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69)
2023(4405)
2022(3877)
2021(3746)
2020(3087)
2019(7180)
2018(7137)
2017(14740)
2016(8044)
2015(9039)
2014(9229)
2013(9109)
2012(8661)
2011(7914)
2010(8141)
2009(7609)
2008(7482)
2007(6709)
2006(6074)
2005(5473)
作者
(22202)
(18616)
(18461)
(17816)
(12059)
(8704)
(8531)
(7223)
(7050)
(6938)
(6282)
(6078)
(6049)
(6039)
(6017)
(5619)
(5575)
(5494)
(5479)
(5445)
(4826)
(4550)
(4517)
(4431)
(4255)
(4219)
(4163)
(4142)
(3710)
(3704)
学科
(32878)
经济(32844)
管理(25136)
(23704)
(19426)
企业(19426)
方法(15039)
数学(13619)
数学方法(13446)
(9882)
(9721)
中国(8703)
(8565)
贸易(8562)
(8392)
(8368)
(7235)
地方(6454)
业经(6448)
(6055)
银行(6048)
农业(6033)
及其(5861)
(5830)
政策(5441)
(5438)
金融(5438)
(5320)
财务(5307)
财务管理(5297)
机构
学院(113418)
大学(112033)
(50882)
经济(49728)
管理(44975)
研究(39423)
理学(38077)
理学院(37697)
管理学(37079)
管理学院(36877)
中国(32802)
(25826)
(22967)
科学(21310)
(19911)
财经(19462)
中心(18626)
(18013)
(17640)
研究所(17502)
(16683)
经济学(15041)
北京(14963)
(14342)
(14277)
财经大学(14270)
(14176)
师范(14164)
业大(14075)
经济学院(13465)
基金
项目(68878)
科学(54723)
研究(52493)
基金(50093)
(42512)
国家(42121)
科学基金(36278)
社会(33218)
社会科(31516)
社会科学(31513)
(25981)
基金项目(25270)
教育(24609)
自然(23001)
自然科(22480)
自然科学(22473)
资助(22281)
(22279)
自然科学基金(22116)
编号(21978)
成果(19068)
(16091)
课题(15543)
重点(15079)
(14631)
(14076)
教育部(14023)
(13999)
人文(13684)
(13356)
期刊
(58448)
经济(58448)
研究(37747)
中国(22874)
(19209)
(18280)
金融(18280)
管理(17327)
(14989)
科学(13606)
学报(13106)
教育(12396)
大学(10465)
经济研究(9919)
农业(9863)
学学(9822)
技术(9801)
财经(9562)
业经(9413)
(8175)
(7667)
问题(7206)
国际(7170)
理论(6146)
统计(5567)
技术经济(5558)
实践(5532)
(5532)
世界(5517)
商业(5488)
共检索到181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小勇  龚晓莺  
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密切相关。当交易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大,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小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差;当交易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小,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大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我国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的变化,证实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根据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之间的这种关系,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小勇  龚晓莺  
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密切相关。当交易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大而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小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差;当交易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小而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所占比重较大时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好。我国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的变化证实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根据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构成之间的这种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炜  景维民  姜旭男  
2018年以来为了加快经济逆周期调节,央行6次定向降准并实施一系列MLF、TMLF、SLF、CBS等定向货币工具,大量资金涌入银行间。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真的将资金传导进入实体经济内部了吗?定向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如何?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构建含有金融摩擦的BGG-DSGE模型,引入借贷成本与借贷收益两种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单一数量型货币规则调控很难达到有效经济目标。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构建货币政策混合规则模型,通过校准与贝叶斯方法估计利率规则、数量规则与混合规则三个模型参数,通过模拟发现,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不可一蹴而就,混合规则更加适合中国当前经济环境。因此,在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较低的情况下,不妨加大价格型货币政策调节力度,在未来货币政策选择上通过结构性混合规则,加快经济逆周期调节步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  
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宏观面临的特殊情况、调控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累计变化看,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存在滞后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时滞期。基于此,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央银行宏观审慎调控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宇晖  张小燕  
我国针对经济过热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有:货币市场中利率未能完全市场化,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外汇市场中大量外汇储备的存在和大量国际游资的涌入,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冲击;资本市场中公开市场不完善等。为完善金融市场,发挥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应将SHIBOR作为新基准利率逐步完善;建立国际游资准入制度;放松人民币汇率管制;开放公开市场业务,充分利用国债市场;加强证监会和行业自律组织作用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宋元  
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平  李子奈  
本文运用协整以及弱外生和短期因果关系检验 ,对我国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进行实证 ,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结论为 :我国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 (协整 )依赖于时间趋势 ,货币政策目标变量为M1,实际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货币需求和利率是关于协整向量的弱外生变量。基于上述结论所提出的政策建议为 :当前的货币政策重点应转向于防范通胀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观点 ,并指出电子货币将减少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 ,削弱以货币供给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效果 ,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同时 ,本文分析了我国使用电子货币在短期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数量调控效果也会下降。因此 ,我们应尽早做好向利率调控转轨的准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伟  张淑珍  蒋海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晓枫  王秉阳  
基于2001~2011年我国货币流动性的阶段性变化,本文采用了非线性的MSVAR模型将流动性状况分为"货币流动性低速增长、中速增长和高速增长"三种区制,分析货币流动性变化的结构特征。考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操作的差异货币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流动性具有动态变化特征;货币政策操作在流动性调节过程中存在着非线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货币流动性低速增长"时期表现较为出色,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在"货币流动性高速增长"时期更加有效;宏观审慎管理对保持流动性水平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亮亮  李明星  苗永旺  
非常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救助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但学术界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还相当有限。由于非常规货币政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登上了全球范围的舞台,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效果和退出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增强人们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认知范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光伟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宏观货币政策经历了紧-松-相当松这样几个不同的阶段。1994~1996年上半年,是紧的阶段;1996年下半年至1998年上半年,是松的阶段;而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则是相当松的阶段。 货币政策的松紧,取决于中央银行对利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些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情况。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的上述划分,是根据中国在上述各阶段中对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进行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货币政策作为世界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工具,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作用更为突出,几乎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代名词。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货币政策也在经济宏观调控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此,在当前"稳增长"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松奇  
货币需求分析是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我国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业务活动能从不同的方向上影响货币需求,中国货币政策的“名义锚”可以综合考虑货币供给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在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直陈定向降准的弊端,并直言不宜长期使用。这是对经济规律、市场规律的敬畏和尊重。货币政策属于两大宏观调控工具之一,是最重要的调控手段,一般以总量工具为主。如果有形之手将其肢解分割使用,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负效应。一个最大的负效应是,定向调控与"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冲突。货币信贷是最重要的经济元素,最终决定其流向和去处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