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1)
2023(13807)
2022(11866)
2021(11048)
2020(9390)
2019(21548)
2018(21184)
2017(41688)
2016(22730)
2015(25452)
2014(25533)
2013(25104)
2012(23337)
2011(21070)
2010(20857)
2009(19272)
2008(19114)
2007(17021)
2006(14455)
2005(12812)
作者
(64465)
(54089)
(53943)
(51455)
(34514)
(26027)
(24815)
(21101)
(20392)
(19301)
(18348)
(18196)
(17067)
(16979)
(16944)
(16879)
(16465)
(16113)
(15584)
(15569)
(13321)
(13304)
(13199)
(12412)
(12298)
(12116)
(11902)
(11837)
(10845)
(10826)
学科
(98468)
经济(98369)
管理(64365)
(61741)
(49359)
企业(49359)
方法(46854)
数学(42245)
数学方法(41709)
(26653)
(25330)
中国(23237)
地方(23177)
(19792)
贸易(19787)
业经(19310)
(19241)
(18176)
农业(17720)
(16320)
(15506)
财务(15455)
财务管理(15422)
环境(14643)
企业财务(14618)
(14221)
金融(14217)
(14175)
银行(14146)
(13800)
机构
学院(324455)
大学(322806)
(137945)
经济(135255)
管理(127571)
理学(110667)
理学院(109441)
管理学(107545)
研究(107169)
管理学院(106938)
中国(81207)
(66065)
科学(65259)
(62843)
(53804)
(52603)
中心(51038)
财经(50548)
研究所(48986)
(48011)
业大(47208)
(45857)
经济学(43054)
(42092)
师范(41677)
农业(41530)
北京(40835)
经济学院(39199)
(38710)
(38322)
基金
项目(221536)
科学(175651)
基金(162315)
研究(160899)
(141194)
国家(140090)
科学基金(120923)
社会(103013)
社会科(97863)
社会科学(97837)
(86143)
基金项目(85707)
自然(78639)
自然科(76836)
自然科学(76815)
自然科学基金(75438)
教育(74707)
(73105)
资助(67369)
编号(65205)
成果(52284)
重点(49986)
(49926)
(48473)
(45984)
课题(44647)
科研(43136)
创新(43082)
国家社会(42906)
教育部(42867)
期刊
(143372)
经济(143372)
研究(91369)
中国(54853)
(48257)
学报(47714)
(46309)
科学(44911)
管理(44043)
大学(36260)
学学(34429)
(31779)
金融(31779)
农业(31434)
教育(30209)
技术(28603)
财经(24270)
经济研究(23589)
业经(23489)
(20849)
问题(19350)
统计(17285)
(16680)
(16591)
技术经济(16170)
(15721)
理论(15184)
商业(14927)
(14805)
资源(14755)
共检索到464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玉冰  
货币政策传导是一个有着众多环节、渠道和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各个地区在经济和金融结构等方面的异质性,导致单一的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产生区域差异效应。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问题对于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宏观调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在西北地区的现实表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阮莉莉  高云峰  罗艳  
本文利用1985—2008年间中国东部和西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及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对中国东部(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和西部(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在我国东西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区域间信贷制度的不同。因此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翠玲  
我国东西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金融支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文章从金融视角观察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以西北作为西部地区重要个案,采取Granger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对我国西部与全国(进而与东部)的金融与经济关系作以对比,寻求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基始货币因素。指出西北地区金融抑制是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其深层次背景在于在西北地区政府投资占较大比重、民间投资不足,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低和自我积累程度有限决定了该地区的资金自给能力较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光远  李鹏飞  
基于1985—201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及省际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央行统一的正向货币政策更好地促进了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则明显较弱,并且货币政策对区域内各省份的影响方向和力度也显著不均衡。进一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增长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金融环境、企业结构等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市场条件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贸易开放度条件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红  李洋  
房地产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区域层面。本文采用2001~2010年中国30个省市地区的数据,构建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关系,并探讨房地产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各地区对货币供应量冲击呈现相似的响应特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会推动各地区工业产出和房地产投资,但在长期上会抑制社会消费和房价,且中部地区的受影响程度最低。利率上涨冲击对各地区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具有异质性影响,东部地区的响应特征更贴近紧缩性货币政策目标。房地产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传导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货币供应量的传导效应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少新  田娟  王鹏飞  
在区域经济金融差别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统一或独立性已经和区域金融差异构成了一种博弈。本文从理性预期学说的角度来阐明,在保证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施体现区域差异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石华军  凌智勇  郑贵华  易棉阳  
本文在对有关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地区差别的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随后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利率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汇率渠道对货币政策传导影响较弱。最后建议:加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利率传导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志勇  黄迈  周铭山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估计了1985—2007年我国(及主要区域)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从新的视角论证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显著存在性。此外,还从供给视角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成因做了新的解释。研究表明,经济开放度、劳动生产率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地方政府行为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说明地方政府干预经济过多反而会削弱货币政策效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忠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在一个国家内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必然在经济发展有明显差距的地区之间产生较大的政策效果差异。探讨这一效应的性质,对于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及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则  
要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了解各项政策给不同地区所带来的不同影响。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聚类分析讨论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即不同地区对于货币政策的不同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与全国水平的平均反应接近,东部地区反应十分强烈,京津冀地区对于货币政策反应轻微,西部地区对于货币政策反应持续时间较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惠  全智敏  
本文使用1984-2010年的年度数据,从省际视角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通过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发现,我国存在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货币政策对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GDP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发现,产业结构差异不是导致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出现区域差异的原因,而市场化程度差异、对外开放程度差异以及资本市场的相对发达程度才是导致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形成区域差异效应的主要原因。最后,我们认为应该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扶持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完善各地区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以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卫东  曹琛  
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化进行研究,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以及金融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通过对广东韶关市与惠州市两地区的货币政策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两个地区的货币政策存在较为显著的时滞效应。为此,应制定有差别的货币政策,培育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旺  钟正生  
早在蒙代尔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之时,他就指出了最优货币区的范围可以大于国界,也可以在一国国界之内。本文把常用于国际经济领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运用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内部,指出我国并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也证实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效应。进一步,本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分析得出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是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缩小东中西区域经济差异,顺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竹君  杨帆  张兢骐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性理论和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以小西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统一的货币政策条件下两地区金融发展现状和货币政策传导差异。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介变量,资本投资率、科教水平、商品市场交易效率、金融市场交易效率和产业利率弹性五个变量作为反映金融发展水平的最终变量建立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各内生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敏感程度快于小西北地区,且长三角地区货币政策冲击的强度也较大。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军  方霞  
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居民消费储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参数在我国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区域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不一致,从而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