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4)
2023(13443)
2022(11668)
2021(10701)
2020(9203)
2019(21053)
2018(20790)
2017(40768)
2016(22538)
2015(25238)
2014(25451)
2013(25073)
2012(23618)
2011(21456)
2010(21678)
2009(20289)
2008(20446)
2007(18575)
2006(16251)
2005(14855)
作者
(66210)
(55747)
(55524)
(53024)
(35446)
(26661)
(25497)
(21484)
(20812)
(20112)
(18956)
(18637)
(17892)
(17726)
(17621)
(17213)
(17105)
(16448)
(16280)
(16073)
(13964)
(13874)
(13532)
(12675)
(12564)
(12451)
(12441)
(12434)
(11287)
(11149)
学科
(88916)
经济(88802)
管理(68876)
(64889)
(53451)
企业(53451)
方法(41305)
数学(36672)
数学方法(36208)
(28245)
(25550)
中国(22849)
(22684)
业经(19363)
(18855)
贸易(18850)
(18691)
(18390)
(17349)
财务(17302)
财务管理(17260)
企业财务(16423)
(16364)
银行(16318)
农业(16217)
地方(16212)
(15561)
(15208)
金融(15204)
(14657)
机构
大学(326718)
学院(325979)
(136425)
经济(133499)
管理(123099)
研究(111937)
理学(105521)
理学院(104305)
管理学(102490)
管理学院(101858)
中国(85739)
科学(67813)
(67801)
(67627)
(58334)
(57914)
财经(52464)
研究所(52191)
中心(51780)
(50774)
业大(49340)
(47524)
农业(46020)
经济学(42435)
北京(42375)
(41485)
师范(41040)
(39849)
(39720)
财经大学(38861)
基金
项目(213199)
科学(167773)
基金(155630)
研究(154103)
(136174)
国家(135054)
科学基金(114975)
社会(97961)
社会科(92979)
社会科学(92949)
(83044)
基金项目(81730)
自然(74668)
自然科(72954)
自然科学(72931)
教育(71829)
自然科学基金(71703)
(70382)
资助(64587)
编号(61909)
成果(52016)
重点(48437)
(48379)
(45133)
(44177)
课题(43470)
(42101)
创新(41418)
教育部(41387)
科研(41234)
期刊
(150008)
经济(150008)
研究(97452)
中国(65083)
(54187)
学报(52791)
(52721)
科学(47599)
管理(44887)
大学(39879)
学学(37802)
(35776)
金融(35776)
农业(34809)
教育(33499)
技术(26996)
财经(26655)
经济研究(24356)
业经(23651)
(22847)
问题(19866)
(18298)
(17418)
(16221)
技术经济(15863)
理论(15660)
统计(15278)
国际(14590)
(14195)
科技(14167)
共检索到490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兰  
近年来我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未能收到明显效果的原因在于,我国的通货紧缩本身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一个货币问题。由于市场不发达且缺乏交易费用降低的条件,我国的专业化分工的持续演进受到抑制,从而货币政策并不能大幅度影响经济的实质性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建平  陈家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本照  杨皓  邱媛  
自1996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期能够扩大需求,减少庞大的居民储蓄,但是实践证明1996年到2002年间,我国的货币政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003年以来,由于某些制度缺陷被弥补,货币政策效果转好。文章从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两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的制度缺陷是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作用发挥的,并提出一些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思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本文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入手,分析了固定汇率制下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结合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以及我国汇率体制与贷币政策间存在的冲突,提出在我国加入WTO后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效应的必要途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伟  张淑珍  蒋海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锁云  陈涛  
一、对多目标有效性的质疑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以法律的形式正式规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与国内买方市场的接踵而来,使得治理通货紧缩成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最迫切的任务,中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石峰  王忏  龚六堂  
本文在小国开放经济新凯恩斯货币模型中,引入了人民币国际流动性约束,研究其对货币政策选择的影响。货币国际流动性约束扭曲了跨国风险分担条件,使得央行需要在稳定价格水平和改进风险分担条件之间进行权衡。研究发现:(1)人民币国际流动性约束程度越高,央行越应增加实际汇率波动;(2)与盯住CPI通胀相比,执行盯住PPI通胀的政策规则能够在稳定价格水平的同时,增加实际汇率波动,改善国际风险分担条件,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柳  黄婷  
本文选取1998-2011年间126个国内外经济指标建立了SFAVAR模型,并基于国际经济因子的构造从外部冲击和内部作用机制两个角度考察了汇改前后不同汇率制度弹性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问题。研究发现:(1)汇改后货币政策有效性明显增强;(2)汇改后利率管制放宽和利率—汇率联动作用的发挥,使价格型政策有效性提升更显著;(3)从外部冲击角度看,汇改后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在当期和长期都更多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云峰  
本文将1986~2005年的20年按不同的汇率制度分为若干阶段,并就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组研究讨论。试图找出各个汇率制度下,最能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对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发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利率成为最能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因素。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连军  戴经纬  
以2004—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并从产权性质分析了二者作用机制的差别。研究发现:首先,货币紧缩政策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其次,稳健的会计政策可以削弱货币紧缩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货币紧缩政策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更显著,会计稳健性对货币政策不利影响的缓解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也更加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晓芳  毛彦军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下,基于一个动态随机模型探讨了代理人消费流动性约束下的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效应,得到下列结论:资产价格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影响代理人的消费。以利率为操作目标的最优货币政策应对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而其反应强度依赖于受流动性约束的代理人所占的比重。由于资产价格波动导致了流动性约束的时变性,最优利率规则对股价、房价等资产价格波动的最优权重也具有时变性。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央行对房价和股价波动的利率调整具有时变性,以及此次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显现的这种时变性特征,与本文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本文基于"贷款创造存款"理论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银行贷款的需求和供给决定货币创造流量,进而决定货币供应量。其次,本文提出以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衡量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约束松紧程度。为了满足流动性约束,自由货币创造上限产生的准备金需求等于超额准备金,是超额准备金所能支持的最大货币创造流量。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越大,流动性约束越宽松。再次,自由货币创造上限可以衡量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会扩张自由货币创造上限。最后,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自由货币创造上限,自由货币创造上限不能有效约束货币创造流量,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不理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欲静  李顺合  
1997年以后 ,为了防范通货紧缩 ,我国实施以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政策。但由于经济转轨时期 ,金融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阻碍货币供应量扩张的因素 ,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 ,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王凯丽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冲击如何引起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反应,它缺乏对结构因素特别是区域结构性因素的分析,而货币政策的实际运行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性作用过程,由于不同区域的投资、消费利率敏感性差异、开放程度差异和商业银行发展和结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会使货币政策实际运行中产生的传导过程和效果出现区域性差异,这一问题在欧盟已经引起足够重视,中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中的发展中大国,因而应该重视对基于区域金融差异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