198)
- 经济(93112)
- 管理(64087)
- 业(62052)
- 企(50782)
- 企业(50782)
- 方法(48729)
- 数学(44237)
- 数学方法(43722)
- 财(26097)
- 农(24689)
- 中国(23095)
- 贸(19818)
- 贸易(19813)
- 易(19315)
- 业经(18566)
- 地方(16788)
- 务(16692)
- 财务(16641)
- 财务管理(16603)
- 制(16167)
- 学(16015)
- 农业(16004)
- 企业财务(15778)
- 银(14176)
- 银行(14152)
- 融(13995)
- 金融(13992)
- 行(13417)
- 策(13181)
- 机构
- 大学(308161)
- 学院(308110)
- 济(133053)
- 经济(130501)
- 管理(124678)
- 理学(107844)
- 理学院(106789)
- 管理学(105032)
- 管理学院(104454)
- 研究(99722)
- 中国(78223)
- 京(62645)
- 财(62198)
- 科学(58011)
- 财经(49517)
- 所(48685)
- 中心(48621)
- 农(47621)
- 江(45282)
- 经(45096)
- 研究所(43963)
- 业大(43391)
- 经济学(41095)
- 北京(38969)
- 范(38294)
- 师范(37940)
- 农业(37520)
- 经济学院(37328)
- 财经大学(36851)
- 州(35828)
- 基金
- 项目(206546)
- 科学(164177)
- 基金(152388)
- 研究(151580)
- 家(131055)
- 国家(130012)
- 科学基金(113250)
- 社会(96805)
- 社会科(92037)
- 社会科学(92013)
- 基金项目(79976)
- 省(79579)
- 自然(73582)
- 自然科(71921)
- 自然科学(71902)
- 教育(70821)
- 自然科学基金(70639)
- 划(67436)
- 资助(64023)
- 编号(62104)
- 成果(50323)
- 部(47142)
- 重点(46101)
- 发(43544)
- 创(42905)
- 课题(41727)
- 教育部(41086)
- 科研(40305)
- 国家社会(40179)
- 创新(40121)
- 期刊
- 济(137056)
- 经济(137056)
- 研究(88879)
- 中国(54633)
- 财(49206)
- 管理(43664)
- 学报(43272)
- 农(41284)
- 科学(40664)
- 大学(33464)
- 融(32749)
- 金融(32749)
- 学学(31411)
- 教育(28825)
- 技术(28109)
- 农业(27939)
- 财经(24357)
- 经济研究(23143)
- 业经(22146)
- 经(20824)
- 问题(18089)
- 贸(17347)
- 统计(17250)
- 理论(15921)
- 技术经济(15723)
- 策(15363)
- 图书(15144)
- 业(15074)
- 国际(14741)
- 实践(14457)
共检索到451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科
按狭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概念,结合费舍尔的经济结构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和货币冲击识别等方法,对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无效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无效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 李建军
本文通过构建美国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对其资产泡沫中货币政策影响因素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对资产泡沫有助推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低利率政策是股票与房地产价格产生泡沫的因素;而紧缩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过快上升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重要原因。研究认为,在金融市场中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有较强影响,货币政策实施应考虑资产价格因素,避免助推资产泡沫的产生和破灭进而引发经济的不稳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产泡沫 资产价格波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谢八妹
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和中小企业贷款总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是存在的。但在现有传导机制下,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影响是有限的。应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寻求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新突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文彬
文章基于TVP-GARCH模型构建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利用时变参数模型构建包含货币政策变量的省份宏观经济波动模型,发现货币政策对各省份经济的稳定性作用并不明显,可预期的货币政策的省份稳定效应高于不可预期的货币政策,而经济冲击和货币政策制定层面引发的货币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大了省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的经济稳定能力存在明显的省份差异,和经济周期同步性以及货币、信用和汇率三个传导渠道的省份特征密切相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旺霞
本文设定相关变量和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2003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我国国内信贷余额CR、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调控变量,与最终经济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M1与LGDP、CPI均互为因果关系,△LM2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LGDP是△LCR的格兰杰原因,从而可得出信贷和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利率渠道无效等结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朱丽娜
本文主要研究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文章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取决于两个效应的叠加。本文结合我国2003年至2011年3月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对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叶斌 潘淑娟
本文以自然利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Kalman滤波法对我国的自然利率进行估测,研究发现我国的自然利率走势大致呈现下降、上升的趋势变动,进一步地通过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我国自然利率与产出缺口、未来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度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产出缺口是自然利率变动的G r a n g e r原因,与其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也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自然利率的估测能够有效地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情况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松紧程度,对政策当局的货币政策实际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军 舒元
本文采用两步OLS方法考察了中国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 ,实证结果倾向于拒绝政策无效性命题 (PIP)。实证研究表明预期到的与未预期到的货币都影响产出 ,货币政策对产出在 1 0 %的显著水平上存在非对称性影响。笔者认为在中国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影响产出 ,其原因是不完全的市场与价格刚性的存在。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有效性产出 非对称性 中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峥
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市场运行的实证分析,探讨投资拉动等政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影响,论证转变经济方式、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并对政策制定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政策制度 扩大内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菁菁 范利民
文章试图对200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此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科学实现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分从紧的货币政策阶段、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阶段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阶段三个阶段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贵 万解秋 李萌
笔者以1998年~2014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尝试采用超越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来估计我国货币政策的真实效率水平。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在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综合变量中具有同等的权重;较利率,货币供应量M_2对货币政策综合目标变量的影响更大;我国货币政策效率总体水平并不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力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政策的预设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率,我国的政策调控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改革货币政策框架,在现有货币政策框架内尝试引入弹性通胀目标制;(2)加大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测与统计,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货币政策调控范畴;(3)进一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先明 裴平
明晰货币政策调整依据,评价货币政策调整效果,对于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设定分析时点的基础上,将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上证综合指数纳入统一框架,构建向量分布自回归滞后模型,并根据2001—2012年中国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主要依据,兼顾股票价格指数水平;中国货币政策调整是有效的,但存在时滞;中国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是相通的,当中国人民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时,货币资金可能在两个市场间转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调整依据 调整效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贵发
在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理论中,银行处于核心地位。因此,银行结构的差异将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高度垄断的银行结构会弱化货币政策的效果,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大折扣。中国银行结构经历了一个从绝对垄断到相对垄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否会影响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呢?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银行结构 信贷渠道 信贷利率弹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潘淑娟 叶斌
以自然利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Kalman滤波法对中国自然利率进行估测,结果发现其走势大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变动;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中国自然利率与产出缺口、未来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度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产出缺口是自然利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与其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也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自然利率的估测能够有效地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松紧程度,为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个稳定预期的变量,提升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军
常规的货币政策使中央银行面临利率零下限约束,当名义利率水平接近于零时,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无法发挥稳定宏观经济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文章以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和传导机制为基础,全面阐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日本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政策内容与效果。实证部分基于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统计数据,采用VEC模型对日本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虽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曾对日本经济的恢复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效果不甚明显,货币政策目标未能实现。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日本经济 通货紧缩 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货币政策的无效性和对策分析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执行困难的实证分析——2003年1-9月货币供应量超常规增长的背后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基于我国1999~200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分析——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证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动态关系——基于2001~2008年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
我国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与产出效应研究——基于2008-2015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力分析
2008年从紧货币政策下中国股市态势分析
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最优货币政策——理论分析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基于2003—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电子货币的通货膨胀效应——基于2003-2011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