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83)
2023(18766)
2022(16367)
2021(15525)
2020(13148)
2019(30505)
2018(30395)
2017(59181)
2016(32526)
2015(37039)
2014(37310)
2013(36634)
2012(33938)
2011(30642)
2010(30989)
2009(28721)
2008(28502)
2007(25526)
2006(22146)
2005(19468)
作者
(95047)
(79462)
(78911)
(75344)
(50614)
(38193)
(36142)
(31236)
(30032)
(28670)
(26957)
(26609)
(25219)
(25219)
(24755)
(24576)
(24210)
(23563)
(22808)
(22741)
(19815)
(19667)
(19450)
(18211)
(17881)
(17747)
(17626)
(17622)
(16118)
(15854)
学科
(129745)
经济(129598)
管理(94387)
(90048)
(75091)
企业(75091)
方法(63381)
数学(55418)
数学方法(54513)
(35607)
(34419)
中国(32879)
(28397)
业经(28052)
地方(25363)
(25189)
贸易(25178)
(24451)
(23666)
农业(23347)
理论(23343)
(21987)
财务(21889)
财务管理(21836)
企业财务(20625)
(20225)
(19794)
银行(19736)
技术(19679)
环境(19250)
机构
学院(467267)
大学(466655)
(183245)
管理(182603)
经济(179075)
理学(158039)
理学院(156278)
研究(153606)
管理学(153043)
管理学院(152215)
中国(115237)
(98751)
科学(97323)
(85273)
(78461)
(78164)
研究所(71412)
业大(71269)
中心(71018)
(69448)
财经(68227)
北京(62281)
(61869)
(61789)
农业(61581)
师范(61265)
(56258)
(55526)
经济学(54682)
技术(50934)
基金
项目(314652)
科学(245800)
研究(227571)
基金(226352)
(197447)
国家(195785)
科学基金(167644)
社会(140138)
社会科(132663)
社会科学(132626)
(123814)
基金项目(119379)
自然(111234)
自然科(108622)
自然科学(108593)
教育(106896)
自然科学基金(106614)
(104302)
资助(95539)
编号(94235)
成果(76907)
重点(70486)
(69210)
(66100)
课题(65206)
(64499)
科研(60476)
创新(60141)
教育部(59086)
大学(58854)
期刊
(197298)
经济(197298)
研究(133416)
中国(86441)
学报(75796)
(70384)
科学(68225)
(66297)
管理(65703)
大学(57126)
教育(53989)
学学(53770)
农业(48276)
技术(42990)
(41167)
金融(41167)
业经(32863)
财经(32795)
经济研究(31648)
(28025)
问题(25751)
(25272)
图书(24149)
统计(23433)
技术经济(23108)
(22727)
理论(21756)
科技(21435)
(21178)
商业(20777)
共检索到678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峰  
本文从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入手,分析了研究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金融运行影响时使用VAR族模型的微观理论基础;并通过构建了资产定价模型,对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流动性效应"及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与"流动性效应"通过影响投资者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以及其自身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来影响资产的理论价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倪中新  王丰莹  
美国货币政策对其他经济体会产生溢出效应,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选取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5个金砖国家2000-2012年的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给量及证券指数的月度数据与美国的相应指标构造向量自回归模型,证实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有不同程度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对南非的消费价格指数、俄罗斯的货币供给影响最显著,对5个金砖国家的证券市场会产生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纯纯  
本文通过构建名义GDP增长率、CPI、财政支出增长率、M2增长率这四个变量构成的VAR模型,对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财政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非中性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书林  杨扬  薄澜  
运用石油价格指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和中国的GDP、CPI等指数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一个VAR模型,分析国际外部冲击对中国的传导性影响,发现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传导作用极其有限,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的汇率、利率和CPI等方面的影响。尽管这些变量同时也受到国内经济变量的直接影响,但是敏感程度要大于它们对美国利率产生的敏感程度,而且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于一些最终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志勇  刘涛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括工具的有效性、传导机制的效率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而评价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最终依据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构建了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相关变量对CPI影响的强弱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发生效力的滞后时间,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基本有效的,货币供给量M0是近期货币政策中较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提出了将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混合使用以实现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善燊  何炼成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顾淳  王霞  
本文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2007年1月—2016年3月间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溢出效应,发现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前后货币政策变量与其自身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关系存在非对称性,即在退出前后其产出和物价对货币政策变量的影响有较大变化,而反过来的影响却没有显著的差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出现了大的变化;其次,从影响的期限来看,美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影响主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顾淳  王霞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顾淳  王霞  
本文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2007年1月—2016年3月间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溢出效应,发现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前后货币政策变量与其自身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关系存在非对称性,即在退出前后其产出和物价对货币政策变量的影响有较大变化,而反过来的影响却没有显著的差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出现了大的变化;其次,从影响的期限来看,美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短期,而利率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中长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平  
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并使经济更快发展所使用的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目前,通行于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有利率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已逐渐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过渡到利率规则,而在我国不管是应用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哪一个货币政策规则更适合我国始终都还没有定论。因此,本文试图在DSGE模型的框架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相比于货币供应量规则,利率规则下:(1)货币政策更有效;(2)技术冲击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更小;(3)技术冲击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更短暂。因此,研究得出,我国更适合使用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期刊] 预测  [作者] 石华军  凌智勇  郑贵华  易棉阳  
本文在对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地区差别的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随后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利率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汇率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较弱。最后建议: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利率传导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动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段奇奇  
基于TVP-VAR模型,本文重点对经济周期、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的动态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影子银行具有顺周期性,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顺周期行为具有时变性;二是影子银行降低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M2作为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值得商榷;三是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均具有正向作用,且该作用具有长期性。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会间接地影响到影子银行自身的运行,形成正反馈环机制,放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最后,文章从影子银行顺周期问题的治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以及影子银行的规范发展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晶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日渐不平衡的国家来说更应该重视货币政策区域影响的差异问题。采用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三大经济区域的影响方向相同,但是在影响程度以及滞后期的表现上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及产值构成等方面的差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政   刘丽萍  
监测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识别该风险对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对于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创新性地应用DMA-TVP-FA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搭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并借助MS-VAR模型评估金融风险对价格型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货币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防范金融风险离不开货币市场平稳运行,银行业、股票市场、房地产业、外汇市场在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中虽占比有限,但相对重要性上升。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区制特征,并且维持高风险区制的持续性更强。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作用下,价格型工具的操作效果呈现非对称性,金融风险的存在大幅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中央银行有必要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研究工作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培金  
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实质上是货币政策效应在国际层面上的一种外在性表现,其溢出效应程度与参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利用先验信息的贝叶斯技术,结合中美两国1992Q1~2016Q1的数据,通过建立BVAR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中美两个经济大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存在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在逐渐增强;另一方面,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特征且溢出效应的汇率渠道的传导较为显著。基于此,鉴于国外政策外部性的应对策略及经验,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